给大家看的日本通史
作者:陈恭禄章节列表
升序↑- 自序
- 第一篇 日本之位置与其地理上之影响
- 第二篇 佛教输入前之日本(?—552A.D.)
- 第三篇 佛教输入后之改革时期(552—857)
- 第四篇 藤原氏之专横及平源二氏之盛衰(857—1192)
- 第五篇 中世纪之武人时代(1192—1606)
- 第六篇 耶教在日本之盛衰(1549—1638)
- 第七篇 江户幕府之极盛时代(1606—1651)
- 第八篇 闭关时代及威逼通商(1651—1858)
- 第九篇 订约通商后之内忧外患(1858—1867)
- 第十篇 幕府覆亡
- 第十一篇 武士道
- 第十二篇 明治初年中之改革(1867—1873)
- 第十三篇 文治武功派之党争及立宪运动(1873—1890)
- 第十四篇 宪法与政府的制度
- 第十五篇 立宪初期政府政党之冲突(1890—1894)
- 第十六篇 明治二十七年中内政之发达(1867—1894)
- 第十七篇 明治二十七年前之外交(1867—1894)
- 第十八篇 中日之战(1894—1895)
- 第十九篇 中日战后十年中之内政外交(1894—1904)
- 第二十篇 日俄战争(1904—1905)
- 第二十一篇 明治末年国势之膨涨(1905—1912)
- 第二十二篇 最近日本内政之嬗变(1912—1925)
- 第二十三篇 日本最近之外交政策(1912—1925)
- 第二十四篇 结论(日本对于世界之贡献及其国内问题)
- 附录 参考书目
猜你喜欢的书
道要灵祇神鬼品经
《道要灵祗神鬼品经》,道教类书,编撰人不详,一卷,现收录于明代《正统道藏》正一部。。全书分为〈总序灵祗〉、〈灵祗神品〉、〈魔正品〉、〈力士品〉、〈空神品〉、〈社神品〉、〈山神品〉、〈水神品〉、〈山鬼品〉、〈土鬼品〉、〈水鬼品〉、〈灵祗鬼品〉、〈善爽鬼品〉、〈苦魂鬼品〉、〈精魅鬼品〉、〈树木鬼品〉、〈饿鬼品〉、〈瘟鬼品〉、〈蛊鬼品〉等十九个部分,内容主要是叙述灵祇鬼神的名号、司职、阶品、所居地域以及奉灵制鬼的方法等。书中辑录了《太上洞玄灵宝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太平经》、《三皇经》、《明真科经》、《女青鬼律》、《老子天地鬼神目录》、《授仙道经》等十多种道书中有关灵祇鬼神的内容,其中征引《女青鬼律》最多。因该书所辑录的著作都是隋唐前的道书,故其大约成书于南北朝末期或隋唐之际。《旧唐书》〈经籍志〉曾着录《道要》类书三十卷,内容分为若干品,《道要灵祗神鬼品经》即是这部书的残本。另外,敦煌文献有此经抄写本八种,详见日本学者大渊忍尔编《敦煌道经目录编》。该书所引南北朝时期的一些道经,如《老子天地鬼神目录》、《授仙道经》等多已散佚,故其乃研究南北朝道经的重要文献。
宋诗钞
诗选集。一作《宋诗钞初集》。清吕留良、吴之振、吴自牧编选。吴之振(1640—1717),字孟举,别号黄叶村农,石门(今浙江桐乡)人。平生锐意于诗。事迹分别见《碑传集补》卷三六。自牧乃之振之侄。清初,自明代弘治以后盛行的“尊唐黜宋”的诗风还有影响。于是,黄宗羲、吕留良、吴之振、陈訏等倡宋诗。吕、吴有感于宋诗“向无总集、亦无专选”(《凡例》),有感于“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精神独存”,其“取材广而命意新”,极欲使“天下黜宋者得见宋之为宋”(吴之振《序》),乃编选此集。选刻始于康熙二年(1663),高旦中、黄宗羲亦参与搜讨勘订,最后由吴氏叔侄编定。原拟选一百家,刘弇、邓肃、黄幹、魏了翁、方逢辰、宋伯仁、冯肘行、岳珂、严羽、吕定、郑思肖、王柏、葛长庚、朱淑真有目而无诗,实为八十四家。每家系以小传,并为品评与考证。选刻完成于康熙十年。此集对宣传宋诗和端正对宋诗的认识,起了重要作用。其评语常有独到之处。其不足之处:对于卷帙繁多的别集,往往钞得“前详后略”,入选诗中,间有误入,诗题下小注往往误入诗题。1914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康熙十年原刊本此集,由李宣龚校补此集缺文,补七百二十八字。李复自吴兴刘翰怡处得别下斋旧藏本管庭芬、蒋光煦《宋诗钞补》;其书既补选原缺十六家之诗,又少量补选其他各家之诗,于1915年由商务印书馆排印问世。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此集排印标点本,就包括了《宋诗钞补》。
斗南暐禅师语录
二卷,清 暐说,普润,法权等录,杨雍建序。南岳下第三十二世,嗣别庵统。依驹本增入并印。
圣观自在菩萨功德赞
西方贤圣集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七言四十六偈
超日明三昧经
二卷,西晋聂承远译。佛因普明菩萨之问说超日明定,又随诸菩萨之问而说诸法,终受日天子供养。佛游柰园。与二万八千比丘,八万菩萨众俱。讲大乘业无极之慧。善宝长者与千人俱。以七宝华供佛。佛令成盖,光照十方,集诸大众。普明菩萨偈赞佛已。问三昧法?佛言,行八十事,逮得超日明定。离垢目菩萨问三乘学?佛分别答之。净教长者子问菩萨行?佛以增一至十法答之,唱十三昧名字。正见居士请问法要?佛答以有四事法,常不离佛。离垢目菩萨广问十三昧义?佛一一细答,每一三昧,各一嘉瑞,各与一波罗密相应,即是十地之义。慧施长者女,共五百人发无上心,转成男子,授菩提记。慧英菩萨,与文殊菩萨,及佛,问答深义。阿难问佛菩萨道本,及问迟疾?佛言,亦有亦无,因述本生,精进不懈,致先得佛。日天子请佛次日受供。佛还柰园,解法长者,调意菩萨,莲华净菩萨,解缚菩萨,宝事菩萨,恩施菩萨,帝天菩萨,水天菩萨,大导师菩萨,龙施菩萨,大光菩萨,各各问法?佛各答之。
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
佛说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一卷,宋法贤译。较量诸佛国土时分之长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