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与纪念

作者:萧三
人物与纪念

初版于1951年,本书分四编,收录了作者写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二十七篇短文。这些短文,内容上可分为“人物”与“纪念”两类。“人物”类短文,多以名人小传或其点滴故事为主,包括朱德、贺龙、徐特立、续范亭,也少量收入了“八秩老人”、“警卫英雄”、“练子嘴英雄”一类的边区小人物。而“纪念”类的传主则是清一色的中外名人,国内有鲁迅、瞿秋白、邹韬奋、陶行知、冼星海,国外有普希金、马雅可夫斯基、A.托尔斯泰、罗曼·罗兰。有关鲁迅的九篇文章,单独辑为第二编,可视作1950年代前后鲁迅研究的文献资料。

萧三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实践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主要伦理学著作,1788年出版。本书是康德批判哲学三部著作中的第二部,全面阐述了作者的伦理学体系,提出了一整套以“善良意志”和“绝对命令”为基础的道德理论,是动机伦理学的典型代表。 这部著作沿袭了传统的章节安排方法,分为极不平衡的两部分:“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和“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原理论”对其伦理学观点进行理论论证,占了全书的绝大部分篇幅,包括两卷:“第一卷半纯粹实践理性的分析”和“第二卷关于纯粹实践理性的辩证论”。“方法论”则论述了个人如何进行道德修养的问题。 康德认为,以追求快乐或幸福为目标的经验主义伦理学不可能提供一个有效的道德原则。道德法则与行为的效果无关,而只涉及主体的行为动机。因此,从行为的对象方面得不到普遍的道德原则。这种原则只能从理性的和形式的方面得出。一切道德行为的源泉都在于听从实践理性的绝对命令。在康德看来,在人的尘世生活中,德行与幸福是矛盾的。有德行者未必幸福,享受幸福者多是恶棍。二者只有在“至善”概念中才能统一起来。但至善决非现实的人所能达到的,只有在彼岸世界中,才能达到至善。对于有生有死的人来说,唯一的可能是从不完善不断走向完善。人可以追求至善,但永远不能实现至善。所以,为了有效地说明道德行为这个事实,“意志自由”、“灵魂不死”和“上帝存在”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中国现代关于中国政治思想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规律的著作。萧公权著。194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再版。本书分上、下两册,共70万字,5篇24章。第5篇原稿丢失,只存其目。再版时又增印《中国政治思想史参考资料绪论》,增编《引用书目》和《索引》。精彩之处略有:1.上自有文献可征的晚周,下迄辛亥革命,对2500多年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发展和演变,作了极有系统的叙述和分析,并有通贯全局的认识。2.论及古代学者60余人,皆就其原著取精用宏,以政治学观点分类引证,叙议得体,注释详明。3.从整体上看,全书是在一演进的历史间架上发展,自创造时期,而因袭时期,而转变时期,而成熟时期,即用历史主义的方法,从各个时期去了解政治思想历史的发展。4.对异说的批驳及新见的提出甚为可观。如在对孔、墨的研究中,得出了“墨子乃一平民化之孔子,墨学乃平民化之孔学”的结论。5.在增印的《绪论》中,对中国和西洋的政治思想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中国政治思想“重实际而不尚玄理”,“多因袭,少创造”的重要观点。本书出版几十年来,重印再版多次,中外学子争相购阅引用,被奉为研究政治思想史的经典巨著。美国汉学家牟复礼(Fredericr Mote)穷十余年之力翻译此书,由普林斯顿大学印行,被购买一空。其影响历久不衰,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痢症三字诀

痢症三字诀

内科学著作。1卷。清·唐宗海(容川)撰。刊于1884年。本书以三言韵语夹注文的形式论述痢疾。包括病理、辨证及治法、方剂等,内容简明,切于实用。又一种版本附张骥补撰的《痢症三字诀歌括》,以七言歌诀介绍治痢常用方剂17首,并加注以说明其主治、方义。本书现存1935年双流张氏刻本。1935年三星书店石印本。又见于丛书《陈修园医书》 中。并有石印 《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单行本。

诸子概论

诸子概论

李源澄著,1936年2月上海开明书店出版,该书共130页,书前有伍非百和卢前撰写的序。《诸子概论》一书研究了先秦儒、道、墨、法诸家思想及其根源,并评论《论语》、《孟子》、《荀子》、《道德经》、《庄子》、《墨子》、《商君书》、《韩非子》等书的意义及价值。全书分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商君书、韩非子八章,通论先秦诸子思想,追本溯源并纵横开阖评论诸子的哲学主张和社会理想,唐文治称为“保留古人圆而神之风,其抉发昔贤著述之大义,皆入乎其内而出乎其外,直言所见,而无与人絜长度短之意,故得绝于以流行之西方、印度之思想与中国固有学术轻相比附之病”。

净土圣贤录

净土圣贤录

凡九卷。清代彭希涑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五册。以记述净土教主阿弥陀佛及阐教圣众如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等菩萨为始,集录历代宣扬净土法门之比丘、比丘尼等凡五百人之事迹。总立十门,即:(一)净土教祖,(二)阐教圣众, (三)往生比丘,(四)往生比丘尼,(五)往生人王,(六)往生王臣,(七)往生居士,(八)往生杂流, (九)往生女人,(十)往生物类。多由历代之高僧传、佛祖统纪、佛祖通载等择出,于各传末皆载有典据。又清代胡珽编有净土圣贤录续编四卷,体例以净土圣贤录为准,编年纪月始于清初,分比丘、比丘尼、王臣、居士、杂流、女人、物类等七科,列叙一七五人之事迹。

禅关策进

禅关策进

全一卷。明代云栖袾宏(1532~1615)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书前集收录诸祖法语节要三十九章、诸祖苦功节略二十四章,后集收录诸经引证节略。诸祖法语节要收录黄檗希运、玄沙师备、鹅湖大义、永明延寿等三十九位祖师之示众、普说。诸祖苦功节略系叙述祖师苦行与开悟之经过,内容包括悬崖坐树、引锥自刺、誓不展被、无时异缘、口体俱忘、以头触柱等要目。诸经引证节略则引用经典中有关修行者精进努力之事项。本书流行甚广,为修禅者必读之精进总集。除收于大正藏外,另亦收于云栖法汇第十四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