胪传纪事
作者:缪彤
一卷。清缪彤撰。缪彤,字歌起,吴县人。康熙进士,殿试第一,官侍讲。后归家不予时事,立三畏书院、刊 《曹月川家规》、《蔡虚齐密箴》,并有《双泉堂集》。是书专纪殿试以后各典礼情况。康熙六年三月乙亥,赐缪彤等一百五十五名及第出身有差,缪彤即将本人擢第、胪唱、随榜、簪花、赴宴、谢恩、与礼部恩荣宴、赐袍帽 (四月初二,午门外赐彤袍帽)、谢恩 (初六著赐袍,捧表谢恩)、释褐、授职、谢恩、进衙门、迎老师……等情况一一记录下来,并对各式赐宴、礼仪的形式、人数、站列位置等等都有介绍。这些记载,有的不如《清会典》、《东华录》详细,如恩荣宴礼,有的如是科教习庶吉士为帅颜保、范录谟,学长为该达、多奇、那思泰三人却为他书未载。还有的记载,可与他书参照。是书有《学海类编》丛书本。
缪彤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頖宫礼乐疏
十卷,明李之藻撰。之藻字振之,仁和人。万历戊戌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是编首列頖宫祀典,次列仪注,次列名物器数,共成八卷。第九卷为启圣祠及名宦、乡贤祠,附以乡饮酒礼。第十卷附以乡射礼。其中如释奠仪之散斋、演乐、涤牲诸礼,及时祭仪注,皆《明会典》及《南雍志》诸书所未载。又迎神乐章,谓明制本宋旧,一成三成,相沿不易。其乐章诸谱,配以六律者,唯填工尺一字,颇能得其源流。盖乐律自宋仁宗时始省去坐、立二部,及堂上、堂下之分。南宋诸儒,又以旧乐加平减之制,无高上、高尺之律,於是所用者惟中和韶乐。明代实沿其制。之藻所谱,又注明时俗之一凡、清凡诸调,与旧调相合者,分毫不爽。又於琴瑟操缦之法,别成一谱。其琴谱不越松风阁之旧规,以数音谱出一字,少用钩剔。盖欲近於和缓,以和韶乐。瑟谱则以六律为主,行迟其声以应节,又与元熊朋来《瑟谱》之一声一字者迥殊。盖历律皆根於数。之藻娴於算法,世所行《天学初函》,即其所刻。故因数制律,足自为一家之学。其末卷载乡饮酒礼兼及乡射礼者,明初之制,犹行射礼於頖宫。迨其中叶,此礼遂废。故《明会典》及《南雍志》诸书载之不详。之藻稽古证今,考辨颇为赅悉。惟《褒崇》一门,仅采史传,不及马端临《学校考》之备。又《仪器图》内犠尊诸制,既不本於《三礼图》,又不以《考古》、《博古》诸图证其异同,仅以时俗陈设者为准,未免稍略。然礼以时王所制为定,是亦自有其义焉,未可尽非也。
石头城外
原名《到农村去》,长篇小说。张恨水著。上海联华图书有限公司1946年5月初版。金淡然是一个小公务员,因为感到城市闷热,加上被裁员而举家迁到农村居住。他在乡村认识了姑娘菊香,而他的妻子素英对两人充满提防和醋意,金淡然便刻意与菊香拉开距离。菊香的父亲是个赌鬼,欲卖掉菊香,菊香与母亲躲在其他村子生活。素英回城逛街时,金淡然便在乡村考察,偶遇菊香,便出手相救,送菊香去工读学校。后来素英因乡村生活过于无聊,金淡然也有朋友在城里疏通,有了更高的职位。金淡然再次进城时,约菊香一起看电影,看完电影素英出现在两人的后排,他们到农村去终究是失败了,而把农村人带到城市却成功了。
飞跎全传
清代白话中篇神魔小说,四卷三十二回。李斗《扬州画舫录》云: “邹必显以扬州土语编辑成书,名之曰《扬州话》,又称《飞跎子书》。”叙述石信求取仙方,拜师学艺,学成后下山投军出战,与蛮兵斗法,最后三教和解,天下太平的故事。全书记扬州风土人情,以新奇市语,博读者一笑。“飞跎”为扬州土语,焦循《易余龠录》卷十八云:“凡人以虚语欺人者,谓之跳跎子;其巧甚虚甚者,则为飞跎。”是用扬州俗谚写成的讽刺性滑稽小说。叙“飞跎子”原名石信,字不透,因误服蜜饯砒霜药,背上长出一块呆肉,左脚又被人弄坏,故人称“跳跎子”。跎子为要治好背跎腿跛,找逼上红城的悬天上帝求取仙方,一路历经形形色色的世态人情,终于拜师学到诸种绝技,被誉为“飞跎子”。时海外天子带领倭蛮、苗蛮、反蛮入侵中原,飞跎子奉师命下山出战,抵御倭蛮,摆阵斗法,难分难解,都抗囊菩萨出来说和,释、道、儒三教和解,天下归于太平。跎子最后加封跎王,名留后代。小说记扬州风土人情,文风粗犷,且由评话表演,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三侠剑
长篇武侠小说,由清末民国艺人张杰鑫根据《施公案》和《彭公案》改编的评书作品。讲述清康熙年间,黄天霸的先人们以胜英为首的侠客们替天行道,扬善除恶,得到康熙皇帝的赞赏,但也与一帮武林邪恶势力结下了不解之仇,因而矛盾愈演愈烈。以秦尤为首的武林败类屡屡设计要杀害胜英及其师徒,使胜英等人时常身处险境。胜英等人无所畏惧,在群雄的帮助下,大破莲花峪、棍扫萧金台、智取冲天岛、血战黑水湖、剑扫金刚擂、五打莲花湖、大闹澎湖、大闹巢湖,最终消灭了秦尤等恶势力,逼迫澎湖御王张其善自杀,并促使台湾王郑克爽接受招安,台湾回归祖国。
乡曲枝辞
《乡曲枝辞》二十八则,清代俞蛟撰。俞氏为乾隆、嘉庆年间山阴人,多年“辗转为幕”,“奔走四方”,见闻颇广。其所闻所见,辄留意于笔端,总名之曰《梦厂杂著》。《乡曲枝辞》即其中的一种。该书笔法与《聊斋》近似,但内容大多信实(个别篇章杂有因果报应之事),其中《某侍御》、《狱卒纵囚记》等篇,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据民国石印本整理。
佛说无量寿经译注
二卷。曹魏康僧铠译。又称《双卷经》、《两卷无量寿经》、《大无量寿经》、《大经》。本经主要是介绍阿弥陀佛于因地修行时,发四十八愿成就依正庄严的清净国土的事迹,宣扬净土的庄严,解说五恶、五痛、五烧的剧苦,劝发众生精进修行,以求往生彼佛国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