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彤

- 姓名:缪彤
- 别名:字歌起,号念斋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吴县
- 出生日期:1627年
- 逝世日期:1697年
- 民族族群:
缪彤(1627年-1697年),清代第12位状元,字歌起,号念斋,明朝天启七年(1627)生于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在乡里以循规蹈矩闻名,被乡人荐为遵循封建道德规范的楷模。他热衷科举考试,渴望中式夺魁,先后5次公车北上应试。考取状元前,他曾向一张姓星卜家求问科场前途,此卜者声称缪念斋当贵为状元,后竟偶合应验。星卜张以此声名鹊起,门庭若市,累致千金。清代第14位状元韩菼在中式前,也去求问科举前程,张厉声曰:“此人来岁当死,还问功名乎?”后韩菼登科夺魁,星卜张遁隐匿迹。康熙六年(1667),年届不惑的缪彤在北京参加丁未科殿试。是科同甲辰科一样,废八股,考策论,故应试者少,所取进士不被士人看重。榜发,状元缪彤,榜眼江南丹徒人张玉裁,探花山东平原人董讷。缪彤受官秘书院修撰。
丁未科会试,发榜前,缪彤心情忧郁,已束装欲归故乡。待榜发为状元,甚感荣耀。于是将其魁首心情和及第一甲第1名享受的荣宠盛况尽记书中,撰成《胪传纪事》,得意之情洋溢书中。“皇上升殿时,雨稍甚……及至太和殿前,与诸进士跪丹墀下,听三唱第一甲第一名,系彤名。每一唱已,心鼓乐良久……是日唱名毕,行三跪九叩礼,彤随礼部堂上官,捧黄榜,从御道出,跪至龙亭内,鼓乐迎至长安门张挂。顺天府府尹……迎彤与张玉裁、董讷等3人至厂内,簪花用酒,用仪从迎至顺天府赴宴……彤坐正席,榜眼、探花左右坐,俱南向,用教坊乐。撤席……府尹府丞亲送至寓,寓中设席款之。……二十五日,到礼部,与恩荣宴。读卷官自满汉大学士以下,收卷官、掌卷官自翰林科部以下,监试御史及巡缉供给各官俱与宴。皇上遣内大臣佟国舅陪宴。彤一席,榜眼、探花一席,诸进士4人一席。用满洲桌银盘果品,食物40余品,皆奇珍异味,极天厨之馔。御赐酒,三鼎甲用金碗,随其量尽醉无算。宫花一枝,小绢牌一面,上有“恩荣宴”3字。状元用银牌。四月初二日,午门外,赐彤袍帽,水晶金顶凉帽一顶,镶蟒石青朝衣一件,玳瑁银带一条,荷包、牙筒、刀子俱全,马皮靴一双。”从御殿传胪唱名,观榜长安街,顺天府宴饮,赴恩荣宴,午门赐蟒袍,国子监释褐拜先师,到顺天府官员送归府第,缪彤真是状元及第,独占鳌头,荣幸无比。
居京为官,缪彤由修撰迁为侍讲,康熙九年(1670)任庚戌科会试同考官。宦海沉浮,侍君艰难,他对官宦仕途日益淡漠,萌生辞官归隐之念。他送医士方际泰归茅山时,作诗云:“卖药长安市,超然寄一身。摺驴偏识路,破袜不生尘。入世性情古,还乡面目真。自惭留滞客,对尔叹劳薪。”流露了厌弃京师欲求归乡的真情。
归乡后,缪彤出资创立三畏书院,刊刻曹月川《家规》、蔡虚斋《密箴》和刘念台《人谱》等书,专意讲学育人,造就很多人才。其子缪曰藻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及第榜眼。康熙三十六年(1697),缪彤死。其著作有《双泉堂文集》42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刊刻。此外,《国朝诗别裁集》、《江苏诗征》和《古文汇钞》录有其诗。缪彤性喜游历山川,故他的诗多写景赋情、流连山水和向往岩穴之作。《送医士方际泰归茅山》诗云:“茅山称最滕,结屋傍嶙峋。白鹄常为伴,黄精得养神。松云凉梦寐,僮仆使麚。曾读宋清传,犹嫌未绝尘。”《假归南下欲游五台山》云:“排空历历五高台,想像先教眼界开。客路风光随马去,家乡树色渡江来。探奇亦自安禅味,济滕须谁作赋才。莫道上方钟磬杳,此身今已出尘埃。”表现了迷恋自然景观,在树色风光中无所拘束,领略高士出尘的乐趣。他前半生醉心功名的思想销声匿迹,只留下“身在云中天水合,更于何处见蓬莱”的虚无思想。
缪彤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毛文锡茶谱
五代茶书,前蜀毛文锡撰,1卷,已佚,陈尚君辑本辑得41条。约成书于后蜀明德二年 (935),已佚。凡一卷,多记茶故事,后附以唐人诗文。
上清黄庭五藏六府真人玉轴经
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为唐宋间道士所作。南宋《秘目》和《通志•艺文略》均着录「黄庭五藏导引玉轴经一卷」,当即此书。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乃元始天尊授黄帝,以行气吐纳之术,论述五脏六腑补泻之道。书分肺、心、肝、肾、脾、胆六节。每节先列举脏腑图像,然后注明脏腑吐纳补泻方法及脏器生理、病理。如肺脏图,注称:「治肺与用咽,咽为泻,吸为补。」又详论肺脏方位,颜色、脏象、神主、功能、肺疾症侯及治疗原理,方法等等,其余心里等脏腑皆与此类似。本书所述脏腑理论和吐纳补泻方法,与《云笈七签》卷十四所收《黄庭遁甲缘身经》基本相同,又与唐人胡愔所撰《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大同小异。
人间词话
词话。清末王国维(1877—1927)撰。一百四十二则。国维有《王国维遗书》已著录。此编最初发表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国粹学报》,后出单行本,一卷。通行本二卷。今本分三部分(三卷):一、本文(原上卷)主要论意境,六十四则,二、《人间词话删稿》,原为作者舍弃部分。为赵万里辑自遗著中未刊稿,刊于《小说月报》者,四十九则,三、《人间词话附录》二十九则。为各家所录王氏词论,其中樊志厚二叙实出王氏手笔,值得重视。全书约五万字。原载1908年《国粹学报》,嗣后又有人辑有《人间词话删稿》和《人间词话附录》。1928年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朴社1936年出版俞平伯标点单行本。开明书店1939年出版徐调孚增补本。1947年再版,中华书局1954年重印。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将之与《蕙风词话》合为一书出版。
缘起赞
《缘起赞》,亦译《缘起颂》,全名《由说甚深缘起门中称赞无上大师世尊善说心藏》。关于撰写的缘起,在宗喀巴传记中有一段描述:宗喀巴从青海来到西藏求法期间遇到了许多问题,尤其面对十几种缘起性空观不知如何选择,在苦苦思索的过程中一次偶然的机会目睹文殊菩萨显身,获得授记说:将来您依龙树、提婆两位论师的加持可以开悟。后来,他梦见龙树、提婆、佛护、月称、清辨,佛护论师亲手将自己的《中论注》放在他的头上。梦醒后立即找来这部论著,读至“外境于名言有,自性于胜义无”一句时开悟了,对缘起法门产生了无比的信心,对中观性空义及佛护、清辨、月称之见的异同有了清楚的认识,于是写下《缘起赞》一文,表明他对缘起性空的理解。这年是藏历第七饶迥的土虎年,即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宗喀巴42岁。
无量寿经记
无量寿经记,上卷残缺,下卷遗失,唐玄一集,尾题两卷经说卷上。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凡三十卷。略称大慧语录。南宋大慧宗杲禅师(1089~1163)语,雪峰蕴闻编。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内容分为语录(卷一─九)、颂古(卷十)、偈颂(卷十一)、赞佛祖(卷十二)、普说(卷十三─十八)、法语(卷十九─二十四)、书(卷二十五─三十)等七部。本语录之异本中,大慧普觉禅师书系由黄文昌重编(此为语录中之部分),略称大慧书,以书信体答门下缙绅居士所问,藉之说示宗门要旨,计收五十三篇书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