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彤

缪彤
  • 姓名:缪彤
  • 别名:字歌起,号念斋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吴县
  • 出生日期:1627年
  • 逝世日期:1697年
  • 民族族群:

缪彤(1627年-1697年),清代第12位状元,字歌起,号念斋,明朝天启七年(1627)生于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在乡里以循规蹈矩闻名,被乡人荐为遵循封建道德规范的楷模。他热衷科举考试,渴望中式夺魁,先后5次公车北上应试。考取状元前,他曾向一张姓星卜家求问科场前途,此卜者声称缪念斋当贵为状元,后竟偶合应验。星卜张以此声名鹊起,门庭若市,累致千金。清代第14位状元韩菼在中式前,也去求问科举前程,张厉声曰:“此人来岁当死,还问功名乎?”后韩菼登科夺魁,星卜张遁隐匿迹。康熙六年(1667),年届不惑的缪彤在北京参加丁未科殿试。是科同甲辰科一样,废八股,考策论,故应试者少,所取进士不被士人看重。榜发,状元缪彤,榜眼江南丹徒人张玉裁,探花山东平原人董讷。缪彤受官秘书院修撰。


丁未科会试,发榜前,缪彤心情忧郁,已束装欲归故乡。待榜发为状元,甚感荣耀。于是将其魁首心情和及第一甲第1名享受的荣宠盛况尽记书中,撰成《胪传纪事》,得意之情洋溢书中。“皇上升殿时,雨稍甚……及至太和殿前,与诸进士跪丹墀下,听三唱第一甲第一名,系彤名。每一唱已,心鼓乐良久……是日唱名毕,行三跪九叩礼,彤随礼部堂上官,捧黄榜,从御道出,跪至龙亭内,鼓乐迎至长安门张挂。顺天府府尹……迎彤与张玉裁、董讷等3人至厂内,簪花用酒,用仪从迎至顺天府赴宴……彤坐正席,榜眼、探花左右坐,俱南向,用教坊乐。撤席……府尹府丞亲送至寓,寓中设席款之。……二十五日,到礼部,与恩荣宴。读卷官自满汉大学士以下,收卷官、掌卷官自翰林科部以下,监试御史及巡缉供给各官俱与宴。皇上遣内大臣佟国舅陪宴。彤一席,榜眼、探花一席,诸进士4人一席。用满洲桌银盘果品,食物40余品,皆奇珍异味,极天厨之馔。御赐酒,三鼎甲用金碗,随其量尽醉无算。宫花一枝,小绢牌一面,上有“恩荣宴”3字。状元用银牌。四月初二日,午门外,赐彤袍帽,水晶金顶凉帽一顶,镶蟒石青朝衣一件,玳瑁银带一条,荷包、牙筒、刀子俱全,马皮靴一双。”从御殿传胪唱名,观榜长安街,顺天府宴饮,赴恩荣宴,午门赐蟒袍,国子监释褐拜先师,到顺天府官员送归府第,缪彤真是状元及第,独占鳌头,荣幸无比。


居京为官,缪彤由修撰迁为侍讲,康熙九年(1670)任庚戌科会试同考官。宦海沉浮,侍君艰难,他对官宦仕途日益淡漠,萌生辞官归隐之念。他送医士方际泰归茅山时,作诗云:“卖药长安市,超然寄一身。摺驴偏识路,破袜不生尘。入世性情古,还乡面目真。自惭留滞客,对尔叹劳薪。”流露了厌弃京师欲求归乡的真情。


归乡后,缪彤出资创立三畏书院,刊刻曹月川《家规》、蔡虚斋《密箴》和刘念台《人谱》等书,专意讲学育人,造就很多人才。其子缪曰藻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及第榜眼。康熙三十六年(1697),缪彤死。其著作有《双泉堂文集》42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刊刻。此外,《国朝诗别裁集》、《江苏诗征》和《古文汇钞》录有其诗。缪彤性喜游历山川,故他的诗多写景赋情、流连山水和向往岩穴之作。《送医士方际泰归茅山》诗云:“茅山称最滕,结屋傍嶙峋。白鹄常为伴,黄精得养神。松云凉梦寐,僮仆使麚。曾读宋清传,犹嫌未绝尘。”《假归南下欲游五台山》云:“排空历历五高台,想像先教眼界开。客路风光随马去,家乡树色渡江来。探奇亦自安禅味,济滕须谁作赋才。莫道上方钟磬杳,此身今已出尘埃。”表现了迷恋自然景观,在树色风光中无所拘束,领略高士出尘的乐趣。他前半生醉心功名的思想销声匿迹,只留下“身在云中天水合,更于何处见蓬莱”的虚无思想。

缪彤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运气易览

运气易览

医经类著作。明汪机(1463—1539)撰。三卷。机字省之(一说名省之,字机),别号石山居士,安徽祁门人。其父渭乃当地名医。机初为诸生,后承家学随父行医,声名日著。对内、外、针灸、痘疹等均有一定见解。学术上强调补气血,偏重于理气。推崇朱丹溪学说,并有所发挥。后世认为,其在医理上亦有欠妥见解。编著有《石山医案》、《医学原理》、《读素问钞》等多种医书。是书成于正德十四年(1519)。取《内经》 中五运六气之说,对运气主病、证候、治法等详加阐释,并附以歌诀和图示。其中颇有发明,对研究运气学说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临证仍应辨证施治,不宜拘泥。有明刊石山八种本,《古今医统大全》本。

唐子西文录

唐子西文录

宋代诗论著作。又称《唐子西语录》或《唐庚诗话》。一卷,三十五条。强行父尝与唐庚同寓京师,日从之游,归记庚口述论诗文之语。庚卒,行父旧所记无存,乃追忆而成是书。唐庚口述于宣和元年(1119)九月至明年正月,强行父追记于绍兴八年(1138)三月。《四库全书》收于集部诗文评类。集外佚文见于《苕溪渔隐丛话》(作《唐子西语录》)、《诗人玉屑》等,辑选三条附后。是书为语录体。论诗极力推崇杜甫,杜甫以下,复推许苏东坡。唐庚以杜甫《北征》为剖,提倡写诗应“因事以陈词”,因感而发,言之有物。故他讲求用词准确,传对象之形神。他称赞杜甫岳阳楼诗只四十字,“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又述苏东坡以一“阁”字,“俨熟如见病鹤”。他还要求学诗者不应“舍难而趋易”,因为“作诗自有稳当字,第思之未到耳”。

家庭宝筏

家庭宝筏

《家庭宝筏》是别樵居士编纂的一本戒淫的善书。别樵居士,生平不详。共有总论、好色必死、纵欲则学业无成、纵欲则子孙不蕃、节欲、制心、避嫌疑、戒谈闺阃、谨交游、勤职业、禁淫书、禁挟妓、论妾、防闲子弟、及时婚配、奸近杀、名节、保全用人名节、溺婴堕胎、因果、考验功过二十一个章节。

般若心经幽赞崆峒记

般若心经幽赞崆峒记

般若心经幽赞崆峒记,三卷,宋守千集。

法华经释签缘起序指明

法华经释签缘起序指明

法华经释签缘起序指明,一卷,清灵耀述并序,灵乘跋,有科文。

付法藏因缘传

付法藏因缘传

凡六卷。元魏吉迦夜、昙曜共译。又称付法藏因缘经、付法藏传、付法藏经、付法传。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册。乃叙述释尊入灭后,迦叶、阿难等二十三位印度祖师嫡嫡付法相传之事迹与传法世系。其最后一祖师子尊者,为罽宾国王弥罗掘杀害,付法遂至此断绝。古来天台宗、禅宗均重视本传,以此为付法相承之规准。智顗摩诃止观所述西天二十四祖即根据本书(加上旁系之摩田提),道原景德传灯录亦采用本书二十三祖之传承,另加上婆须蜜、婆舍斯多、不如密多、般若多罗、菩提达磨等五人,而成禅门付法西天二十八祖。然本传内容与阿育王传多所类似,似非由梵文翻译而来,或依口传,或参照该书而作。又宋代明教大师契嵩根据禅经与宝林传之说,谓本书乃昙曜之伪作,并另撰传法正宗记九卷、传法正宗定祖图一卷,重定西天之付法二十八祖,且宣称付法藏一书已可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