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三国
作者:黎东方章节列表
升序↑- 代序
- 说三分——序黎东方先生
- 原出版自序
- 中国大陆版自序[1]
- 一 合久必分
- 二 黄巾
- 三 董卓
- 四 吕布
- 五 袁术
- 六 公孙瓒
- 七 陶谦
- 八 早期的刘备
- 九 袁、曹之战
- 一〇 乌桓
- 一一 公孙度
- 一二 公孙康
- 一三 公孙渊
- 一四 孙策
- 一五 孙权
- 一六 诸葛亮
- 一七 赤壁
- 一八 孙夫人
- 一九 荆州问题
- 二〇 益州易手
- 二一 曹操收降张鲁
- 二二 刘备攻取汉中
- 二三 刘备称王
- 二四 孙刘翻脸
- 二五 汉吴同盟
- 二六 诸葛亮北伐
- 二七 诸葛亮的为人
- 二八 蒋琬
- 二九 费祎
- 三〇 从董允到樊建
- 三一 曹家的事
- 三二 孙家的事
- 三三 刘家的事
- 三四 司马懿
- 三五 司马师
- 三六 司马昭
- 三七 姜维
- 三八 分久必合
猜你喜欢的书
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集
《托尔斯泰短篇小说集》共收入托尔斯泰的《三死》、《破罐子阿廖沙》、《舞会以后》、《谢尔盖神父》、《主人和雇工》等二十篇小说。托尔斯泰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经典著作,而短篇小说更是数不胜数,在这本小说集中,这二十篇作品是从托尔斯泰无数的短篇小说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而这些作品更是囊括了托尔斯泰初期和晚期的代表作。而作品中所宣扬的博爱精神,以及追求人人平等的理想,更是人生的一次洗礼课。每篇作品抑或浓挚动人,抑或苍老简括,但都字字暖人心脾,使人们透过这个污浊的世界,看到作者那充满博爱与包容的内心世界。
正德姑苏志
明苏州都邑志。六十卷。明王鏊撰。成书于正德元年(1506年)。早在弘治年间,吴宽尝与张习都修《姑苏志》未成而卒。后林世远为苏州牧守,请王鏊继续修《姑苏志》。王鏊依据吴、张遗稿,“芟繁订伪”,经八个月修订成书。姑苏(苏州的古称)为我国东南地区名郡,俗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该志以“苏财赋 甲天下,然其土壤不甚广也,况江湖之间,水居其半。”为地方特色。全书分设:郡邑沿革表、古今守令表、科第表、沿革、山、水、水利、风俗、户口、田赋、城池、坊巷、乡都、桥梁、官署、学校(书院附)、兵防、仓场、坛庙、寺观、第宅、园池、古迹、冢墓、吴世家、平乱、官迹、人物、纪异、杂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颂该志“繁简得中,考核精审”,文笔流畅,载述有体。如载虎丘山来历,摘引东汉赵晔撰《吴越春秋》云:“阖闾葬此,以专诸鱼肠剑各三干为殉,越三日金精结为白虎踞其上,故名。”又云:“相传秦皇发阖闾墓,凿山求剑无所得。其凿处遂成深涧。今名剑池。颜真卿书虎丘剑池四字石刻犹存。”再如,北宋宝元年间两浙转运副使叶清臣,因豪右据太湖(古震泽)支港吴淞江上游,水不得泄,而民众不敢向官府控诉,遂请开盘龙汇和沪渎,湖水畅流入海。“民赖其利”。北宋庆历年间,通判李禹卿修堤太湖八十里为渠,蓄水溉田千余顷,岁饥出羡三万,活饥民万余。“田赋志”说:国家财政来源仰赖东南富庶地区,“而苏为甲”,因此,关于田地、税粮、起运、商税等载述清晰,并根据姑苏特点,将“吴地世家”单列一卷,“列女”仅占“人物志”二十六分之一,颇有创见。但该志以姑苏吴王台命名,而不以苏州命名未必妥当。在《古今守令表》中,有载官员籍贯和字号,有不载籍贯和字号,有载官职,有不载官职,有载族别,有不载族别,没有统一编纂规范。“户口志”载土产、物产,造作锦、罗、木绵布、斜文布、扇骨、度、松饼等,隶属不当。
斋戒箓
《云笈七签》卷37录引。吉冈义丰《三洞奉道科诫仪范の成立について》认为本箓出自中唐。述诸斋。
龙虎还丹诀
《龙虎还丹诀》是唐代炼丹术的重要著作。唐代金陵子撰。金陵子的真实姓名不详。据陈国符考证,成书于武后垂拱二年(687)至玄宗开元末年间。《崇文总目》最早著录,《通志·艺文略》云4卷。明代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分上下二卷。较详尽地记述了唐代炼丹术的情况。作者除了对丹砂的来源、产地和品位等作了细致研究外,还记述了自丹砂中抽取汞的方法和“点丹阳法”(制砷白铜法)、“炼红银法”(提炼纯铜法)。反映了古代炼丹家对物质守恒原理、分解化合原理等问题的认识。
太上老君养生诀
气功著作。作者姓名、生平、成书年代不详。主要论述气功养生法的基本知识,各种功法的习炼方法及防治疾病效应。全书分为三节,即五禽第一,服气吐纳六气第二,养生真诀第三。中心内容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①简述五禽戏的起源及动作姿势。认为五禽戏是太上老君预防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的健身方法,以后华佗传教吴普。功效:“消谷气、益气力、除百病”、“延年益寿”。还能通过“挽引蹄足,以当导引”,治疗时行常见病。②介绍吐纳六字气诀,即呬、呵、呼、嘘、吹、嘻六气,呼气时念之,以知肺、心、脾、肝、肾、胆诸疾。③论述气功养生法的所谓真诀,实际是涵养道德,培养正气,稳定精神。其论曰:“善摄生者,要先除六害,然后可以保性命,延年驻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财,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嫉。去此六者,则修生之道无不成”。并指出以此养生则寿,“心内澄则真神守其位,气内定则邪物去其身。”精神内守泥丸,其功易成。④应用服气法,治疗五脏疾病,对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建立曼荼罗及拣择地法
一卷,唐慧琳集。说立坛及择地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