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三国

作者:黎东方
细说三国

本书是《细说中国历史丛书》的一种,系已故旅美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所著。作者以生动别致的“讲史”形式详细讲述了自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到三国归晋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书中不但将三国时期的各种事件和人物剖析、介绍得清清楚楚,而且还加上作者自己的判断和评论,让读者更深刻、更有兴趣地了解历史真相。作者还善于用现代人所了解的名词去解释历上的各官职和家族关系等,使全书显得通俗易懂。本书则是丛书中最富可读性的一种。

猜你喜欢的书

法哲学原理

法哲学原理

全名《法哲学原理,或自然法和国家学纲要》。研究家庭、市民社会、国家及法等观念形态的哲学著作。黑格尔著。1821年出版。中译本196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范杨、张企泰译。本书有1个序言,正文部分分为导论和3篇。第1篇“抽象法”,其总的特点是自由意志借外物以实现自身。自由意志体现为个人对外物的关系,也就是个别人的特殊意志;它通过“所有权”表现出来,然后以“契约”的形式转移;最后则由于“不法和犯罪”而与其他的特殊意志相对立。这三个阶段构成“抽象法”的整体。第2篇道德,其总的特点是自由意志在人的内心中实现,成为道德意志。这个实现过程也经历了三个阶段:故意和责任阶段;意图与福利阶段;良心与善阶段。由于意志已经摆脱了个人的主观目的或动机,而以道德为目的,追求善的实现,所以它已经成为具有普遍性和无限性的良心。当良心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时,道德便转化为伦理。第3篇伦理,伦理也是一个实现的过程。自由意志既通过外物,又通过人的内心,得到充分的实现,成为伦理精神。这个过程也分为三个阶段:直接的自然的伦理精神表现为以“爱”为根据、以婚姻为基础的“家庭”。当这种直接的伦理精神解体、分化时,社会伦理实体就由家庭发展为“国家”。国家使每个成员具有客观性、具体性和伦理性,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本书对社会生活进行了辩证的考察,对封建关系进行了批判,明确地主张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宣布了德国资产阶级取得政权的时刻即将到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第16页)。

致加西亚的信

致加西亚的信

当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无法带信给他。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获得他的合作。这是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能找得到。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布制的袋里,封好,吊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四天之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逝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后,从古巴岛的那一边出来,已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麦金利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 罗文的事迹通过《致加西亚的信》一本小册子传遍了全世界,并成为敬业、服从、勤奋的象征。故事很简单,但其中却学期着学习与创业的道理。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简称《仙鉴》,中国道教神仙故事及人物传记。元浮云山圣寿万年宫道士赵道一编。收入《正统道藏》。民国间上海广仓学窘有铅印单行本。作者自称有感于儒家有《资治通鉴》、佛家有《释氏通鉴》,“唯吾道家独缺斯文”。因搜之群书,考之经史,订之仙传,集录得道仙真事迹,始自黄帝、下逮宋末,计745人,成此一书,以补《列仙传》、《神仙传》之缺失。又有《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和《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简称《仙鉴续编》和《仙鉴后集》。盖以得辑历世上圣高仙真修实行之可纪者,以为方来证道真士之监戒,故名。神仙人物传说。正编五十三卷,计七百四十五人;续编五卷,计三十四人;后集六卷,计一百二十位女仙。共六十四卷,总八百九十九人。元赵道一编修。成书于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续编和后集成书稍晚,当不早于元至元二年(1336年)。此书在道教诸仙传中收录人物最多,网罗各种材料,详加考订,间注明引书出处,凡有异说者皆数说并存,是为研究道教史及中国古神话小说史之重要材料。

风筝误

风筝误

传奇。清李渔撰。二卷,三十出。渔有《笠翁传奇十种》已著录。此乃十种之一。约清初成书。为李渔之代表作,名噪一时。剧演书生韩世勋,父母早亡,依父友戚补臣,与其子友先同窗。戚生请韩生画风筝,韩画毕题诗于筝,戚生筝线断;落于詹宅,为貌美多才的淑娟拾得。淑娟和诗于上,韩见而欣喜,与之约会,貌丑的爱娟赴会,韩惊走。后韩中状元。爱娟以韩为戚,欲嫁之,竟与丑貌陋才之戚生成对;韩以爱娟为淑娟,不欲娶,反与倾城才女淑娟成双。此剧以关目奇巧,情节细密著称,曾译成日、拉丁等文字,至今尚演不衰。但情趣过于巧合,追求低级趣味,受明代阮大钺一派影响甚深。有清初《笠翁十种曲》刊本,康熙中世德堂刊刻《笠翁传奇十种》本。

读经示要

读经示要

熊十力论经学和中国学术思想史的著作。写于1944年。次年中国哲学会作为中国哲学丛书甲集之三由重庆商务印书馆出版。1949年由上海正中书局重版。凡三卷。卷一论“经为常道不可不读”,卷二论“读经应取之态度”,卷三“略说六经大义”。以六经为中国文化之根柢;以《大学》为六经之宗要和体系;以《易》为五经之源,为中国哲学之根本大典。认为《周易》、《春秋》、《周官》、《礼运》具有自由、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然为秦汉以降之君主专制制度所窒息。认为明清之际诸大儒反专制、倡实学,光大了中国文化精华,上接晚周,下接西学。既不同意“西化派”,又不同意“国粹派”,而主张以传统文化为主体融贯中西。对先秦、汉宋和明清思想亦多所论列。

王艮尺牍

王艮尺牍

明朝经济思想家, 泰州学派的创立人王艮的书信。尺牍,指古人用于书写的长一尺的书简;信札,书信;文辞或者墨迹,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