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三国志
作者:陈寿章节列表
升序↑- 《三国志》简介
-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 卷二 魏书二 文帝纪第二
- 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
- 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
- 卷五 魏书五 后妃传第五
- 卷六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第六
- 卷七 魏书七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 卷八 魏书八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 卷九 魏书九 诸夏侯曹传第九
- 卷十 魏书十 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 卷十一 魏书十一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 卷十二 魏书十二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
- 卷十三 魏书十三 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
- 卷十四 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 卷十五 魏书十五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
- 卷十六 魏书十六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 卷十七 魏书十七 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 卷十八 魏书十八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
- 卷十九 魏书十九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
- 卷二十 魏书二十 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 卷二十一 魏书二十一 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
- 卷二十二 魏书二十二 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
- 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 卷二十四 魏书二十四 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 卷二十五 魏书二十五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
- 卷二十六 魏书二十六 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
- 卷二十七 魏书二十七 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 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 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 卷二十九 魏书二十九 方技传第二十九
- 卷三十 魏书三十 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
- 卷三十一 蜀书一 刘二牧传第一
- 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
- 卷三十三 蜀书三 后主传第三
- 卷三十四 蜀书四 二主妃子传第四
-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
- 卷三十六 蜀书六 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 卷三十七 蜀书七 庞统法正传第七
- 卷三十八 蜀书八 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 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 卷四十一 蜀书十一 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
- 卷四十二 蜀书十二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第十二
- 卷四十三 蜀书十三 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
- 卷四十四 蜀书十四 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 卷四十五 蜀书十五 邓张宗杨传第十五
- 卷四十六 吴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第一
- 卷四十七 吴书二 吴主传第二
- 卷四十八 吴书三 三嗣主传第三
- 卷四十九 吴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
- 卷五十 吴书五 妃嫔传第五
- 卷五十一 吴书六 宗室传第六
- 卷五十二 吴书七 张顾诸葛步传第七
- 卷五十三 吴书八 张严程阚薛传第八
- 卷五十四 吴书九 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 卷五十五 吴书十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
- 卷五十六 吴书十一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
- 卷五十七 吴书十二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
- 卷五十八 吴书十三 陆逊传第十三
- 卷五十九 吴书十四 吴主五子传第十四
- 卷六十 吴书十五 贺全吕周锺离传第十五
- 卷六十一 吴书十六 潘濬陆凯传第十六
- 卷六十二 吴书十七 是仪胡综传第十七
- 卷六十三 吴书十八 吴范刘惇赵达传第十八
- 卷六十四 吴书十九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
- 卷六十五 吴书二十 王楼贺韦华传第二十
- 上注表
陈寿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道德真经集解
宋董思靖撰。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思靖辑王弼、司马光、王安石、苏辙、朱熹、叶梦得、程大昌、唐玄宗、宋徽宗、刘骥、陈景元诸家注,屡引《庄子》,并间出己见,附以音释,订以异同。
三洞神符记
道家符箓书。一卷。撰者不详。内容主要对三洞经法中所出现的符书篆文详加考证。内记“三元八会六书之法”、“云篆八体六书”、“六文符字”、“入显玉字诀”、“皇文帝书”、“龙章凤文”、“玉牒金书”、“石字题素”等等。《道藏·洞真部》有收录。
林兰香
长篇小说。 清佚名撰。 六十四回。原署“随缘下士编辑,寄旅散人批点”,不详作者为何许人。约成书于道光年间。书仿《金瓶梅》取名,以书中三位女姓林云屏、 燕梦卿 (燕姑梦兰)、任香儿之名各取一字。 全书以明洪熙元年(1425)至嘉靖八年(1529)八百余年朝政盛衰为背景,以燕梦卿爱情婚姻悲剧为线索,展开故事。燕卿原受耿朗之聘,其父蒙冤获罪,拟边远充军。燕卿上书,愿身没为官奴,以代父罪。耿朗遂娶林云屏为妻,又纳任香儿为妾。后燕父昭雪,梦卿得释,一时执柯作伐者不绝。梦卿甘为侧室,仍嫁耿朗。又助夫纳宣爱娘、平彩云为妾。 梦卿德貌俱佳,聪明贤惠,然终“不获于其夫”,二十三岁含恨而死。小说歌颂忠孝节义,对封建礼教的危害有认识价值。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语言流畅,善用伏笔悬念。有道光十八年(1838)刊本,光绪三年(1877)上海申报馆排印本,光绪四年维新堂刊本,民国十九年(1930)上海锦章书局印行本。曹亦冰《<林兰香>评介》(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4 )可资参考。
钱仲联讲论清诗
钱仲联是著名诗人、词人、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国学大师;其在清诗方面的造诣尤其深厚,他晚年所主持编撰的《清诗纪事》已成经典,至今在此领域几乎无有能与其相比肩者。这是一本名家讲解清诗的书稿。书稿为钱仲联当年在苏州大学带博士生时的讲课稿,由其弟子魏中林整理而成。书稿共有八章,因钱对清诗造诣深厚,所有诗句早已烂熟于心,所以,授课时,并无教本,从清初至晚清,一路讲下来;无论溯源流、揭伏藏、发隐微、论析评说,皆娓娓道来,且旁征博引,纵横博论,新思隽想,所述不局限于一诗一人一事,这样的功力非一般学者或史著所能为的。
玄宗朝翻经三藏善无畏赠鸿胪卿行状
简称《善无畏行状》。佛教传记。唐李华撰,撰时不详。此文六百余字,扼要记述唐代密宗奠基人善无畏的生平事迹。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天圣广灯录
又称《广灯录》、《禅宗广灯录》。禅宗史书。北宋李遵勗编。30卷,另有目录1卷。天圣七年(1029),李遵勗献《广灯录》,仁宗赐“天圣”二字并序。本书系增广道原所撰《景德传灯录》而成,收录自释迦牟尼、摩诃迦叶以下西天二十七祖、东土六祖、南岳怀让下十一世、青原行思下十二世约370余人的机缘语句及略传。李遵勗得法于临济宗禅僧蕴聪,为南岳下第九世(《五灯会元》卷十二则编为“南岳下十世”),故对南岳系禅师叙述尤详,马祖道一以后诸师语录几乎全部收录。但缺青原系第一至六世,人物不全,且世系编次较凌乱。编者殁后,其小传及有关机缘语句亦收录于本书卷十八之末。本书刊行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收于《卍续藏》第135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