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三国志
作者:陈寿章节列表
升序↑- 《三国志》简介
-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 卷二 魏书二 文帝纪第二
- 卷三 魏书三 明帝纪第三
- 卷四 魏书四 三少帝纪第四
- 卷五 魏书五 后妃传第五
- 卷六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第六
- 卷七 魏书七 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
- 卷八 魏书八 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 卷九 魏书九 诸夏侯曹传第九
- 卷十 魏书十 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
- 卷十一 魏书十一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
- 卷十二 魏书十二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
- 卷十三 魏书十三 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
- 卷十四 魏书十四 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 卷十五 魏书十五 刘司马梁张温贾传第十五
- 卷十六 魏书十六 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
- 卷十七 魏书十七 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 卷十八 魏书十八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
- 卷十九 魏书十九 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
- 卷二十 魏书二十 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 卷二十一 魏书二十一 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
- 卷二十二 魏书二十二 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
- 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 和常杨杜赵裴传第二十三
- 卷二十四 魏书二十四 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
- 卷二十五 魏书二十五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
- 卷二十六 魏书二十六 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
- 卷二十七 魏书二十七 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 卷二十八 魏书二十八 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二十八
- 卷二十九 魏书二十九 方技传第二十九
- 卷三十 魏书三十 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
- 卷三十一 蜀书一 刘二牧传第一
- 卷三十二 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
- 卷三十三 蜀书三 后主传第三
- 卷三十四 蜀书四 二主妃子传第四
- 卷三十五 蜀书五 诸葛亮传第五
- 卷三十六 蜀书六 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 卷三十七 蜀书七 庞统法正传第七
- 卷三十八 蜀书八 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
- 卷三十九 蜀书九 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 卷四十 蜀书十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 卷四十一 蜀书十一 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
- 卷四十二 蜀书十二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第十二
- 卷四十三 蜀书十三 黄李吕马王张传第十三
- 卷四十四 蜀书十四 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
- 卷四十五 蜀书十五 邓张宗杨传第十五
- 卷四十六 吴书一 孙破虏讨逆传第一
- 卷四十七 吴书二 吴主传第二
- 卷四十八 吴书三 三嗣主传第三
- 卷四十九 吴书四 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
- 卷五十 吴书五 妃嫔传第五
- 卷五十一 吴书六 宗室传第六
- 卷五十二 吴书七 张顾诸葛步传第七
- 卷五十三 吴书八 张严程阚薛传第八
- 卷五十四 吴书九 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 卷五十五 吴书十 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第十
- 卷五十六 吴书十一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第十一
- 卷五十七 吴书十二 虞陆张骆陆吾朱传第十二
- 卷五十八 吴书十三 陆逊传第十三
- 卷五十九 吴书十四 吴主五子传第十四
- 卷六十 吴书十五 贺全吕周锺离传第十五
- 卷六十一 吴书十六 潘濬陆凯传第十六
- 卷六十二 吴书十七 是仪胡综传第十七
- 卷六十三 吴书十八 吴范刘惇赵达传第十八
- 卷六十四 吴书十九 诸葛滕二孙濮阳传第十九
- 卷六十五 吴书二十 王楼贺韦华传第二十
- 上注表
陈寿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台湾旅行记
本书(一册一一○面六六、○○○字)合刊三篇「台湾旅行记」,分由邱文鸾、刘范征、谢鸣珂撰着。按民国四年十二月间,福建省立甲种农业学校校长何缵(系甫)尝率领学生渡台旅行,辑有「台湾修学旅行报告书」一种,内载何氏「绪言」一篇及学生邱文鸾等「台湾旅行记」三篇。卷首并载有「参观要项」,计分农林行政、农林教育、农林制造、农林经营实地状况及渔业等。盖当时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已二十年,在日人殖民政策之下,各项建设发展甚速,颇为国人所注意;来台参观考察,时有其人。本书已略去原报告书之「绪言」以及卷首各项记载,易以今名,亦可谓民初国人来台考察报告书之一;诚如何氏「绪言」有云:「非徒骋游观已也」。
儿科要略
《儿科要略》儿科著作,近代吴克潜著,书中整理辑录了儿科学的一些主要内容。总结了前人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论述,对儿科常见病的证治进行了系统的归纳。
三千里江山
长篇小说。杨朔著。1953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曾印刷再版二十多次。小说通过对一支中国铁路工人志愿援朝大队在护桥、运输等战斗中英雄事迹的描写,表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爱祖国、爱人民、爱正义、爱和平”,即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崇高品德,也反映了中朝人民血肉相连的兄弟情谊。在这部作品里,作者克服了过去那种过于追求故事的弱点,把注意中心放在人物的刻画上,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作者以抒情诗一般的笔调,从爱与仇,生与死,美与丑等道德情操、人生哲理的高度上,发掘与展示了英雄人物的崇高思想和圣洁灵魂,充分展现了人物丰富的感情世界。风趣而视死如归、勇排定时炸弹的老包头,碎嘴但也通情达理的姚大婶,毅然放弃个人利益,推迟婚期的女铁路线路电话员姚志兰,看来有点愚而为国不惜捐躯的车长杰,“倔”而忠于职守的姚长庚,老成持重的武震等,具有着中国人民的那种淳厚朴实的特有气质,有着一定的典型意义。小说中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交融,使作品产生了较大的感人力量。作品采取了中国传统的说书手法叙述故事,以铁路工人的斗争生活为经线,以朝鲜人民与人民军的活动为纬线,通过经纬线交织展开情节,表现主题,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和乡土气息。这部最早反映抗美援朝斗争生活的长篇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被认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文坛上的一大收获。
马关议和中日谈话录
《马关议和中日谈话录》五篇,系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时,李鸿章与日本代表的对话实录,双方互有问答,每句必录,读之如临其境,有很强的写实性。此五篇谈话录,为当时在场书记官所记,李鸿章“全集中一字不载”,由此可知谈话录的重要价值。
牧云和尚懒斋别集
十四卷,明通门撰,毛晋编。文部七卷,卷之一论序记铭。卷之二说题跋杂着疏榜。卷之三传志铭祭文。卷之四书启(上)。卷之五书启(下)。卷之六杂牍。卷之七颂像赞偈部一卷。卷之八偈诗部六卷。卷之九铜井时古南时(上)。卷之十古南时(下)。卷之十一古南时之余(秋行鹰峰)(折芦梅溪)(云在)。卷之十二栖真时之一栖真时之二(海滨答咏)栖真时之三(长夏吟)栖真时之余。卷之十三兴福时兴化时鹤林时。卷之十四天童时天童时之余。
须摩提长者经
全一卷。吴·支谦译于黄武二年至建兴二年(223~253)。又作如来所说示现众生经、会诸佛前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叙述印度舍卫城之须摩提长者(梵Suma^gadha )亡故,其父母及宗亲皆苦痛不堪,佛乃为彼等宣说诸行无常,并启示皈依三宝远离苦恼之法,更阐说诸法之缘起。又本经经名为‘须摩提长者经’,经中所述亦以须摩提长者之命终为事缘,然经中多次谓‘有大长者子,名须摩提’,而与经题所称之‘须摩提长者’不相契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