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节度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
作者:李白
此碑文当是李白于乾元二年(759)游江夏时为鄂州刺史韦良宰所作。此文与《经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作于同时。韦良宰是太白好友,早在天宝初年二人就有很深厚的交谊。韦良宰曾为贵乡县令、房陵太守、鄂州刺史等。李白长流夜郎赦归后,曾在江夏与韦良宰交游。李白写此德政碑正当韦即将离任之际。此碑盛赞韦良宰的出身、气节、政绩、识见和政治才能,描写了韦太守在鄂州天长节与民同庆的热闹情景,表达了李白对友人的深情与厚望。题中“天长节使”之使字,王云:“使字疑误。”《校注》亦云:“按文义不当有使字。”安旗先生云:“使字当无误。倘删去使字,题之不通尤为明显;‘天长节’,似仅言作碑之时间为八月五日,与文义亦不合。为他人作功德碑在职官前冠以作碑之时间,在唐人中恐是仅见。详《碑序》,首叙天长节之来由,盛称玄宗之伟业;次叙韦良宰家世、德政;末叙鄂州群僚庆贺圣诞之礼仪及百戏杂耍之类。‘天长节使’或为州郡地方宴乐作寿仪式之主使者。似此,‘天长节使’与‘鄂州刺史’方能谐合而不捍格。姑妄言之,以俟宏识。”(《李白全集编年注释》)鄂州,即江夏郡,唐属江南西道,治所在今湖北武昌。德政碑,旧时颂扬官吏政绩的碑刻。
猜你喜欢的书
人没有不懒的
一代生活家梁实秋的掏心窝子话,慌张不安时值得细细品读的生活哲学。 一份送给现代人的休息提案。 如果厌倦了匆忙奔跑,就停下来感受生活。 本书选取55篇梁实秋的趣味散文,从普通的小事、或喜或忧的心境、偶尔的诗和远方中探寻生活的乐趣,是一代生活家梁实秋颇具智慧和哲学的生活秘诀。 在当下普遍匆忙和焦躁的状态下,让生活慢下来、简单点儿,显得尤为必要。梁实秋先生曾经在《懒》一文中直言“人没有不懒的”,但在紧绷的生活状态下,我们却偶尔需要这种“懒一懒”的松弛感,从中积攒继续前行的力量,更好地出发。
光绪新竹县志
台湾地方志。清郑鹏云、陈朝龙、曾逢辰修纂。六卷。鹏云字毓臣,福建永春人。光绪廪生,官淡水厅训导。朝龙有《新竹县采访册》已著录。光绪十八年始修县志,十九年(1893)成书。后因书稿散失,二十三年郑、曾二氏重新厘订,因《新竹县采访册》分立类目。有封疆、建置、赋役、学校、典礼、职官、选举、列传、古迹、兵燹、文征、风俗十二门。翌年又因建制变更而中断。留下四卷十二篇,以八景居首,列传、古迹、兵燹、文征实属残稿。1959年11月,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整理其稿本,移八景于山川后;立“封域志”,将沿革移至山川前;风俗、古迹、兵燹改为考一、考二、考三;将卷四各考与文征合并。凡错字、脱字,均予订补。有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福建师大、台湾和日本藏有抄本。
春秋大事表
清顾栋高列表考证春秋史事的著作。五十卷,又《舆图》一卷,《附录》一卷。是书将春秋时代的天文历法、世系官制、疆域地理、列国史事等,分类列表说明,包括《时令》、《朔闰》、《长历拾遗》、《疆域》、《爵姓存灭》、《列国地理犬牙相错》、《都邑》、《山川》、《险要》、《官制》、《姓氏》、《世系》、《刑赏》、《田赋》、《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王迹拾遗》、《鲁政下逮》、《晋中军》、《楚令尹》、《宋执政》、《郑执政》、《争盟》、《交兵》、《城筑》、《四裔》、《天文》、《五行》、《三传异同》、《阙文》、《吞灭》、《乱贼》、《兵谋》、《引据》、《杜注正譌》、《人物》、《列女》。其《险要》表后附以地形口号,《五礼》表后附以五礼源流口号。《舆图》则用朱字、墨字以分别古今地名。《附录》则录诸表序,及表中所未及者。并有考证辨论,以订旧说之误。是书引据博洽,考证典核,条理详明,颇多新见,为研究春秋史的参考著作。有《四库全书》本,《皇清经解续编》本。
观无量寿经扶新论
观无量寿经扶新论,一卷,宋戒度述并序,法义题记,新疏即灵芝义疏也。
弥勒经游意
佛教著述。隋吉藏撰。一卷。是《弥勒经》(包括《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的论释书。分十章:序王、释名、辨经宗体、论因果、出世久远、论成道真因、辨三会人多少、论与释迦同时涅槃、明教大小、杂料简。序王章中总述弥勒“或上兜率为诸天子”,或“下阎浮提乃成神觉”之义;释名中明弥勒的不同译名及译意;辨宗体中说《上生经》以大乘为宗体,《下生经》以小乘为宗体,又提出“正法为体,因果为宗”之说。仅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及《大正藏》。
四品学法经
全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又称四品学法、四品觉法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叙说受持戒学之上、中、下、外等四品学法之义。(一)戒行备具,多知经法且能化度他人,称为真学,即上品。(二)纯行五戒,称为承法,即中品。(三)仅持守五戒中之前四戒,则称为依福学,即下品。(四)受持身所护法、供养法、同学法等,称为散持,即外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