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先生遗事

作者:王国维
清真先生遗事

一卷。清王国维撰。该书记北宋词人周邦彦事迹及著述。邦彦字美成,自号清真,钱塘 (今浙江杭州)人。徽宗时为徽猷阁侍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有《清真居士集》,已佚。王国维早年所著《人间词话》对周邦彦评价并不高,曾说“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永叔少游虽作艳语,终有品格。方之美成,便有淑女与倡伎之别。”晚年著《清真先生遗事》,观点有了很大改变。此文共分4个部分:周邦彦事迹(对各野史、笔记的记载摘录并加按语,剖析真伪)、著述(详介清真词版本情况)、尚论(王氏评清真词)、年表。文中盛称周邦彦为词中老杜。本文是集古人对清真传闻、考证、评论等大成的著作,资料价值极高。该书有1916年上海仓圣明智大学排印《广仓学窘丛书》本。1940年商务印书馆长沙石印《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猜你喜欢的书

自然史

自然史

法国博物学家布封最重要的著作。全书共44卷,从1749—1804年陆续出版,最后8卷编纂工作,是布丰逝世后由其学生完成。本书“序言”中,作者批评了林奈的人为的分类法,说其过于简单和武断,指出林奈的无脊椎动物分类很不恰当,如把虾同昆虫列为一类。书中有12卷专论四足动物。作者通过对200种不同四足动物的研究,认为它们之间有许多非常相似的特征,因此可能都从40种原始类型传下来,甚至它们可能全部起源于一对亲体。他说,如果这个论点成立,那末“大自然就能够从一个原始的类型发展出一切其他的生物种类来,这样设想应当是没有错的”。不过布丰所说的“发展”是指动植物都是从同一祖先“退化”而来的意思。作者从解剖学角度,论述了人与动物在结构方面的相似性,所不同的只不过是人的智力为其他动物所无法相比而已。所以人也应当作为自然一部分去研究。全书以丰富的材料描绘了一幅完美的宇宙图画,包括恒星、太阳系到地球,以及地球上的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全书突出特点是有许多精美的植物图。限于当时历史条件,书中留有上帝造物主的词语。此书对后来的生物学家有直接影响。

姜斋文集

姜斋文集

文别集。 明清之际王夫之(1619—1692)撰。十卷,补遗一卷。夫之有《船山遗书》已著录。此集约二十三万字。论、连珠一卷,传、行状、墓志、记一卷, 序、 书后、 跋一卷,启、尺牍一卷,《九昭》一卷,《九砺》一卷(缺),赋二卷,赞、铭一卷,家事节录一卷,补遗一卷。收文凡九十九篇。论文、传记尤著名。于《知性论》、《老庄申韩论》、《君相可以造命论》中,可见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及政治观、历史观。《谭太夫人行状》、《家世节录》等传记文学作品深挚感人,细节描写生动。小品文,亦很成功,如《船山记》写船山景色,寄予一腔孤愤之情。《杂物赞》与《铭》则隽永幽默,别具一格。夫之言之有物,论说谨严,纵横自如。有同治四年(1865)《船山遗书》本,《四部丛刊》本,民国间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一九六二年中华书局出版《王船山诗文集》铅印本。

重修台湾府志(范志)

重修台湾府志(范志)

纂修范咸,字贞吉。号九池,浙江仁和(今杭州)人。1745年(乾隆十年)任巡台御史。时距刘良壁《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刊行未满三载,因嫌其遗漏较多,乃与同官满人六十七商议重修府志,合高、刘两志并有所增删,广罗典籍,多方引证,成书二十五卷。书中志分封域、规制、职官、赋役、典礼、学校、武备、人物、风俗、物产、杂记、艺文十二纲,每纲一至六卷不等。1747年有刻本。1961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将其收入《台湾文献丛刊》第105种出版。

脉症治方

脉症治方

脉症治方四卷,明代安徽籍医学大家吴正伦著。介绍了发病的原因和按脉审症,因症酌治,因治定方等。属临证综合方书类著作。

怡山礼佛发愿文略释

怡山礼佛发愿文略释

一卷,清书玉略释并序跋,有事义(依驹本印)。 盖谓勤求佛道要须立愿为先。广度众生。必以发心为首。心发。则众生可度。愿立。则佛道堪成。二者兼之。尽善尽美。故从上佛祖。一切圣贤。未有不发誓愿。勤修行业。而能成证者也。

菩提心离相论

菩提心离相论

一卷,龙树菩萨造,赵宋施护译。由大悲为体,达蕴处界等诸相唯心所现,成就第一空义,则能以众生为所缘境,现种种相,说种种法,皆真实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