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编
作者:郑谷
三卷。唐郑谷撰。郑谷,字守愚,袁州宜春(今属江西省)人,光启进士、诗人,官至县尉,右拾遗。五岁启蒙,受知于李明、马戴,马戴称许他“它日必垂名”。七岁能吟诗,司空图赞许他“留为一代风骚主”。郑谷于咸通年间在长安时诗名甚著,与许裳、张乔等被称为 “咸通十哲”。著有 《云台编》、《宜阳集》。其诗主张“要纵横得意新”(《读古文许昌薛尚书诗集》),但后世往往批评他诗格的浅俗。《云台编》又名 《郑守愚文集》。据郑谷自序说:“乾宁初年,随唐昭宗避乱华州,愚居于云台道舍,于朝谒闲暇时将其诗编成三百首,分上、中、下三卷,题名为《云台编》。”现存有宋蜀刻本,《四部丛刊绫编》据此影印,题名 《郑守愚文集》。明嘉靖十四年 (1535)严嵩又据宋本覆刻。清人席启寓 《唐诗百名家全集》收录《云台编》三卷。《豫章丛书》中有 《唐人集》,将 《云台编》与卢肇 《文标集》合刊,又增加 《拾遗》一卷。
郑谷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红楼梦新谈
二十世纪著名红学家吴宓先生红学著述结集。吴宓一生钟爱《红楼梦》,在《红楼梦》传播普及和红学研究方面都做出过重要贡献。由于种种原因,他的红学著述此前并未系统整理出版。为了便于当代读者了解他的红学观点,我们尽力将他的红学著述汇为一辑。吴宓的红学观点,既见诸其所发表的论文、书评,也见诸其日记、书信,有些相近的观点在不同场合也会有不同的阐发。《红楼梦新谈》主体收录了吴宓有关《红楼梦》的论文、书评、讲义等,附录则摘录了其日记、书信中与《红楼梦》有关的文字,可以与主体文字相互补充。此外,吴宓曾想模仿《红楼梦》写一部理想小说《新旧姻缘》,但只发表了第一回。这是他受《红楼梦》影响进行的一种创作尝试,为便于读者从更宏观的层面了解他的红学观点,亦将其收入附录。
兰室秘藏
《兰室秘藏》,三卷,元·李杲撰,刊于公元1276年(元朝至元十三年)。书名“兰室”,取《素问·灵兰秘典论》“藏灵兰之室”一语,表示所载方论有珍藏的价值。全书分二十一门,包括内、外、妇、儿临床各科。卷上,共六门,首列饮食劳倦、中满腹胀、心腹痞、胃脘痛,以突出其脾胃学说;卷中自头痛至妇人门,共六门;卷下自大便燥结门至小儿门,共九门。每门之下,先有总论,其内容是以症候为主,详论各症候的病源和治疗原则,然后根据治疗原则载列各种处方。其中不少处方为东垣创制,药味虽偏多,但配伍精当,疗效颇高。本书为李东垣代表作之一。
吴三桂演义
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四卷四十回。题“小配世次郎撰”。作者即黄小配。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911)。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宣统三年(1911)香港循环日报活字版本,藏英国图书馆;清宣统三年(1911)上海书局石印本,藏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华明书局石印本,藏中央戏剧学院图书馆;民国石印本,藏上海图书馆。1988年齐鲁书社排印本,1989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排印本。主要描写吴三桂由宁远总镇到投降满人,逼死永历帝,后又反抗清朝,妄自称帝,最后终至败亡的这段史实。其中穿插了吴三桂与爱妾陈圆圆的离合。作者对吴三桂不拘于“成王败寇”之说,比较真实、生动地刻画了这一复杂的历史人物。小说中的陈圆圆也是一个有个性、有节气、智慧果断的乱世佳人形象。作品行文简洁明快,颇得历史小说笔法。
一书在手如师相随
一书在手 如师相随——印光法师答念佛600问,本书是从净土宗大师印光著作中对于净土念佛种种问题的开示,分类编次为十二章,荟萃问答600余问。并在每问前后面加了要点提示和详尽的注释。对于研究佛教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卷首有新任佛教协会会长传印序。印光法师振兴佛教尤其是净土宗,居功至伟,是对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最深远的人物之一。大师在佛教徒中威望极高,与近代高僧虚云、太虚、谛闲等大师是均为好友,弘一大师更是拜其为师,其在当代净土宗信众中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及。
维摩经疏记钞
维摩经疏记钞,卷四、五,唐道暹私记,内题维摩经疏。
老女人经
一卷,吴支谦译。佛在乐音处,与八百比丘,万菩萨俱。有穷贫老女,请问生老病死五阴六根四大等,从何所来,去至何所?佛答,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兼说缘生众喻。老女开解。佛为出其往因,并记其往生极乐,后成佛道。老母经,老母女六英经皆为其之异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