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洲尘缶编
作者:程公许
宋代诗文别集。14卷。程公许著。程公许所著《尘缶文集》、《内外制》、《奏议》、《奉常拟谥》、《掖垣缴奏》、《金华讲义》等皆散佚。此集系清乾隆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作者用陆士衡“惧蒙尘于叩缶,顾取笑于鸣玉”(《文赋》)之句名编。卷1赋5篇;卷2拟骚2篇,古词4篇;卷3四言诗1篇,五古41篇;卷4、卷5五古85篇;卷6、卷7为七古57篇;卷8五律104篇;卷9、卷10为七律158篇;卷11为五言排律8篇,七言排律4篇,五绝14篇,六言绝句16篇,七绝46篇;卷12七绝206篇;卷13记、序11篇;卷14策问、箴、偈5篇。“大抵直抒胸臆、畅所欲言,虽不以锻炼为工,而词旨昌明,议论切实,终为有道之言,其格在雕章绘句上也。”(《四库全书总目》)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珍本初集》等版本。
章节列表
升序↑程公许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淳熙严州图经[四库本]
又称《新定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 一部较完整的图经。南宋绍兴九年(1139)董棻撰,八卷,已佚。淳熙十三年(1186),南宋陈公亮重修,刘文富纂,现存三卷。严州治今浙江建德东北。卷首有子城图,建德府内外城图,府境总图,建德、淳安、桐庐、遂安、寿昌、分水诸县境图,共九幅。有《渐西村舍丛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版本。此本为四库本,本站也有标点本,可以搜索查找!
通俗编
《通俗编》共38卷,采集有俗语、方言、成语等5000余条,分38类:天文、地理、时序、伦常、仕进、政治、文学、武功、仪节、祝诵、品目、行事、交际、境遇、性情、身体、言笑、称谓、神鬼、释道、艺术、妇女、货财、居处、服饰、器用、饮食、兽畜、禽鱼、草木、俳优、数目、语辞、状、声音、杂字、故事、识余。材料的来源十分广泛,经传子史、诗文词曲、小说、笔记、诗话、碑帖、宗教著作等方面都有录取,也有群众口头流传的话。对每一词,都讲明来源,有的还加有按语。
溥杰自传
叶祖孚执笔,中国文史出版社1994年4月出版。全书约21万字,共分11部分。作者溥杰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弟。该书以生动、通俗的语言真实地记述了作者自幼在宫中做伴读、东渡日本留学、婚姻以及伪满洲国傀儡生活的亲身经历;在抚顺战犯管理所11年的改造生活; 获释后,成为一名共和国公民,并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走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岗位,至晚年,尽自己的余生,为中日友好事业努力奔走。该书突出反映了作者从投靠日本帝国主义、梦想复辟清朝的顽固思想,到经过教育改造、悔悟认罪,直至担任国家领导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工作,真心诚意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这一矛盾、复杂心态的转变过程。
清文宗实录选辑
本书(一册六八面四○、八○○字)选自「大清文宗显皇帝实录」之集辑,为清咸豊朝对台湾所作设施之纪录。在此一朝(一八五○~六一)中,内有咸豊三年太平天国事变,外有八年英法联军入侵之役。当时台湾所受内战影响甚少,而在外患方面却已启外人觊觎之渐。道光三十年,有英人欲往鸡笼采煤并有「福建港口亏折甚多,思换台湾作为港口」一议之纪载,即为后来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开辟台湾口岸之张本。此外,则有咸豊二年洪纪及三年林恭等事变发生。因所纪无多,本书选辑尺度略见放宽。
明道编
明学者黄绾撰。黄绾(1480~1554),字宗贤,台州黄岩(今属浙江)人。早年宗程朱理学,后转向王阳明心学,晚年又批评王学。其子黄承德将其所撰《久庵日录》八卷与学生听讲所记《习业录》四卷合并为十二卷,总名《明道编》。今存《明道编》系他晚年所写的《久庵日录》中之六卷,其余大多散佚。黄绾认为,人的私情乃“天性人情之真”,喜怒哀乐之情出于人性之自然,“盖忿懥、恐惧,好乐,忧患皆人情之所有”(同上书,卷一)。书中叙述了他由相信宋儒到信仰王守仁,晚年又 背叛王学,对致良知说展开批判的过程。书中论治学、论修养、论时弊,亲切平实,语多剀切。有清刻本,中华书局标点本。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与大乘舍黎娑担摩经,了本生死经,稻秆经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