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公许

- 姓名:程公许
- 别名:字季与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1251
- 民族族群:
程公许(?—1251),字季与,一字希颖,号沧洲,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人。嘉定四年进士,为华阳尉,调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任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为蒋岘劾罢。三年,李宗勉入相,以著作佐郎召,兼权尚左郎官,兼直舍人院,迁著作郎,将作少监,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淳祐元年,迁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为宗正少卿,再迁起居舍人,提举玉局观。退居三年。四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草史嵩之、范钟及杜范三制。五年,兼权中书舍人,权礼部侍郎,迁中书舍人,进礼部侍郎。七年,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差知婺州,未赴,召权刑部尚书,为陈垓劾罢,卒年七十一,谥文简。公许自幼习举子业,即喜吟诗作赋,文思一动,伸纸濡笔,飚激泉涌不能遏。立朝敢言,当代推其风节,初不以文采见长,然所作才气磅礴。如《应诏言事乞留杜范》、《乞还言官》、《言蜀事十条》、《请蠲和籴》、《乞罢龚基先》、《论徐元杰事》诸疏,剀切详明(《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二)。王迈《沧州尘缶编序》称其诗兼学陶、杜之体,其势雄健,步骤迅捷,时乎绮丽,时乎萧散,奇谲百态,不受羁束。著述甚富,有内外制、奏议、《奉常拟谥》、《掖垣缴奏》、《金华讲义》、《进故事》,均佚。淳祐元年曾自编其诗文为《沧洲尘缶编》,原集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为十四卷传世。《全宋词》第四册录其词三首。《全宋诗》卷二九八四至二九九五录其诗十二卷。《全宋文》卷七三三六至七三四○收其文五卷。事迹见《宋史》卷四一五本传,参《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
程公许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
《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真诰》卷五称:「仙道有九丹变化胎精中记」;《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九丹上化胎精中记一卷」,即此经。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无上秘要》、《云笈七签》等书亦多引此经。经文乃太帝君传授,言解开胞胎结节之法。内称世人皆聚九天之气而成胎,出生之后,从胞胎中带来十二结节,盘固滞塞于体内十二部位,使人病痛夭死。故修道者须先开解十二胎结,方能成仙。解结之法,当择日入室,存思体内二十四真及玄父、玄母等神,佩服上化九丹阳灵之符、胎精炼神之符、三关十二结胞胎内符、九丹流精保命之符。如此则胎结自然开解。
炎凉岸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目次前题《新编清平话史炎凉岸》,下题“生花梦三集”。8回。无名氏撰;题“古吴娥川主人编次”,“青门逸史点评”。今大连图书馆藏有日本抄本。书叙袁化凤与冯女爱情故事。明弘治时抚院书吏袁七襄与冯国士相友善,指腹为婚。袁妻生子化凤,冯妻生女,结成姻眷。后冯中进士,贵贱悬殊,负心赖婚。但冯女与凤化各守信约,不肯相负。冯女削发为尼,誓守贞节。化凤后为刘瑾养子,登第显贵,不负冯女,终成夫妇。创作主旨在于劝戒,作者谓:“单为今日人心浇薄,交情冷暖,世态炎凉,奉富欺贫,趋炎附势,有感而作。”有日本抄本,大连图书馆藏。
孔子与论语
孔子研究著作。近人钱穆著,集有作者18篇孔学研究论文。其中有10篇探究《论语》,包括《论语》的读法和朱熹的注疏,另外数篇是研究孔子思想与现实文化的关系,认为“孔子思想之重点与价值,正在要替人类提出一个解决此种种问题之共同原则。”这一原则“只‘道’‘德’二字便是。”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4年初版。 该书是钱穆阐述孔子学说,教读《论语》方法的结集。书中指出:儒家是 一种“人文的宗教”,孔子的教义具有“道地十足不折不扣的宗教精神”。 钱穆突出强调“情”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宋儒说心统性情,毋宁可以 说,在全部人生中,中国儒学思想,则更着重此心之情感部分,尤胜于其 着重理知的部分。我们只能说,由理知来完成性情,不能说由性情来完 成理知。情失于正,则流而为欲。中国儒家,极看中情欲之分异。人生 应以情为主,但不能以欲为主。儒家论人生,主张节欲寡欲以至于无 欲。但绝不许人寡情、绝情乃至于无情。”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会释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会释,三卷,清弘赞会释,外题准提经会释,附五悔仪并持诵法要。
止观义例
凡二卷。唐代湛然撰。又称摩诃止观义例、圆顿止观义例。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本书以七科总括摩诃止观一部之要旨,以明天台观门之大概。七例即:(一)所传部别例,(二)所依正教例,(三)文义消释例,(四)大章总别例,(五)解行相资例, (六)心境释疑例,(七)喻疑显正例。注疏有从义之止观义例科一卷、止观义例纂要六卷、处元之止观义例随释六卷等。
成具光明定意经
一卷,后汉支曜译,贵姓子善明,问佛:佛之妙德由何致之?佛言:有定意法,名成具光明,当净行百三十五事。佛在迦维罗卫国。敕阿难集一切众,有贵姓子善明,与同辈五百人见佛,发心。请佛。佛受其请。次问佛之妙德,从何致之?佛言,有定意法,名成具光明,当净行百三十五事,及为说往因。为授道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