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学而时习之5y6中华典藏网

四十年前初入书馆受学,开卷便是《论语·学而》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过了四十年,又在普遍学习空气中唤起了新的概念,这才真正的“不亦说乎”!5y6中华典藏网

孔子说“学习”,分三段来说,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那是指书本上知识的接受,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学是“日知其所亡”,习是“月无忘其所能”。时时学习,才得到了真正的乐处,所以说“不亦说乎”!紧接上的是“有朋自远方来”,他要和各方来的朋友讨论研究,一面讨论,一面研究,一番研究,一番讨论,从切磋中得到了实益,《周易·彖传》:“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现在我们的学习,也就是和朋友讲习,得到“不亦乐乎”的胜境。孔子所说的第三步仍回到自己的修养上去,一切学习都只是为了把自己锻炼成有用之才,做一个堂堂的人。若是自己“礼义无愆”,修养得很好了,“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所以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衣锦尚䌹,君子恶其文之著也!”)这一点和现在的学习有不同;今后的学习,是以服务人类为前提,不仅是在自己的修养上下功夫的!5y6中华典藏网

朱子《论语集注》,引《说文》“习,鸟数飞也”语来解释“时习”,小鸟学飞,并不是在房子里听它的母亲讲解流体力学的各个定理。它们也许不曾听过什么流体力学,只是跟着它们的妈妈到广场上去学飞,有如我们学习骑脚踏车似的;飞了一回,停了一回,看了一回,又飞了一回,也许倒栽过几个斤斗也就学得很好,可以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了。这便是经验主义的说法。5y6中华典藏网

“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向客观实际得到了证明的理论。”这也可说是“小鸟学飞”的学习法。5y6中华典藏网

朱子云:“思索譬如穿井,不懈便得清水,先亦须是浊,渐渐刮将去,却自会清。”这也是“时习”的意思,“习”要不断地“习”,如穿井似的,只管向前去穿,不肯歇手,便可得清水出了。此义甚好。5y6中华典藏网

朱子又说:“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这可引作“经验”与“知识”互相结合的注解。5y6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