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缅甸岁月
《缅甸岁月》发表于1934年,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第一部小说。该小说讲述了一名脸上长胎记的英国木材商人弗洛里在缅甸的悲惨故事。弗洛里憎恨英国的殖民统治,同情当地缅甸人,无法认同自我的殖民者身份。他既不被白人所容,也不被当地人所接纳,最后由于求婚失败而开枪自杀。《缅甸岁月》是乔治·奥威尔第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继吉卜林的《吉姆》和福斯特的《印度之行》之后,以英印殖民地为背景的上乘之作。
莫罗博士的岛
《莫罗博士的岛》是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的创作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96年。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普伦狄克在孤岛上的不寻常经历。一名叫做莫罗的科学家,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技力量,利用器官移植和变形手术等一系列惊世骇俗,前所未闻的实验创作了新的动物物种。这些创造出来的兽人,具备人的习性,并且养成了社会习惯,具有事先人类的某些功能,能力,如搬运物品、建造房屋等。疯狂的博士甚至为他们做了声带手术,并教会他们说话。莫罗博士利用一切手段,使自己成为这些兽人所崇拜的神,统治着这个不知名的岛屿。普伦狄克并没有办法面对他所目睹的一切,最终逃离了这个无名岛,但心里却很难摆脱这个世界对他的心理影响。
盘洲文集
宋代诗文别集。80卷。洪适著。《四库全书总目》谓“适以词科起家,工于俪偶”,“其内外诸制,皆长于润色,藻思绮句,层见迭出”,“至于记序志传之文,亦尚存元祐之法度,尤南宋之铮铮者矣”,“其他表、启、疏、状诸篇,亦多足与宋史参稽”。说明其文章工于俪偶,富于文采,并与朝政密切相关。集中诗歌作品亦如其文。《拟古十三首》仿“古诗十九首”题目,但讲求雕琢,无古诗之清新。另有一组《咏史诗》,借古喻今,时有警句。写景诗间有佳作,如《晓发泰安驿》:“秋梦不能晓,起行山径迷。小车惊宿鹭,列炬误鸣鸡。冷怯霜华重,光瞻斗柄低。金庭有佳处,芳桂想幽栖。”词作以婉约言情为主。〔长相思〕一曲,缠绵悱恻,令人神伤:“朝思归,暮思归,塞雁三年不见飞,断肠天一涯。 千思归,万思归,梦到窗前拂淡眉,觉来双泪垂。”有《四部丛刊》等本。
文选注
《文选》注本。唐李善著。《文选》原三十卷,本书析为六十卷。高宗显庆三年(658)书成进呈。注文偏重于语源的说明和典故的解释。凡作品有旧注者,即采其可取者入书,如《楚辞》用汉王逸注,《子虚》、《上林》赋用晋郭璞注,《二京赋》用三国吴薛综注等。间有对旧注的补正,标明“善曰”予以区别。其中对作品中文字所作的音释,为古汉语研究的参考资料;对作品旨意、语言艺术规律的探索,亦颇有见地,反映了当时对《文选》的研究水平。但略于文义的疏通,史称“释事而忘义”(《新唐书·李邕传》)。唐李匡乂《资暇录》云:“李氏《文选》有初注成者、复注者,有三注、四注者,当时旋被传写之。其绝笔之本,皆释音训义,注解甚多。”搜集资料颇多,引书达一千七百种,其中大量已亡佚,为历来考证、辑佚者所取资。最早的版本为敦煌残卷唐写本。较好的通行本有清胡克家翻刻南宋尤袤刻本,附胡克家、顾广圻《文选考异》。1977年中华书局有影印胡克家本,卷末附《文选考异》。
易例
二卷。清惠栋撰。惠氏《周易述》目录中曾列有《易微言》等七书,除《易微言》附刊于卷末,其余并有录无书。此书即其七书之第三种。乾隆间于潮阳刊版单行。此书最后一条说: “《坤·文言》述坤云妇道也,妻道也,臣道也。盖坤于乾有妇道、妻道、臣道,独不云有子道,子道属六子也。圣人《易》例之分明如是。”由是发现《易》有条例可录,故取名《易例》。列例九十,其中有题而无文者十三。专为考究汉儒《易》说之主要观点及概念而作。
分门古今类事
宋代文言志怪、 轶事小说集。作者姓宋,名不详,号委心子,南宋乾道间人。二十卷。撰者不详。据本书第八卷载“先大夫龙泉梦记”一篇,记中称崇宁乙酉岁拨漕解,次年及第,未署政和七年三月宋如璋记。以此看,此书作者当为宋如璋之子。但名已不可考,唯“序”中自称“委心子”。书中内容为志怪小说,分为十二类,凡帝王运兆门二卷,异兆门三卷,梦兆门三卷,相兆门二卷,卜兆门二卷,谶兆门二卷,祥兆门一卷,婚兆门一卷,墓兆杂志门一卷,为善而增门一卷,为恶而损门一卷。多是取材于史书及唐宋野史、笔记小说里的神怪故事,又加上一些陈腐牵强的议论。其目的是说明一切事物的兴衰成败皆有定数,认为人的穷达、贫富、寿天、婚姻等等,都是命中注定的,并在一定的预兆中显示出来。很显然,这些迷信色彩是应剔除的糟粕。但是本书采摭繁富,用书达一百六十多种。书中还选录了不少唐宋小说,可以作为研究古代小说的资料。此外本书还保存了一些佚文,对于北宋小说的研究很有参考价值。此书流传不广,《宋史?艺文志》亦未着录。现存只有《十万卷楼丛书》本和《四库全书》本,卷首原题“蜀本”二字。《十万卷楼丛书》本又冠以“新编”二字,似后人又有所修订。1987年中华书局据《十万卷楼丛书》本为底本,出版了题宋委心子撰,金心点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