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雅堂遗稿
作者:方凤
宋代诗文别集。5卷。方凤著。卷末附有其子樗梓的少量诗文。《四库全书总目》称“凤志节可称,所作文章,亦肮脏磊落,不屑为庸腐之语”;“泽畔行吟,往往眷念宗邦,不忘忠爱,幽忧悲思,缠绵悱测,虽亡国之音,固犹不失风人之义”。在《跋谢皋羽登西台恸哭记》和《谢君皋羽行状》等文中,均能以沉郁悲愤的思想感情,抒亡国之恨。诗如其文,虽有《八景胜概》等部分写景诗作,但仍以抒发忧思为基调,如《哭陆丞相秀夫》:“祚微方拥幼,势极尚扶颠。鳌背舟中国,龙胡水底天。巩存周已晚,蜀尽汉天年。独有丹心皎,长依海日悬。”沉痛心情,溢于言表。又如《三吴漫游集唐》:“洞庭西望楚江分,回首姑苏是白云。今日南湖采薇蕨,何时重谒圣明君。”以伯夷耻食周粟的故事,表示对故国的眷恋,深切反映了遗民的心情。
方凤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少林寺志
清叶封、焦钦宠原辑,施奕簪等续辑。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卷首张学林序称:“其目有八,其卷有四。”此本实为四册,不分卷。查《贩书偶记》,亦称: “四卷,图说一卷。”或另有刊本。本书记嵩山少林寺创置沿革、殿宇建筑、碑刻、题咏诗文、古迹传说等。分绘图、形胜、营建、古迹、祥异、艺林、题咏七门。绘图有少林寺总图以下至钟馗像碑图共十二幅,间附图说。艺林所录文翰、碑记、僧传等多见于邑乘。题咏兼收已诗,博而未精。
双珠记
明代传奇剧本。沈鲸撰。《曲品》著录。取材于元陶宗仪《辍耕录·贞烈墓》,人物姓名及情节已有改动。写唐王楫代伯父谪戍,挈妻子至郧阳投军。离家时,母以家传双珠中一颗与之,留作纪念。至戍所后,营长李克成谋占楫妻郭氏,陷害楫入狱。郭氏暗将明珠系于其子九龄颈上,卖与陕西客商,然后投渊自杀,神灵护之使不死。郭氏上京鸣冤,遇楫母避乱上京,同寄寓于母姊韩媪亲戚家。适朝中大臣袁天纲被征召进京路过,郭氏托袁救夫。袁天纲乃谏天子,大赦天下,王楫免死,改谪剑南。楫友陈时策时为边将,劝楫从军,共立边功。楫妹慧姬入宫为宫女,因在寒衣上题诗,为陈时策所得,天子赐两人结婚。慧姬赴剑南途中,将双珠中另一颗遗失,被人拾到去韩媪家易酒。楫子九龄已长大成人,应科举中状元。后来,珠联人合,全家团圆。吕天成称赞此剧“情节极苦,串合最巧,观之惨然”(《曲品》)。昆曲演出有《二探》、《卖子》、《投渊》、《天打》、《中军》。今存明刻本清抄本,《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明末汲古阁原刊本影印。
清代台湾大租调查书
本书凡十八章,据日据时期临时台湾土地调查局编印「大租取调书附属参考书」整理编成,改称今名。所谓大租,系与小租对称、乃为清代台湾一种特殊之土地制度。清初,台湾土地除台南一部已逐渐开辟外,其余大多荒旷不治。就后来之一般民有地而言,当初官署规定:凡有报垦之人,不同其果为自种或招佃耕种,一概给予「垦照」。于是豪强乘机出而包揽,如某出有地可垦,先以垦首名义递禀承垦,然后分给佃户垦辟。日久,垦首不自知其地之所在,转手处分悉听佃户。初则业主即为垦首,至此佃户亦成业主,一地便有两主。佃户既成业主,转佃任其自由,故佃户之下又有佃户,称为现耕佃人。现耕佃人纳租于原佃户,曰小租;由小租户(即原佃户)愎纳租于垦首,曰大租。即如番地、官庄、屯田、隆恩田等土地,纵使主权所属不同,租制大体相似。虽后经光绪间刘铭传清赋整理,然大租、小租仍未能消减。日据初期调查土地,因有大租之取调(亦即调查)。此书为「大租取调书」之附属参考书,亦即各式大租契字之原始资料及有关参考资料之集辑。首章为通论,其余章各一目;
荷牐丛谈
凡四卷,林时对撰。时对字殿扬,号玺庵;浙江鄞县人。明崇祯庚辰(十三年)成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历八月余,奉使南旋。弘光立南都,以使科都给事中召;未赴。鲁王监国,累迁太常寺卿,晋右副都御史,兼署兵垣。事去,杜门不出而终。当在北都时,凡朝常典故及国计民生利病安危,细细札记。放废以后,积纂成书,名曰「荷牐丛谈」。计卷一共二十二则、卷二共二十三则,大体为明初至天启年间事;卷三共二十三则,为祟祯朝事;卷四共十二则,则为南明诸王以及郑氏海上事。其在一、二卷中,偏重记述掌故;至三、四卷,则以评叙史事为多。
钦定执中成宪 [四库本]
八卷。清爱新觉罗·胤祯敕撰。是书于雍正六年(1728)始撰,雍正十三年(1735)书成奏进,宣付武英殿校刊,乾隆三年(1738)完成,御制序文颁行。前四卷录尧以来至明孝宗之嘉言善政,后四卷为唐虞至明诸臣之论说,皆关于治国之道者。如有奥旨未显或疑义未明者,皆折衷之,以阐发其理蕴或评判其是非。该书有《四库全书》本。
佛遗教经补注
佛遗教经补注,一卷,宋守遂注,明了童补注并序,唐太宗施行敕,宋真宗序,通灯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