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集

作者:魏了翁
鹤山集

南宋理学家魏了翁的诗文及学术著作集。了翁号鹤山,故名。109卷。魏了翁生平著述宏富,先是各自为集,此本是后人取其生平著作合编而成。原本100卷,后新增10卷,为刊行者所续入。凡制学文3卷,《周礼折衷》4卷,拾遗1卷,师友雅言2卷。其目共为110卷,而后序称107卷,因重订时,失于检勘,以《周礼折衷》并为3卷,以师友雅言并为1卷,又缺拾遗1卷,故实止此数。后重加校定,仍其所缺,析其所并,定为109卷。了翁的思想资料主要见于此集中。推尊理学,认为圣学的兴衰关系着世道的治乱,主张褒赠周(敦颐)、程(顥、颐),“开阐正学” ,以示学者趣向 (《鹤山集》卷5)。又主张“正心” “养心”,发挥了邵雍 “心为太极” 的思想,认为 “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又为天地之太极,以主两仪,以命万物” (同书卷16) ,而人与天地同生于一本 (即心) 。了翁笃志经术,造诣精粹,无狂躁、空疏迂腐之习。此集是研究其理学思想及宋代理学统治地位确立的重要著作。《四库全书》收录。

猜你喜欢的书

德伯家的苔丝

德伯家的苔丝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于1981年创作了《德伯家的苔丝》一书,又译《苔丝》。小说的主人公苔丝是一位纯洁,美丽的乡下姑娘。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到农场主德伯家当了佣人,被德伯诱奸。对此,人们竟认为是苔丝本人的过错,她甚至在父母那里也得不到同情和帮助。不久,苔丝在牛奶场当了挤奶工,她结识了不愿意当牧师,来到乡下务农的青年克莱,他们相爱了。新婚之夜,克莱准备向苔丝坦白自己一段不检点的经历,以求苔丝宽谅,而苔丝却抢先向克莱讲叙了自己不幸的过去,不料,一向“开明”的克莱竟愤然离去。痛苦、孤独的苔丝拼命地工作,企盼着克莱的回心转意。以后,苔丝的父亲去世了,一家人无处存身,德伯乘人之危,用金钱和花言巧语诱逼苔丝与其同居。心存悔疚的克莱回来了,而苔丝却陷入了绝望,最后她愤而杀死了德伯,与克莱聚到了一起。在一个安静的黎明,苔丝被捕并被处以绞刑。作者在该书的副标题中称苔丝是“一个纯洁的女人”,表达了作者对女主人公悲惨命运的同情,并由此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抨击了法律的不公正。作品在艺术上情景交融,刻画细腻,风格独到。哈代还著有《无名的裘德》、《卡斯特桥市长》、《还乡》等小说。晚年著有史诗剧《列王》。20世纪以来,哈代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法国等国还将《苔丝》改编搬上银幕。

御定星历考原[标点本]

御定星历考原[标点本]

六卷。清李光地等奉敕撰。康熙二十二年(1683)曾命廷臣会议修辑《选择通书》,与《万年历》一起颁行,但二书未能划一,其中尚沿旧说。康熙五十二年(1713),命大学士李光地等对曹振圭《历事明原》重为考定,而成本书。本书六卷分六部分:象数考原,年神方位,月事吉神,月事凶神,日时总类,用事恒忌。古来有所谓神煞之说,汉代已经盛行,吉神当值之时办事顺遂,煞神当道则百事不顺,凡出门、动土、买卖、婚媾等等,都有固定的适宜或不宜的日子。本书之主要内容,即定出阴、阳、宜、忌的日时,以为人们参考利用。历代方技家所传不一,辗转附益,越讲越繁,本书删汰诸家鄙陋繁琐之说,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而括其纲要,目的在于引导人们趋利而远害。当然,其中之迷信附会成分极大,不足详辨。今有《四库全书》本行世。

土司灯仪

土司灯仪

土司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内称凡兴土造作,触犯太岁尊神或土司禁忌,即有灾祸。此时应建醮燃灯,供奉九方星君,祈福消灾。所谓九方星君,即东方震宫大圣三绿星君、东南方巽宫四碧星君、南方离宫九紫星君、西南方坤宫二黑星君、西方兑宫大圣七赤星君、西北方干宫大圣六白星君、北方坎宫大圣一白星君、东北方艮宫大圣八白星君、中宫大圣五黄星君。此九方星君依九宫八卦象数及方位排列。

胎息经

胎息经

全称《高上玉皇胎息经》。不着撰人。一篇。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参校版本:《云夏七签》,该书春六十收有此经注本。道家功理功法类古典名著。《胎息经》作者已无可考,传本署为 “幻真先生注”,但注释颇不合经文原旨。全书文字简洁,共只八十三字,但论述精到,别具理法,不落古来丹道窠臼。文中首论胎息,次述神气,倡导虚无无念,自然常住。主张“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只有“心不动念”,神气相依,合而为一,勤而行之,才能益寿延年。

铜鼓书堂词话

铜鼓书堂词话

词话。清人查礼撰。一卷。查礼原名为礼,又名学礼,字恂叔,号俭堂,一号铁桥,顺天宛平(今属北京)人。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官至湖南巡抚。有《铜鼓书堂词》。此编收词话十五则,主要评述宋代词人的作品。查礼推许“雅正淡远”之作,反对绮腻纤秾之态,因此,他高度评价张孝祥《于湖词》,许为“声律宏迈,音节振拔,气雄而调雅,意缓而语峭”。对文天祥被元人拘缚时所作题张、许双忠庙的[沁园春]词,也极力赞扬。其中10则为南宋末年部分词人经历及词作,二则记南宋初张孝祥、陈济翁词,二则记郑燮(板桥) 和武林老僧的词各一首。查氏论词,认为词不同乎诗而后可佳,词不离乎诗而后能雅,又引沈义父 《乐府指迷》评施梅川语,许为得词家三昧。

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

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

一卷,唐不空译。说五类护摩之仪轨不同:一息灾,二增益,三降伏,四钩召,五敬爱。有二本:一明藏所载,师子国沙门释智藏译(智藏为不空原名)。一日本空海等请回本国者,不空译。载于明藏者,文有烂脱,无八天形像,又彼此之文互有详略。今藏经两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