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甲乙稿

作者:韩元吉
南涧甲乙稿

诗文别集。南宋韩元吉(1118—1187)撰。 二十二卷。 元吉有 《南涧诗余》已著录。元吉原有集七十卷,又自编词一卷名《焦尾集》,久佚。清乾隆间修《四库全书》 时,自《永乐大典》中辑其诗、文词,厘作二十二卷。卷一至七为赋、诗,有赋三首,拟骚一首,古体诗五言古诗七十九首, 七言二十八首, 律诗五言百十五首, 七言百七十七首, 五言排律四首, 绝句五言十二首, 六言三首, 七言百八十四首, 凡六卷六百○六首。 卷七为词, 一卷六十四首。 卷八以后十五卷,为序、跋、书、记、表、论、祭文、碑铭、墓志、行状等诸体文三百六十三篇。元吉与朱熹交厚,其诗唱合者除朱子外,有叶梦得、张浚、曾几、陈亮、陆游、赵藩等,皆为名流耆宿。《朱子语类》评其“诗作著者尽和平,有中原原旧,无南方啁唽之音”,文章亦尚有元祐、熙宁遗响。《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体文格,均有欧(阳修)、苏(轼)之遗,不在南宋诸人下”。有《丛书集成初编》本,后附遗文三篇。另有《武英殿聚珍版书》、《四库全书》本。今人栾贵明又据现存《永乐大典》辑出其诗、文凡八条,可补前人之不足,见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四库辑本别集拾遗》上册。

韩元吉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大小诸证方论

大小诸证方论

方书。清傅山撰。不分卷。山有《傅青主女科》已著录。此为傅氏医学著作初稿,约在康熙初年秘传。内容包括《傅青主先生秘传小儿科方论》、《傅青主先生秘传杂症方论》。成书于康熙十二年(1673)。《小儿科方论》中先论小儿色、小儿脉、三关。后为小儿气色、小儿发热。小儿感冒风寒、小儿痢疾等二十五种病证,计三十八方。《杂症方论》中包括怔忡不寐、心惊不安、夜卧不睡、心痛、胁痛、水肿、黄水疮、血崩等二百余种病证,二百四十余方。以病证及方立名,纲目清晰,每证先叙病因及主证。次及方药、详述用药之理,理明词简。用药不依方书又不失古人准绳,论述精辟。对研究傅氏学术思想及临床运用颇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山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八月据山西省图书馆珍藏《傅青主先生手著<大小诸证方论>》抄本的铅印本。

幼科铁镜

幼科铁镜

儿科著作。六卷(又有二卷本)。清·夏鼎撰。刊于1695年。卷一主要论述小儿科医生应注意的事项和推拿疗法的具体应用;卷二论面部望诊及初生儿疾病;卷三为惊痫诸症;卷四麻疹、伤寒、疟、痢诸病;卷五为儿科其他杂症;卷六为儿科药性赋及主要药方。本书对儿科的推拿疗法颇为重视,并阐述了作者本人的经验与见解;对于指纹望诊和惊病的各种名目等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棠村词

棠村词

词集。清梁清标(1620—1691)撰。一卷。清标字玉立,一字苍岩,号棠村,直隶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崇祯进士、官庶吉士。入清,授编修,累迁至兵、刑、户各部尚书,晋保和殿大学士卒。著有《蕉林诗文集》。其词集单行,初刻于钱塘,流传较广,后又增补重刊于康熙十六年(1677),前有汪懋麟序。此集收词一百六十首。以字数排列,小令在前。其词多咏物、咏时及即景抒怀之作。不事雕饰,雅丽浑成,无半点俗气。其长调取材较广,且铺写舒展,如《喜迁莺·夏日遣兴》情趣高雅,无堆砌典故之癖。有《清名家词》本,又有《十五家词》本,三卷,以《四部备要》本通行。

矶声漩声

矶声漩声

《矶声纪》和《漩声纪》程更生撰,收入岭南遗书本《袁督师事迹》,《矶声纪》和《漩声纪》。前者是崇祯二年十二月程本直为解救袁崇焕所上的奏疏;后者为袁崇焕被害后程本直为袁崇焕辩白之文,又名曰《愚忠纪》。根据《东江客问》记载,当时《矶声纪》和《漩声纪》在袁崇焕死后不久已经梓刻行世。《袁自如公粤西家传》记载:“后布衣程更生疏白督师冤,叙为《愚忠纪》”,引文中将一疏一叙对举,可见《矶声纪》原名《矶声疏》,《愚忠纪》即《漩声纪》。又屈大均《翁山诗外》卷七《再吊袁督师》其一有句“载读《愚忠纪》,凄然泪数行”,亦可证明《愚忠纪》即《漩声纪》,且更可见屈大均确实将袁崇焕疏稿及《矶声疏》、《漩声纪》等文携带回了岭南。

轩辕黄帝传

轩辕黄帝传

《轩辕黄帝传》是现存最完整的黄帝传记,唐初避讳,反映唐代制度,并且武周时就有人引用过,实即增广此书而成。清初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南宋之作。《轩辕本纪》使用故。《轩辕黄帝传》成书年代当不晚于唐初。

金刚经感应传

金刚经感应传

金刚经感应传,一卷,佚名,编号一六三二。《金刚经》记载感应故事4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