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类稿
作者:曾巩章节列表
升序↑- 卷一·古诗三十六首
- 卷二·古诗三十三首
- 卷三·古诗三十九首
- 卷四·古诗四十三首
- 卷五·古诗四十首
- 卷六·律诗七十一首
- 卷七·律诗六十八首
- 卷八·律诗八十首
- 卷九·论议五首
- 卷十·传序二首
- 卷十一·序十一首
- 卷十二·序九首
- 卷十三·序九首
- 卷十四·序十一首
- 卷十五·书十首
- 卷十六·书十八首
- 卷十七·记十二首
- 卷十八·记十三首
- 卷十九·记九首
- 卷二十·制诰三十七首
- 卷二十一·制诰三十六首
- 卷二十二·制诰四十七首
- 卷二十三·制诰拟词二十八首
- 卷二十四·制诰拟词三十首
- 卷二十五·制诰拟词三十八首
- 卷二十六·制诰拟词十六首、诏四
- 卷二十七·表十三首
- 卷二十八·表十八首
- 卷二十九·疏一首、札子一首
- 卷三十·札子六首
- 卷三十一·札子六首
- 卷三十二·札子九首
- 卷三十三·奏状十七首
- 卷三十四·奏状八首
- 卷三十五·奏状三首
- 卷三十六·启二十一首
- 卷三十七·启状二十三首
- 卷三十八·祭文十八首
- 卷三十九·祭文二十六首
- 卷四十·祭文三十一首
- 卷四十一·祭文十六首、疏一首、
- 卷四十二·志铭八首
- 卷四十三·志铭八首
- 卷四十四·志铭十一首
- 卷四十五·志铭十八首
- 卷四十六·志铭十五首、墓表一首
- 卷四十七·碑铭三首、行状一首
- 卷四十八·传二首
- 卷四十九·本朝政要策五十首
- 卷五十·金石录跋尾十四首
- 卷五十一·南丰先生集外文卷上
- 卷五十二·南丰先生集外文卷下
- 补遗
- 附录
猜你喜欢的书
亚森·罗平的誓言
奥贝尔特先生突然被杀在自己寓所的电梯里。亚森·罗平从他秘书那里得知他是接到一名老侦探的信后拿着信出去的。但现场并未查到此信,当罗平赶到这个老侦探家时,老利探也已被人用同样的方法杀害了。那么这封神秘的信到底落到了谁人之手!是谁将信盗走又将此二人杀害的?
非草书
书法论著。东汉赵壹撰。,赵壹。字元叔,汉阳西县(今甘肃天水南)人。东汉光和间辞赋家,灵帝时为上计吏入京。有文学代表作《刺世疾邪赋》,表现了痛恨权奸当道,揭露黑暗政治的忧国之心。是篇乃如今可考的较早有关书法理论专著文章。认为对草书“专用为务”,“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用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实为迂腐儒生。疾呼要学经国之术,以免“志小者必忽大”。赵氏所言草书,主要指章草。第一篇确凿无疑的书法批评专文,《法书要录》、《书苑菁华》和《全后汉文》等均载此文。其文风如其《刺世疾邪赋》一样,极具批评锋芒,辛辣而不晦,直言而中恳。
智证传
智证传,一卷,宋慧洪撰,觉慈编,真可序。原十卷,今合为一卷,附宝镜三昧。
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
亦称《金刚经宣演》。佛典注疏。唐道氤集。二卷。作者自序称: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玄宗御注《金刚经》,故作此《宣演》,“君唱臣和,丝发轮行”。本书分五门:(1)叙教兴由,谓《金刚经》为“除疑断障,生信起行,识真俗理,摄福惠德,证法身果,佛种不断”,故而兴起。并叙述了传译经过,介绍了印度诸唯识大师的注疏。(2)明经体性,从唯识思想的立场,主张此经以“识心”为体。并用“圆成实”等分析此经之属性。(3)摄归宗旨,辨《金刚经》藏、分、乘、时、会之归属。(4)所被根宜,论述《金刚经》对哪些人适用。(5)依文正解,即逐一引用经文,进行解说。本书为《赵城金藏》所收,六卷本,现残存第五卷。敦煌遗书亦有收藏,但中国其他藏经均未收入。日本《大正藏》将伯2173(卷上,尾残)、伯2132(卷下)两号收入第八十五卷,未足全璧,可据其他诸号补全。
马鸣菩萨传
一卷,秦罗什译。即付法传中第十二祖马鸣大士之别传也。
大乘稻芉经随听疏决
佛典注疏。P.2328。作者不详,疑为唐法成。一卷。首存尾残。此疏在归敬偈中称:“所有《稻杆》未决义,今当次弟略解释。”从现存内容看,此疏解释的是《佛说大乘稻杆经随听手镜记》中的未尽之义。《随听手镜记》第一“立所宗”中指出外道观点可归纳为十六种。但法成在罗列了十六种观点的名称后说:“此十六论,有所立破,文繁不述。如《瑜伽论》二广明。”此疏则正面对这十六论进行论述批驳。因卷后残缺,现只剩“因中有果论”、“从缘显了论”、“去来实有论”等三部分,而这些文字实际又只是《瑜伽师地论》卷六有关部分的摘要,故无法对全疏作总体评价。历代大藏经均未收入,日本《大正藏》收入第八十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