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千万重

作者:黄仁宇
关系千万重

古今中外的重要文学作品,不外发挥以下三种关系:生死、金钱与性,达尔文、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都曾予以详细分析;但是今日的局势则是这三种关系都在进行重大的修订与转变,各种关系丛集交织,令人有无法抽身之感。本书是八十年代为我们引进大历史观点的黄仁宇博士重新尝试的书写角度,他悠悠出入于历史的边缘和侧后,以充满魅力的写作方式为我们剖析,人世间的种种因果关系,值得再三阅读与深思。 提到关系这一名词,我们就可以立即想到私人关系、家庭关系、利害关系、性关系、金钱关系、外交关系、乡土关系、人知关系、多重关系、双边关系、直接关系、微妙的关系、紧张的关系等等。这是一本随笔,出入于历史的边缘和侧后,也渗入了某些“寡人好勇,寡人好货,寡人好色”的成分;不过和作者所著其他书刊有很多接近的地方。从大历史的角度看来,今日各种关系丛集,有令人无法抽身之感。

猜你喜欢的书

医方拾锦

医方拾锦

清代田绵淮撰,方书,成书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不分卷。分头、面、耳、目、口、齿、鼻、声音、周身、茶酒、杂方、足、救饥、诸伤、诸虫伤、辟虫、污衣十七部,汇收验方二百五十三首。选方偏重头面部疾患,多为简便验方。

德宗请脉记

德宗请脉记

清杜钟骏撰。一卷。光绪三十四年 (1908) 清德宗载湉病重,全国征医,身为浙江任候补知县的钟骏经中丞冯星举荐应征。此书即为德宗诊治疾病的真实记录。书中始自缘由、启程、航海至津,进见初诊、复诊、六医家会诊及轮班进诊等,至德宗去世而止。详细记载为德宗诊病的历次方案,德宗病重时的部分言论、情绪、病情变化情况,及各医家诊脉论治不一,皇宫内院清规戒律等,并杂有随感诗文和感恩诗。在京与为德宗诊治无关之事不录。叙述简捷流畅。可供医学和历史学工作者研究参考。有京华印书局 《杜子良医书五种》 铅印本。

公子牟子

公子牟子

一卷。原题周魏公子牟 (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魏公子牟,又称中山公子牟,战国时魏国人。据《列子·仲尼》记载:“中山公子牟者,魏国之贤公子也,好与贤人游,不恤国而悦。”晋代张湛为此作注说:“公子牟,文侯子,作书四篇,号曰道家。”《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公子牟》四篇,隋唐志都不著录,说明其书久佚。清代马国翰据《庄子》、《战国策》、《吕氏春秋》、《说苑》等书辑为一卷,即今本《公子牟子》。书中记述魏公子牟恣肆放纵之言行,早在庄周之前,所以《庄子》书中有记述之文,《孟子》非十二子有排斥之言。《公子牟子》一书,虽然常遭儒家的指斥,而其言之成理,不可尽废。马国翰辑之成书,也是为后世学术研究做出的一项重要贡献。现存《玉函山房辑佚书》 本。

春秋平义

春秋平义

十二卷。俞汝言(1614-1679)撰。俞汝言字石吉,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代经学家。俞汝言在明末为诸生,孤贫力学,具有经世之才,恰值明清动乱,故闭门着书。俞氏精研经史,尤熟于明代典故。除此书外,尚有《春秋四传纠正》、《宰相列卿年表》、《渐以集》(已佚)。此书多引前人之说,自己立论者几稀。其《自序》云:“于是遍访诸家着述,辑成《春秋平义》十二卷。其言皆出于儒先,不入臆测一语。使其言足录,不以其人而弃之,言不足录,亦不以其人而存之,务得其平而已。”俞氏认为,“传经之失不在于浅而在于深,《春秋》为甚”。所谓“深”,即多臆度穿凿。故其书搜采宋明以来的持平之说,反对三传,尤其《公》、《穀》对经文的解释。

其书所采录的宋明诸儒之说计有四五十家,而采录最多者则是罗喻义《野篇》、高攀龙《孔义》、程颐之说,其次是黄震《日钞》、卓尔康《辨义》、胡安国《春秋传》。此书成于康熙十五年,《四库》系从俞氏手稿传抄。

瑜伽焰口注集纂要仪轨

瑜伽焰口注集纂要仪轨

瑜伽熖口注集纂要仪轨,二卷,清寂暹纂并跋,无隐序,前附瑜伽熖口仪轨六则,后附疏式,尾题无仪轨二字。

观心诵经法记

观心诵经法记

全一卷。又称观心诵经记。隋代智顗说,唐代湛然述。收于卍续藏第九十九册。本书乃宣说诵经须身、口、意三业清净,配合空、假、中三观而运慈、悲二法,以趋入第一义空为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