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斋文集
作者:洪咨夔
诗文别集。一作《平斋集》。三十二卷。宋洪咨夔撰。《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著录洪集。《宋史》本传但言有“外内制、奏议、诗文行于世”,未云集名。《宋史·艺文志》未著录。《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二部,一为九册,一为八册,均注残缺。其书传世不广。《四库全书》所收的《平斋文集》,虽为三十二卷,然无诗;卷一至六为讲义,卷七至八为故事,其馀各卷收各体文四百五十多篇。清穆宗同治十一年(1872),洪氏晦木斋为校勘刊行之,并附录《拾遗》,计收赋一篇,诗四十八首、词四十三首,各体文三十四篇。然日本内阁文库所藏宋本仍在,国内亦有影宋抄本(残),藏瞿氏铁琴铜剑楼。1934年,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为影印问世,收入《四部丛刊》续篇。《丛刊》本卷一为赋,凡四篇;卷二至卷八,为编年诗,凡一千零四十多首,卷九至卷三二收各体文八百六十多篇。以《四部丛刊》本较《四库全书》本,可见后者“编次分卷,颠倒脱漏”(张元济跋),《丛刊》本远胜四库本。然晦木斋本辑佚诗文,亦间有出《丛刊》本之外者。
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砂之器
日本推理小说家松本清张创作的长篇推理小说,1960年到1961年期间在《读卖新闻》上连载,讲述身陷谜案的两位刑警的执着,以及为守住秘密而不惜杀人的凶手的命运 。凌晨四点八分,京滨—东北线首班电车即将由蒲田站发车,在发车前最后检查时,却在第七节车厢轮下发现了一具老人的尸体。警方解剖认定,死者在三四个小时前,先喝了混有催眠剂的酒,而后被人扼杀,继而被钝器击打面部,容貌尽毁……老人是谁?他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凶手是什么人?在负责此案的今西警官追查真凶的过程中,一个个重要相关人却接二连三地自然死亡。是巧合,还是神秘的杀人手法?曲折离奇的情节,在谜底揭开的时刻,却忽然显得沉重起来。
楝亭书目
《楝亭书目》是清代康熙年间江宁织造曹寅编撰的私家藏书目录。《楝亭书目》有多种版本,最早见于嘉庆年间藏书家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卷三十二,著录《楝亭书目》为“无卷数,三册,写本”。民国年间,又见于民国年间缪荃孙等人辑《嘉业堂藏书志》卷二,著录道光年间藏书家莫友芝的影山草堂钞本《楝亭书目》为“一册”。这两部《书目》至今均不见流传。南京图书馆古籍部现存有一部清钞本《楝亭书目》,为“十六卷”。另由金毓黻先生于民国二十年至二十三年辑入《辽海丛书》的《楝亭书目》为“四卷”本,在社会上流传最广。
墨谱法式
制墨专著。北宋李孝美撰。三卷。李孝美,字伯扬,自称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书前有绍圣乙亥(1095)年间马涓及李元膺序言各一篇,叙述为孝美《墨谱》作序的缘由,盛赞孝美好墨为世罕有,不惧千里观墨的辛劳,收藏古墨的用心,求问墨工亲自造墨的求实精神,以及是书的功用。上卷曰图,绘有采松、造窑、发火、取煤、和制、入灰、出灰、磨试八图,图左一一有文字说明。中卷曰式,载有祖氏、奚庭珪、李超、李庭珪、李承晏、李文用、李惟庆、陈赟、张遇、盛氏、柴珣、宣道、宣德、猛州贡墨、顺州贡墨、以及无名氏墨,凡十六家之式。每式各绘面图、漫图,图左有文字说明。下卷曰法,载有牛皮胶二法,鹿角胶一法,鱼胶一法,减胶一法,冀公墨一法,仲将墨一法,庭珪墨二法,古墨三法,油烟墨六法,叙药一法,品胶一法,凡二十法。各法有文无图,持论剖析详尽,具有精理。明代以后虽不用此法制墨,但是书保存了古墨的制法和款式,可供后代参考借鉴。现存有刊本、许氏有影宋钞本、路有钞本、《四库全书》本等。
太上洞玄灵宝升玄内教经[敦煌本]
道教经典。十卷。成书于南北朝。《正统道藏》所收残本,仅存其第七卷《中和品》(有注)。(1)P.2990。卷五《善胜还国品》,存五十四行。(2)P.2560。卷六《开缘品》,存一百行。(3)P.3341。卷七《中和品》,存二百三十三行。(4)S.6310,P.2474、2326,S.3722。卷八《显真戒品》四件,除重复共约二百三十七行。(5)P.2750、2430,S.4561、9523。卷九《无极九戒品》四件,存一百三十行。(6)卷次不详者有:P.6241、2343、2391、2445,S.107,Дх.517、901、2768。共计约六百十八行。此经托道君为天师张道陵演说道教义理、科戒及道法。每讲完一段,辄说偈一首。其教义内容颇受佛经影响。
庚申北略
《庚申北略》是一篇记述咸丰十年间第二次鸦片战争末期史事的著作,自英法侵略军攻陷大沽、占据天津起,至侵入北京逼签丧权辱国条约一一“北京条约”止,按日记事。从文章语气知作者当时身在北京,皆据作者耳闻目见,叙述翔实。书中所记或与他书不同,如言北塘曾埋伏地雷火炮,因被奸人告密而失效,与他书言北塘全未设防有异;又如大沽北炮台之失,谓“夷人至北炮台下,杀看守者一人。余俱惊走,北炮台遂失”。亦与他书言北炮台经激战始陷者不伴。叙事又或较他书所记为详,如叙述拘囚巴夏礼等人经过及乐姓商人献礼求和情形,均较详细。又或所记为他书所未载,如通州议和详细过程。全文对英、法侵略者的狡诈凶狠和清朝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投降卖国的罪行都有所揭露,因此是一篇有价值的资料。
决定藏论
梵名Vinirn!i^ta -pit!aka-s/a^stra 。凡三卷。陈·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本论唯有心地品一品,属大乘论部,系瑜伽师地论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品之异译,相当其第五十一卷以下四卷,二者译语相异处不少。本论并无注疏,若将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十三(乃瑜伽师地论意地品之注疏)方便视为本论之解说,依之,本论上中二卷分十门揭明阴、入、界、四谛、因缘、二十二根等六种胜智,下卷广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