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白集

作者:李白
李太白集

诗文别集。唐李白作。白字太白,故名。白生前曾有魏颢为之编集二卷;后李阳冰编其遗著为十卷,名《草堂集》;唐元和十二年范传正编李白集为二十卷。以上三本均已早佚。今传三十卷本为北宋宋敏求所编,清缪曰芑重刻,计序言、碑记一卷,歌诗二十三卷,杂著六卷。又有宋咸淳刻本三十卷,计诗二十卷,文十卷,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0年4月影印出版。此外历代均有李诗注本,校著者有宋杨齐贤集注、元萧士赟补注之《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后明郭云鹏就杨、萧原注本精简注文,附加文集,有《四部丛刊》影印本;有明胡震亨评注《李诗通》;清王琦《李太白诗集注》,该本参合诸本重编,并增附录六卷,较为详赡,中华书局曾加校补,于1977年排印再版;又今人瞿蜕园、朱金城有《李白集校注》,对王琦注本有所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出版。

猜你喜欢的书

书目答问

书目答问

清末张之洞撰。系张任四川学政时为成都尊经书院学生开列的阅读书目。五卷。以经史子集丛五部分类,列举书籍二千二百种,注明书名、作者、版本、卷数,个别有简单按语。多以通行习见本为主,所收多有《四库全书》之后出现的清人著作。末附《国朝著述诸家姓名略》,列举清代著名学者姓名、字号、籍贯,以示清人学术流别。旧时初学文史者多参考此目。有光绪二年(1876)贵阳初刻本,附张撰《輶轩语》。近人范希曾撰《书目答问补正》五卷,增益校注甚详。近人孔彦培编有《书目问答索引》。

三家巷

三家巷

欧阳山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出版。这是反映“中国革命的来龙去脉”的五卷本长篇小说《一代风流》的第一卷。作品以二十年代的革命中心广州为背景,通过三个家庭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反映出当时阶级矛盾和阶级力量的消长,组成了一幅广阔而丰富的生活画卷。三家巷中的陈家是买办资产阶级,何家是官僚地主,周家是世袭工人。阶级地位对立、经济悬殊,但又是近邻、世亲,关系微妙复杂,这突出地从青年一代身上表现出来。三家的青年男女有友谊,有爱情,革命高潮到来时,他们大都是沙面和省港大罢工参加者,但随着阶级斗争激化就分道扬镳。曾经满嘴豪言壮语的陈文雄、何守仁先后变成了洋奴买办与反动政客。主人公周炳是工人后代,但又有知识分子气味,富于幻想,感情缠绵,沙基惨案中区桃牺牲,他悲痛欲绝;在十分艰险的环境里,丧失警惕,一再给资产阶级小姐陈文婷写信,致使共产党员周金惨遭毒手。后逐步觉醒,在广州起义中表现英勇,起义失败后投入新的战斗。作者在写作技巧上吸取了我国古典小说丰富的艺术经验,并十分重视当地生活风貌的精细描画,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

鸿猷录 [标点本]

鸿猷录 [标点本]

明高岱撰。十六卷。起自元至正十三年(1353)朱元璋参加郭子兴部为亲兵,止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宣布仇鸾罪恶,以纪事本末体记明初至中叶历史,分为六十事。记明太祖削平群雄、北伐中原、攻取元都、封赏功臣等二十二事,成祖靖难之役、五次北伐共九事,其余记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民族斗争以及镇压农民、流民、边兵起义。主要取材于前人记述传志及疏奏案牍,意在颂扬朝廷武功,故以记军事为主。每事之末附有较长史论,意在颂扬国家武功及总结军事得失。《国榷》常引用书中的见解。有《纪录汇编》本、《丛书集成》本。

两汉刊误补遗

两汉刊误补遗

史书考订。南宋吴仁杰撰。十卷。对班固《汉书》邑里的差殊、姓族的同异、字画之乖讹、音训之舛逆、句读的分析、指意的穿凿及它书援引的谬陋,都一一指正。《两汉刊误补遗》是补充纠正刘攽、刘敞、刘奉世共作的《汉书刊误》(即三刘《汉书标注》)一书的著作。作者南宋吴仁杰。据本书序文来看,系作者知罗田县时自行刊刻,而跋文又谓宁宗五年(1199)由陈虔英刊於全州郡斋。两者未知孰是?但是,旧刻久佚。清人朱彝尊之子昆田才得自山东李开先家,钞录而得传于世。现通行的有武英殿聚珍本、《知不足斋丛书》 本。

吕氏家塾读诗记[标点本]

吕氏家塾读诗记[标点本]

诗经注本。三十二卷。南宋吕祖谦(1137—1181)撰。祖谦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曾任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著有《东莱集》等。此书是宋代汉学家的《诗经》代表著作,它坚守序、传、笺、疏,按序说诗。在诗篇正文之前,首列《诗序》。各章之后,分列诸家之说,自毛苌以后,凡引四十四家。书中所称“朱氏曰”者,即所采朱熹早期的见解,其后朱熹疑序,自变前说,吕祖谦则仍坚守毛、郑,成为宋代汉学的最后壁垒。陈振孙称其博采诸家,存其名氏,先列训诂,后陈文义,剪裁贯穿,如出一手,有所发明,则别出之。按汉学诗经学,在《毛诗正义》颁行以后,似已告一段落,宋代汉学家虽然作些零碎修补,少有重大发明。此书语言浅显,条理清晰,可以看作宋代汉学《诗经》注释的普及读本。书中名物训诂,较为详悉,于此尚有参考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宋代诗经学史的重要资料。《吕氏家塾读诗记》有明嘉靖刻本、清嘉庆中听彝堂刊本、《四库全书》本、《经苑》本、《墨海金壶》本、《金华丛书》本、收入《丛书集成初编》和《百部丛书集成》。丛书本以《墨海金壶》本为佳。

起世因本经

起世因本经

十卷,隋达摩笈多等译。与长阿含经中起世经,佛说楼炭经,起世经同本。品次稍异。说世界之形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