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堂稿

作者:度正
性善堂稿

诗文别集。南宋度正撰。十五卷。正字周卿,合州(今四川合川)人。绍熙元年(1190)进士。历官国子监丞,累迁礼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致仕卒。著有《周子年谱》、《夷白斋诗话》等。原有集十五卷,曹彦约为之序,自明以来久佚。今本系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出,以类排纂,仍析为十五卷,以还其旧。卷一,五言古诗二十一首,卷二,七言古诗十五首,卷三,五言律诗二十三首、七言律诗四十首,卷四,七律二十二首、五言排律二首,七言绝句三十四首。卷五以下收表、戕、状、奏疏、剳子、书、启、序、记、颂、铭等百余首。其文质实,指陈利弊明晰剀切,“诗品虽不甚高,而词意畅达,颇与朱子格律相近”( 《四库全书总目》)。有《四库全书》本。

度正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云峰集

云峰集

元代诗文别集。10卷。胡炳文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胡炳文诗文集原为20卷,原本毁于元末战乱之中。明成化年间,后裔胡用光、胡濬等掇拾散佚,重编为《云峰集》14卷,刊行不久,板片又被毁于市火。胡濬之子胡琏复加搜求,又重编为《云峰集》10卷刊行,10卷本流传较广,有数种明清刻本,《四库全书》所收《云峰集》也是10卷本。卷首有明正德二年(1507)林瀚序,正德三年汪循序,弘治元年(1488)陈音序,储巏序,弘治二年汪舜民序,胡炳文遗像及自赞等内容。卷1为书、论,卷2为记,卷3为序,卷4为题跋、字说,卷5为碑、墓志、传,卷6为上梁文、启,卷7为箴、铭、赋,卷8为诗、词,卷9为附录上,卷10为附录下。两卷附录收入了有关胡炳文的碑传书简等资料。卷末有明正德二年何歆跋,正德三年胡濬后序。胡文炳是理学家,他的文章平正醇雅,无宋人语录习气;他的诗颇入击壤集一派,但有些篇章仍然不失雅韵。

国学常识

国学常识

本书分十三章,一百四十二节,卷首载有详细目录,颇便于参考:第一章概说,对国学作一轮廓的说明,尤其对清代以来的学术概况,特加指出;第二章至第四章,将考证学与考古学所获的成果,略加介绍,使读者稍微知道一点治学的工具和方法;第五、六两章为史学部分,因历史可以指示一切学术的背景,经史又素来是国学的重心,所以置于其他学术之前。而经书为占代史料,又系过去国学的总源泉,所以更列于普通史学之前;第七、八、九章为哲学部分,先诸子,次佛学,再次理学,系按时代次序排列,使读者容易看出演变的迹象;第十至十二章为文学部分,因诗歌是最早发生的纯文艺,故首说诗、骚、赋、词、散曲等属于诗歌一类的作品,而后说到散文与骈文。至于小说、戏曲及民间俗文学,因其发展最晚,且至最近方才被人重视,所以放在末了;最后第十三章,略述自然科学及艺术,以表示我们对于这些学术的重视。

最近官场秘密史

最近官场秘密史

天公著,慧珠校,三十二卷。宣统二年 (1910) 上海新新小说社铅印本,标“社会小说”,有《古沪顾德明在新序》,序文中称著者为“天略先生”。据考证,“天公”即陆士谔,“慧珠女士”则为陆士谔夫人李友琴。此编受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启发、影响,暴露清末官场丑事。艺术成就不高,难与李伯元之作相伯仲。有宣统二年(1910)新新小说社刊本。

录鬼簿校注

录鬼簿校注

戏剧论著。清王国维(1877—1927)撰。二卷。国维有《王国维遗书》已著录。王氏曾据《录鬼簿》参照他书而成宋元戏曲史及曲录等有关著述。后又将明朱权《太和正音谱》、清钱曾《也是园藏书目》等所录可与此书互证的资料摘出,校勘其他元代戏剧、杂曲流行版本所获资料,笺注其间。从而发现钟氏原本同曹寅等校辑本差异甚大,如曹本全删原本条目下之正名、作者生平后之小令(评语)和贾仲明序。惜王氏未见孟称舜校刻本和天一阁藏明正德间抄本,故校注多有失误。有《王国维公遗书》本(1983年上海古籍书店印行)。

淮海原肇禅师语录

淮海原肇禅师语录

淮海元肇禅师语录,一卷,宋元肇说,实仁、宗文等编,日本楚奖题记。南岳下第十八世,嗣浙翁琰。又名《淮海肇和尚语录》、《淮海和尚语录》。主要辑录其住报恩光孝、万岁、广惠等禅寺的上堂语,佛祖赞颂等。收入《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十六套。

旧城喻经

旧城喻经

佛说旧城喻经。一卷,宋法贤译。与佛说缘起圣道经,佛说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同本。说十二因缘之观法。或逆或顺,观十二因缘,如行旧道达旧城,因以为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