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作者:周文
现代短篇小说集。何谷天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12月初版,列入“文学丛刊”。收短篇小说5篇:《分》、《恨》、《薛仁贵征东》、《雪地》、《山坡上》。本集作品主要反映四川军阀混战年代的乱离现实。其中《雪地》(初载于1933年9月1日《文学》第1卷第3期)是作者的处女作和成名作。作品描写军阀部队的内部倾轧以及各级官长对下层士兵的欺压和迫害。其中雪地行军的出色描绘使作品赢得了很好的声誉。《山坡上》(初载1935年12月1日《文学》第5卷第6期)描写两位士兵在战场上通过生死搏斗,认识到彼此不过是为生活而卖命,从而相互怜悯,终于由仇敌变成“弟兄”的故事。作品在表现军阀混战给下层士兵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表现了穷苦子弟之间深切的同情心和朴素的阶级情义。《分》描写三位知识分子的不同的生活道路:有的消沉下去,有的继续观望,有的则起来奋斗。《分》短篇小说集收入作者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五年间的短篇小说五篇,一九三五年末由作者本人亲自编定,一九三五年十二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分》短篇小说集内的五篇小说之一《山坡上》,作者又曾编入短篇小说集《多产集》内。为避免重复,此文集将《山坡上》编入在《多产集》内。
猜你喜欢的书
群星灿烂的年代
《群星灿烂的年代》是俄国作家伊·伊·帕纳耶夫的一部文学回忆录,也是一部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纪实文献,诗人、作家被流放西伯利亚,农民运动风起云涌,阶级力量急剧分化,文学流派也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是一部翔实的俄国文学史和社会思想史史料。 作者帕纳耶夫出生于十九世纪初期,活跃于十九世纪三十至六十年代的俄罗斯文坛,这一时期,正是俄罗斯文学史上星光璀璨的“黄金时代”,普希金、莱蒙托夫、赫尔岑、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学大师都在这一时期在文坛盛名远扬或崭露头角,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先进知识分子也在这一时期确立了革命民主主义观点,倡导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巴纳耶夫处于这一时期的文学圈子中心,同他们关系密切,十分熟悉,通过回忆与这些文学家及知识分子的交往,向我们还原了那个群星璀璨的黄金时代的文坛日常,也记述了这些文学大师们不为人知的生活及创作细节。
魔鬼家书
《魔鬼家书》(亦作《地狱来鸿》)是一本纯粹想象出来的通信集。通信的双方,一个是位高的“私酷鬼”副部长,另一个是初级的试探鬼一“瘟木鬼”。私酷鬼是瘟木鬼的叔叔。两个鬼以书信的方式交流诱惑人的伎俩,恶毒地揭露人性中的丑陋与“疮疤”。不过,尽管两个鬼表面上惺惺作态,其实暗地里也是尔庚我诈,都渴望最终能够“吞噬”对方。书中,作者展开想象,绘声绘色地描绘魔鬼的语调,用魔鬼的口对人之本性进行深度的挖苦,让人在捧腹后亦不禁去反省内心,透视自己意识中真实的动机,从而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
五星占
我国古代现存最古的一部天文学著作,大约作于公元前170年左右。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关天文学方面的约八千馀字,原件没有标题,帛书的整理者根据其内容定名为《五星占》,并区分为九章:第一章,木星;第二章,金星;第三章,火星;第四章,土星;第五章,水星;第六章,星总论;第七章,木星行度;第八章,土星行度;第九章,金星行度。其中,有关金星的篇幅最多,约占全文的一半以上。在占文中,保存了已经失传的《天文星占》(甘德撰)和《天文》(石申撰)这两部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的部分内容。其中,尤以《天文星占》的内容为多。特别重要的是,第七至第九共三章分别标出了秦始皇元年(前246)到汉文帝三年(前177)共七十年间木星、土星和金星的位置,并描绘了这三颗行星在一个会合周期内的动态。占文表明,当时的星象研究者已运用速度乘时间等于距离的这一公式来研究和推算行星的动态与所处位置,这比战国时期甘德、石申二人的探讨前进了一步,并成为后代编制历法时“步五星”工作的先声。书中所提出的一些数据,如金星的会合期为584.4日,比现今的测值只大0.48日;土星的会合期为377日,比现今的测值只小1.09日;恒星周期为30年,比现今的测值大0.54年。书中还明确地反映出1度等于240分的进位制度,属于首创。《五星占》在我国天文学史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梼杌近志
清末民初人撰,杂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以来诸朝官场轶闻、市井态。据民国《满清野史四编》本标点整理。
子平真诠评注
《子平真诠评注》民国徐乐吾注解,原著为清乾隆进士沈孝瞻先生,是传统子平格局命理经典著作。徐乐吾先生以《滴天髓》、《穷通宝鉴》为理论来解释《子平真诠》。在这本书里,徐乐吾详细地论述了八字理气方面的方法和理论,为本来知识点很零散的《子平真诠》填补了理论上的空白。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凡十卷。唐代般若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八册。略称六波罗蜜经、六度经。内容讲述护持国界及菩萨所修六波罗蜜之法。计分十品:(一)归依三宝品,(二)陀罗尼护持国界品,(三)发菩提心品,(四)不退转品,(五)布施波罗蜜多品,(六)净戒波罗蜜多品,(七)安忍波罗蜜多品,(八)精进波罗蜜多品,(九)静虑波罗蜜多品,(十)般若波罗蜜多品。据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七载,初时,有大秦寺之波斯僧景净,依据胡本,将本经译为七卷本。然因景净不识梵文,又未谙佛教义理,故所译与原经出入甚钜,般若三藏遂于贞元四年(788)十一月依据梵本,重译本经。注疏本经者,有智通之六度经疏十卷、六度经义例诀、六度经义目各一卷、超悟之六度经疏四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