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屋集
作者:许棐
宋代诗文别集。5卷。许棐著。全书由《梅屋诗稿》、《融春小缀》、《梅屋第三稿》、《梅屋第四稿》和《杂著》各1卷组成。集中诗作常有闲适情绪的表露,如《秋斋即事》:“桂香吹过中秋了,菊傍重阳未肯开。几日铜瓶无可浸,赚他饥蝶入窗来。”于细微处传神,确有新意。但也有反映现实的作品,如《泥孩儿》一诗,构思巧妙,以泥塑孩儿为富家少妇用作得子的象征来和贫家子女作对比:“岂知贫家儿,呱呱瘦于鬼。弃卧桥巷间,谁或顾生死!人贱不如泥,三叹而已矣。”寄慨遥深,从中可见晚唐现实主义诗风的影响。又如《乐府二首》以民歌形式,反映女子的痛苦:“妾心如镜面,一规秋水清。郎心如镜背,磨杀不分明。”“郎心如纸鸢,断线随风去。愿得上林枝,为妾萦留住。”缠绵悱恻,凄惋动人。
许棐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斯塔福特疑案
英国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推理小说,大雪覆盖下的斯坦福特宅邸内进行着一场降临会,但在游戏中精灵Ida却突然发出了埃克桑普敦镇的特里威廉上校被谋杀的口信。斯坦福特的人们于是不安起来,这时勇敢的伯纳比少校毅然担任起了去镇上查看的任务。结果发现特里威廉上校真的已经倒毙在了家中……警方很快接手了这个案子,对上校的亲属们进行调查,并且很快取得了进展。但是就在这时,去埃克桑普敦镇采访此案的记者查尔斯·恩德却遇到了一个对此案甚感兴趣的年轻、迷人、妖娆的女子——埃米莉·特里富西斯。查尔斯着迷于埃米莉的妩媚中,开始了两人一起查访这个迷案背后的真相。而当真相大白时,查尔斯却不得不面对其“悲惨”的结局。
增订通俗伤寒论
俞根初原著,何秀山、何廉臣、曹炳章整理或加按语,徐荣斋重订。《通俗伤寒论》是医学界公认的四时感症之诊疗全书;但由于该书是何廉臣在《绍兴医药月报》发表的初稿,且随编随印,引证渊博,节目和词句之间不免繁重,另外编撰体例也失于合理安排。何廉臣在原书刊行未及三分之二时逝世,遗稿由曹炳章补续完成。然正如曹炳章所说:由于时间仓促,不能统一安排,致于重复章节,学说有不相衔接处、亦有顾此失彼处;且因校对不真,字里行间尚有若干错误。故曹炳章久拟重加整理,但由于年高事冗而未能进行。徐荣斋在整理重订时,对于其中一小部分不合逻辑,不切合实际的理论文字予以删除,如第一章第一节“六经气化”,第二章周越铭附入的“方歌”以及第六章周越铭增附的“六经舌苔歌”,皆予删削;对于原书中繁杂重复者则合并起来,如将第一章第一节“六经形层”与第四节“六经部分”合并成一节,第九章第四节“夹气伤寒”合并入第八节“夹痞伤寒”,将第九章第十四节“夹阴伤寒”合并入第一节“夹食伤寒”,等;对于原书所不足的或缺如的内容则予补充,如第一章补入陈逊斋的“六经病理”,第六章补入姜白鸥的“脉理新解”等。此外,对于有些虽然理论参差,但犹有可取处而不能草率扬弃的内容,便为之酌量解说,或存疑待释;对于观点不够明确或者阐述不够透彻的地方,便引证事物,分析问题,加以考订;对于理论不着边际、应作具体申述的内容,则搜采最近学说予以发挥。本书还将何廉臣在1916年以后发表的关于伤寒温病的学说按类采入;每节之间,重订者又将自己25年里研习中医所获得的体会补述入书。此书经过重订,去芜存菁,比原书更充实,也更臻完善。
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范
简称《玄教立成斋醮仪》。道书。此为明太祖朱元璋敕礼部召集道教徒把旧来的斋醮仪范,“去繁就简,立成定规”。参加编撰的有宋宗真、赵允中、傅同虚、邓仲修、周玄真等。此斋醮仪范较宋元以来诸家斋仪大为简化。收入《道藏》第264册。
上清众经诸真圣秘
不题撰人。第8卷引唐梁丘子注《黄庭内景经》。吉冈义丰、石井昌子皆据此断定该书撰于中唐,盖不诬。本书鲜见其他传本。引六朝上清经50余种,汇集诸经中众神名讳,可供检阅。
洞玄灵宝道士明镜法
经名:洞玄灵宝道士明镜法。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或隋唐。言修持明镜法术,与《上清明鉴要经》、《上清明鉴真经》略同。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相当于《上清明鉴要经》中《作明镜法经第一》和《真人道士摩镜经第二》。述以镜占卜及磨镜法。
丹溪心法
中医综合类著作。5卷。元朱震亨(1282~1358)撰。朱震亨,字彦修,人称丹溪先生、丹溪翁。义乌(今属浙江)人。金元四大家之一。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成为“滋阴派”代表人物。师事罗知悌,得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等人的理论学说。本书主要是朱氏门人整理而成,明程充校订。成书于1347年。《丹溪心法》全面地、系统地反映朱震亨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相火论”等学术思想。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妇、儿各科病症,约一百余种。每一病症,先记朱氏原论,次述他的弟子戴元礼论述及方药。书末附有明宋濂《故丹溪先生朱公石表辞》及戴良的《丹溪翁传》。该书是一部研究内科杂病和朱氏学说的重要参考书。有明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年刻本、明成化十八年壬寅(1482)程充校刊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