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棐

许棐
  • 姓名:许棐
  • 别名:字忱夫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海盐(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1249
  • 民族族群:

许棐[fěi](?~1249)。字忱夫,海盐(今属浙江)人。嘉熙中隐居秦溪,种梅数十树,构屋读书,自号梅屋。慕白居易、苏轼,室中挂二像事之。好藏书,人有奇编,见无不录,以故环室皆书,积至数千卷。著《樵谈》一卷,有《盐邑志林》本,《梅屋诗稿》一卷、《融春小缀》一卷、《第三稿》一卷、《第四稿》一卷、《杂著》一卷,有清抄本,《梅屋集》五卷,有《四库全书》本,《献丑集》一卷,有《百川学海》本,《梅屋诗馀》一卷,有《影刊宋金元明本词四十种》本。许棐诗属江湖派,与陈起、刘克庄诸家往还唱和。其跋四灵诗选,以“出自天成,归于神识,多而不滥,玉之纯、香之妙者欤”誉之。《四库全书总目》称其“生当诗教极弊之时,沾染于江湖末派”,“然其咏歌闲适,模写山林,时亦有新语可观”(卷一六四)。其诗虽入江湖派,也有《泥孩儿》等直斥现实之作。《乐府二首》脱胎于南朝民歌,清新自然。尤以绝句见长,清俊闲远,如《山间》、《秋斋即事》、《雪晓》等。词传二十首,皆为小令,俱咏闺情,类皆绵软轻靡,格局甚小。如《山花子》下片,全学《花间》、南唐体,与温、韦、冯诸家逼似。南宋词人而取法五代以上,这在江湖词坛上尚属不多见之现象。故《善本书室藏书志》卷四○称其“词笔浓艳绮丽,有《金荃》、《阳春》之遗意”。《全宋词》第四册录其词二十首。《全宋诗》卷三○八九至三○九○录其诗二卷。事迹见《宋百家诗存》卷一八、《宋史翼》卷三六。

许棐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景定建康志

景定建康志

南宋著名方志。马光祖修,理宗景定年间江南东路安抚司干办公事周应合撰。50卷。建康,府名,治今江苏南京市,南宋初曾为留都。建康于孝宗乾道、宁宗庆元时都曾修过方志(今已不存),但记载缺略。周应合将二志合而为一,增加庆元以后60余年事,正讹补缺而成。援据该洽,条理详明,考证皆有依据。此志体例,先分总类,后分细目,层次明晰,适合方志所记内容繁复的需要,被称为得方志之体。在宋代方志中堪称佳作。原有景定刊本,今只存影宋抄本,另有清钱大昕抄本、《四库全书》本、嘉庆六年金陵刻本等,1990年中华书局《宋元方志丛刊》即据嘉庆本影印。

台湾舆地汇钞

台湾舆地汇钞

本书所收的文献,共有十六种:台湾杂记,台湾随笔,台湾始末偶纪,闽游偶记,闽中摭闻,台湾番社考,台湾府图志,台湾府方舆考证,闽杂记,全台图说,闽峤輶轩录,台湾小志,台游笔记,台湾地略,台湾省舆地考,茅港尾纪略。

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要略方论

一名《金匮要略》,中医内科奠基性著作,临床医学之经典。东汉张机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氏原撰《伤寒杂病论》,经魏晋时王叔和编集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北宋治平二年(1065)校正医书局孙奇、林亿等根据宋仁宗时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的蠹简中发现此书,遂重予编校整理,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定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后官场现形记

后官场现形记

章回小说。近代许伏民著,署“白眼”。八回。小说继《官场现形记》后再次揭露官场之黑暗。是书效吴趼人《官场现形记》笔法,揭露晚清社会政治腐败现象。如科考作弊,贿赂考官即可中举,而嘲笑那些“悬梁”,“刺骨”的腐儒。官场勿论文武,皆可冒名顶替,略施“鬼接头”、“飞过海”等诡术,竟使一个店铺伙计,摇身一变而为七品县令。又如靠捐输官凭,可以捐官买官。堂而皇之“清政廉明”的苏州巡抚思福,竟与胞兄小妾偷情,及至事泄妾死,恰逢勋臣死丧,演出借勋臣的魂幡来招偷情离魂的丑剧。凡此皆中时弊,有一定现实意义。发表在《月月小说》九、十五至二十一号,光绪三十三年(1907)至三十四年(1908)。

钱大尹智勘绯衣梦

钱大尹智勘绯衣梦

一作《王闰香夜月四春园》。简名《绯衣梦》。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旦本。本事未详,唯梦中得诗拆字破出凶手姓名或受唐传奇《谢小娥传》影响。剧写汴梁女王闰香与同城李庆安系父母指腹为婚。后李家没落,王父悔亲。闰香约李夜至家,赠李财物以充聘礼。入夜,侍婢梅香持金银包袱以待庆安,被窃贼裴炎杀害。庆安至,被尸绊倒,手染鲜血,大恐逃回。王父疑庆安杀人,告官治狱,屈打成招。上送开封府时,钱大尹审案,知有冤抑。乃祈祷狱神,使庆安呓语。果闻:“非衣两把火,杀人贼是我。赶的无处藏,走在井底躲。”知凶手乃裴炎,并察得有棋盘街井底巷。即派公差微服赴彼捕捉裴炎归案。庆安无罪获释,与闰香成婚。有《古名家杂剧》本、《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顾曲斋刊本。宋元南戏有《林招得》,人物异而情节略同;元萧德祥亦有《四春园》杂剧,已佚。明传奇《钗钏记》、《卖水记》,拟话本《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见《喻世明言》),情节均受此剧影响。因首折《点绛唇》、《混江龙》袭用白朴《梧桐雨》中《粉蝶儿》曲,三折《调笑令》中涉“水浒”人物王矮虎、一丈青,故今人或疑非关汉卿作,然证据不足。

和菩萨戒文

和菩萨戒文

又题《和戒文》、《祸戒文》。杂言佛家赞文。据各本题记,大多为晚唐年间抄写。作者不详。共十首,北服30列有小标题,分别为杀生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沽酒戒、自说戒、毁他戒、多悭戒、多嗔戒、谤三宝戒,每首均以“诸菩萨”三字发端,在三、三、七基本句式后续七言四句或六句、八句;辞末均有“佛子”二字和声。内容系演述《梵网经》之菩萨十重戒,为佛家劝善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