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溪集

作者:沈与求
龟溪集

宋代诗文别集。12卷。沈与求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盐政采进本编入本集。卷1—3为古今体诗及词,卷4—12依次为内制、表、奏状、札子、启、碑记、赞、铭、赋、疏、祝文、策题、行状、墓志铭、祭文、青词等各体文章。本书有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沈子木刊本,《四部丛刊续编》曾据以影印收入,流传较广。卷首依次有沈子木、李彦颖、张叔椿序,卷末附有张元济跋及其校勘记。沈子木在序文中称沈与求“翰藻道劲娴雅”,《四库全书总目》则认为,其奏议切直,“不可不谓之伟论也。至其制诰诸篇,典雅舂容,亦具有唐人轨度,又不徒以奏议见长矣。”本集全名为《沈忠敏公龟溪集》。

沈与求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海蒂

海蒂

是瑞士19世纪末期的世界著名儿童文学女作家约翰娜·斯比丽(Johanna Spyri,1827—1901)的家庭教育小说代表作。小姑娘海蒂自幼父母双亡,由姨妈抚养。姨妈为了要到德国法兰克福去谋生,把5岁的小海蒂交给住在阿尔卑斯山上的爷奥希去抚养。奥希被人说成是性情怪僻、人们见他都要退避三舍的老头子。但小海蒂上山后,饱经沧桑、心情悒郁的奥希被小海蒂天真、活泼、善良、纯朴、活泼的品性所感染,逐渐改变了孤僻的性格而变得开朗起来。不料,姨妈又突然来把小海蒂带到法兰克福一个有钱人西斯曼家,去同他那不能走路的女儿克拉娜作伴。从此,小海蒂过上了优裕却终日思念阿尔卑斯山的生活。她和克拉娜交上了朋友,但这一点治了她的“怀乡病”。西斯曼在大夫的劝说下,决定把小海蒂送回瑞士爷爷居住的山上去。这样,小海蒂又来到了奥希爷爷、牧羊人彼得和双目失明的老奶奶身边。奥希在小海蒂的影响下搬到山下来过冬。大家在和奥希的往来中发现他也是个慈祥的老人。第二年春天来到,克拉娜也到阿尔卑斯山上来养病。克拉娜在小海蒂的帮助和鼓励下竟能自己行走了。最后,从法兰克福到阿尔卑斯山上来给奥希老人看病的大夫把善良的小海蒂认作自己的继承人,从此,海蒂一生的生活有了可靠的保证。《海蒂》写小海蒂怀乡、同情贫弱者的情节写得特别动人心弦。《海蒂》写作的本意在于说明一个宗教训条:贫困是上帝安排的,只有唯天命是从才能过上满意的生活。但读者喜爱这部作品,从而一再搬上银幕和银屏,主要是由于它真实感人,儿童心理刻画得细致,思想境界高远,作品富于诗意。

潇湘怨词

潇湘怨词

《潇湘怨词》是王船山在努力抗清而失败后最能代表其接受稼轩词风成就的一组词,共分三组,根据写作时间先后依次为《潇湘小八景词》、《潇湘大八景词》与《潇湘十景词》。其中《潇湘小八景词》与《潇湘大八景词》之抒情基调皆以稼轩《摸鱼儿·晚春》(更能消、几番风雨)为摹写旨归,对满目山河落入敌手的惨痛现实反复吟咏,表达内心深深的民族情结、故土之思与中兴无望的无限悲慨。代表了船山词的最高成就。

皇帝大同學革弊興利百目

皇帝大同學革弊興利百目

廖平经学四变时期著作。全书分论圣、《论语》、《周礼》、《诗经》、《易经》、《尚书》、《礼记》、《春秋》、《大学》、《中庸》、子学、九家、理学家、中国政治家、中人西学、西人宗教家、西人大同学、西人政治家、西人思想家、西人天文家、西人地学家、今日时局等二十二题,共列各题中有关皇帝大同説的正反观点一百零一目,逐条予以简要解説、论证或反驳。书中主要以公羊张三世、夷夏之辨、素王立法、小康大同等角度,从经典和中西思想家观点中寻求佐证,提出六经皆孔子微言,诸子爲孔子后学,孔子爲全球立皇、帝、王、伯之法等思想。该书原附于《公羊验推补证》,有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则柯轩刊本,今据此本整理。

楞伽经纂

楞伽经纂

《楞伽经纂》四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宋杨彦国纂,分七十一章,卷第一,一切佛语心品第一,指明真相分第一 ,了妄明真分第二 ,澄识明心分第三 ,超乘证幻分第四 ,有无俱遣分第五 ,渐净即顿分第六 ,离二种声闻分第七 ,常不思议差别分第八 ,生死涅槃差别分第九 ,一切法不生差别分第十 ,五无间种性差别分第十一 ,一阐提差别分第十二 ,三自性差别分第十三 ,观二无我分第十四 ,离建立诽谤分第十五 ,随类普现分第十六 ,空离自性分第十七 ,离言即义分第十八,卷第二,一切佛语心品第二,无我如来藏分第十九 ,修行大方便分第二十 ,离缘因俱渐分第二十一 ,离言说妄想分第二十二 ,净离四句分第二十三 ,禅差别分第二十四 ,涅槃差别分第二十五 ,离言事自性分第二十六 ,如来神力建立分第二十七 ,因缘言说差别分第二十八 ,离惑乱见分第二十九 ,如幻差别分第三十 ,离名句形身分第三十一 ,离相止惑分第三十二 ,离四果差别分第三十三 ,二种觉分第三十四 ,离四大造色分第三十五 ,诸阴自性相分第三十六 ,离四种涅槃差别分第三十七 ,离妄想自性差别分第三十八 ,自觉一乘相分第三十九,卷第三,一切佛语心品第三,意生身分第四十 ,离五无间分第四十一 ,佛知觉分第四十二 ,佛等一切分第四十三 ,自得本住分第四十四 ,离有无有相分第四十五 ,宗说俱通相分第四十六 ,离不实妄相分第四十七 ,离语义妄想分第四十八 ,祛别智识相分第四十九 ,离外道转变见分第五十 ,解脱相续相分第五十一 ,了妄即空分第五十二 ,坏诸法不生宗分第五十三 ,离智即心分第五十四 ,如来说宗俱通相分第五十五 ,离世论分第五十六 ,离涅槃相分第五十七,卷第四,一切佛语心品第四,离一切根量分第五十八 ,不生不灭离言说分第五十九 ,祛外道不生不灭分第六十 ,祛外道七无常见分第六十一 ,超诸地相分第六十二 ,灭诸地而证圆觉分第六十三 ,离常无常分第六十四 ,灭识即藏分第六十五 ,五法三自性二无我分别相分第六十六 ,优昙恒沙譬喻分第六十七 ,刹那坏相差别分第六十八 ,三种波罗蜜差别分第六十九 ,如来说法离诸过差别分第七十 ,戒饮食分第七十一。

金刚上味陀罗尼经

金刚上味陀罗尼经

一卷,元魏佛陀扇多译。与金刚场陀罗尼经同本。

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

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

七卷,姚秦竺佛念译。一名处胎经。记二月八日夜半,佛卧于金棺以神通力示现处于母胎之宫殿,集十方之菩萨,说种种大乘之法。说已,付嘱此经于弥勒菩萨,身复本形在于金棺,寂然无声。后记分舍利起塔供养,大迦叶集八亿四千圣众,结集八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