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三毛钱歌剧
《三毛钱歌剧》是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28年创作的作品,它为布莱希特和作曲家库尔特·魏尔赢得了世界性声誉,也是1901年至2000年上演率最高的音乐戏剧,一直以来在世界各地盛演不衰。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三毛钱歌剧》是由贝托尔特·布莱希特作词、库尔特·韦尔作曲、,它取材自1721年英国人约翰·盖伊的剧作《乞丐歌剧》,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二十年代伦敦的故事。强盗头子麦基和乞丐王女儿波丽秘密结婚了,把女儿视为资本的乞丐王皮彻姆认为自己蒙受了巨大损失,他向警察局检举了罪行累累的麦基,警察局长布劳恩和麦基有着特殊的友情,他通知麦基逃跑。麦基和波丽告别后,来到妓院,一个妓女被皮彻姆妻子收买,麦基被捕入狱。布劳恩女儿帮助麦基越狱后,皮彻姆以准备在女王举行加冕典礼时举行乞丐游行,继续向布劳恩施加压力,无奈的布劳恩只得又一次拘捕麦基归案,而这一次,麦基再也无力解救自己。1931年、1963年该剧曾两度被搬上大银幕。
米歇尔·斯特罗哥夫
整个晚上,来自普里布拉坚斯基和保罗斯基的乐队一直在不停地演奏波尔卡、玛祖卡、苏格兰慢步圆舞曲以及华尔兹这些最精彩的常备曲目。在皇宫富丽华贵的殿堂里无数对舞伴穿梭起舞。这座皇宫距“老石屋”几步之遥,“老石屋”过去曾上演过许多精彩的戏剧,而在今晚它那古老墙壁上沉睡的回声却被演奏家们欢快的琴弦声唤醒了。
旷野的呼喊
短篇小说集。萧红著。1937年重庆大时代书局出版。收入 《黄河》、《朦胧的期待》、《旷野的呼喊》、《逃难》、《莲花池》、《孩子的讲演》等七篇作品。这是萧红投身于抗日救亡文化运动后出版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作品大都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而创作。《旷野的呼喊》描写了松花江畔陈公公一家在抗日战争的不同态度。陈公公和陈妈妈反对儿子参加抗日义勇军,而他们的儿子却勇敢地投身于抗战的洪流中。《逃难》则有力批判了某些人在抗战中自私自利的表现。中学教员何南生一向反对中国人,在逃难中他带着肥胖、胆小的太太和两个孩子及家中所有废物狼狈而逃,表现得极端自私。《朦胧的期待》表现了爱国军民积极参加抗日斗争的行动。女仆李妈暗恋着女主人的卫士金立之。金立之为抗战去参军。临上前线时,到女主人家话别。李妈趁金立之与女主人谈话之机跑出去为他买香烟,准备把自己的积蓄都给他。希望他做个有心人。等李妈回来时,金立之已经离去了,留给李妈的只是一些朦胧的期待。每篇小说的故事情节都很紧凑,语言朴实、凝炼,人物性格突出。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
同盟会用以指导革命进行的文件。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秋冬间由孙中山与黄兴、章炳麟等在日本制订。包括《军政府宣言》、《军政府与各处国民军之关系》、《军队之编制》、《战士赏恤》、《军律》、《略地规则》、《因粮规则》、《安民布告》、《对外宣言》、《招降满洲将士布告》、《扫除满洲租税厘捐布告》等件,1908年又增加《招军章程》、《招降清朝兵勇条件》二件。这些文件对革命发生后,革命政权与革命军队的建立、所应采取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各种措施,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南询录
《南询录》一书国内早佚,仅日本“内阁文库”有庋藏。《南询录》作者邓豁渠是明代王阳明弟子王艮为代表的泰州学派的重要人物。《南询录》“直指性命,直书其所自得。以圣求之者,谓其言圣道;以佛求之者,谓其言佛道;以仙求之者,谓其言仙道”。此系明万历二十七年刊本,现藏日本内阁文库。原文无序号,为便于检索,日本九州大学荒木见梧教授在原本(复印件)每一段前增加了序号。此文现经标点后,特将序号单独标出。
中论略义
宗喀巴大师根据佛护、月称二大论师所作的「中论释」而制「中论疏」,这部疏是成为西藏佛教学者学习龙树菩萨中观宗的主要论典。全书共十四卷以疏释中论二十七品论文,每品疏文都分为「释品文」、「引经证」、「示略义」三段。兹将每品疏文中的「略义」译出,冠以「中论略义」,供研究中观宗义者的参考。译误之处,希望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