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肃集
作者:刘挚
诗文别集。北宋刘挚撰。二十卷,拾遗一卷。挚字莘老,永静东光(今属河北)人。就学于东平(今属山东)。嘉祐进士,官礼部侍郎,尚书右仆射。后陷党案,几经贬迁。卒追赠少师,谥忠肃。有集四十卷。原本久不传,今本为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得,文十四卷,有制敕四篇,表四十九篇,札子十一篇奏议七十篇,启六十二篇,书、记,序九篇,杂著二十一篇,神道碑、墓志铭、祭文四十二篇,凡二百六十八篇。诗六卷,有古诗五言五十三首,七言二十二首,五言律诗七十二首,长律十五首,七言律诗二百十二首,绝句五言五首,七言六十二首,凡四百四十一首。挚平生秉正嫉邪,集中奏议,不仅文词畅达,于是非邪正,辨别至严,言论风采犹可想见。杂文也曲折明畅,不屑为依违掩抑之词。其诗虽难称高秀,然亦不会妙句。如《七律·岸次见梅花不果折》:“穷腊雪寒新霁后,满枝春色为谁来”别具新意。有《丛书集成初编》据《武英殿聚珍版书》(福建、广雅书局本)本排印本,附清劳格、孙星华辑《拾遗》,凡文三篇。今人栾贵明自残存《永乐大典》中,又辑得遗诗、文五条,见《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刘挚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泰山纪胜
记胜著作。清孔贞瑄撰。一卷。贞瑄字璧六,号历洲,晚号聊叟,山东曲阜人。顺治举人。曾官大姚知县。著有《聊园全集》等。此《记》约一万四千字,记游山东泰山见闻。分段记事,段各一景,泰山主要景物,几包罗无遗。所记景物,实感较强,可资旅游之参考。有《龙威秘书》本, 《泰山丛书第一集》本, 《古今说部丛书》本,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 《丛书集成初编》等本。
养生类要
明代吴正伦辑,吴敖校正。初刊于明嘉靖四十三年甲子(1564年)。书分前、后二集。前集以养生预防为主,包括逍遥子导引诀、孙真人卫生歌、陶真人卫生歌、邹朴庵玉轴六字气诀、阴阳烹炼秋石服饵决法四则、三丰张真人进红铅方五则、制玄明粉方二则、养生叙略二则,解饮食诸毒并补益等方四十七则。后集以养生保健方药为主,包括春、夏、秋、冬四时诸症宜忌并合用方药一百七十九则,济阴类方药二十九则,慈幼类方药三十则,养老类方药十六则,均可有选择地应用。惟其中秋石、红铅系童便及室女月经制剂,辑者袭用传说,认为“红铅真阳”,“秋石真阴”,“以阴阳真一之气滋补元气”,“元气凝,寿命延长立可必矣”,其说尚待研究。今存明万历十六年戊子(1588年) 吴氏木石山房家刻重刊本。
三五历记佚文
三国时期记述上古传说的古籍。吴人徐整著。此书现已不存,仅在清人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及清人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中有所辑录。神话中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材料仅见于此书与同为徐整所著的另一书《五运历年记》,比起女娲、伏羲、神农等神话资料出现得为晚。《五运历年记》已佚,无辑本,仅清马骕《绎史》、明董斯张《广恃物志》等书有引文。两书所记盘古及三皇五帝事,又杂以日月星辰等宇宙构成观念,为今日研究盘古神话最重要的资料。
她是一个弱女子
中篇小说。郁达夫著。1932年4月20日上海湖风书局初版。不久,被指为“普罗文艺”遭查禁。1933年12月经删节,易名为《饶了她》,由上海现代书局重排出版。小说以生动的情节,变化有致的矛盾冲突,描写了杭州某校三个意识志趣各异的女性所走过的不同的人生路径。清末官僚家庭出身的郑秀岳,虽然学习优良,但十分羡慕富家子女的穿着。她的好友冯世芬由于受到革命者的影响,经常晓之以理,要她懂得“女子的堕落阶梯的第一级便是这虚荣”。她们的同学李文卿,出身于商人家庭。在其父的引诱下,成了一个有变态性欲的女性。冯世芬投身革命后,郑秀岳经不住李文卿的诱惑,竟堕落到与教员私通。“一·二八”事变后,日军侵占上海。郑秀岳惨遭日寇轮奸致死。小说以大革命时代为主要背景,细致地描绘了郑秀岳由一个纯洁少女,最终变成一个以追求性欲来解脱苦闷的女人的复杂过程,塑造了一个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灵魂与肉体横遭摧残的被侮辱被损害的小资产阶级弱女子的形象,从而肯定了投身工人行列,走向革命道路的小资产阶级的奋斗女性冯世芬,否定了资产阶级的女性李文豪,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的女性郑秀岳;同时,作品还揭露和批判了新旧军阀的横行以及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作品的政治倾向十分鲜明。“他写郑秀岳的弱,写李文卿的不堪,都能给与读者一个永远不能忘记的印象”(杜衡《她是一个弱女子》)。在艺术上,作者有意摆脱早期创作中的浪漫主义倾向,而向写实主义转变。它标志着郁达夫的小说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江蓠槛
明代杰出诗人、词人陈子龙早期(约25岁-29岁之间)词集,收词五十五首。陈子龙词集有《江蓠槛》与《湘真词存稿》二种。《江蓠槛》词努力回归南唐、五代、北宋婉约词之风格,作品以传统的闺情、离别、伤春、咏物等题材为主。明代词艺衰微约两百年,直到明末陈子龙出现,扭转明词衰微局面,开辟清词中兴局面。在明末以至清初词坛上,陈子龙影响巨大。他既是一个共时性词人群体的首领,也是一个历时性词派的开创者。继起的以“西泠十子”为主体的西泠派,直至王士禛的《衍波词》,彭孙遹的《延露词》,皆可见陈子龙的深广影响。
淡定的智慧
淡定是心灵的修炼,是人生的境界和智慧。弘一法师修行,修得了一份淡定与超然。我们羡慕这份淡定,我们追求这种超然。淡定的智慧就像佛的修行,这种修行让一切回归内心,让人宠辱不惊。《淡定的智慧:弘一法师的人生幸福课》的文字中渗透着弘一法师的风骨和智慧,让浮躁的人们学会放下,告诉人们一切顺其自然便能宁静致远。它让人们在淡定中滋养心灵,在智慧中升华人生;它让人们的内心清澈如水;让生命重新回归平衡;让人们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大彻大悟、超凡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