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杂记
作者:连士升
文集,新加坡著名报人、作家连士升著。《闲人杂记》集中展现了连士升的写作风格与思想深度。书中题材极为广泛,从国际风云变幻的大事到欧亚各地旖旎的风光,从历史长河中的人物典故到日常生活里的人生感悟,从做人处世的智慧到为学为文的道理,无所不包。无论是剖析国际局势,让读者透过文字洞察世界格局的变化;还是描绘异地风光,带领读者领略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都能让读者沉浸其中。在文风上,连士升以质朴清新见长。他摒弃华丽辞藻的堆砌,用最平实、最自然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使每一位阅读《闲人杂记》的读者,都仿佛在与一位亲切睿智的长者促膝长谈,轻松惬意地汲取着书中的智慧,感悟着生活的真谛 。通过这本书,读者既能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又能在浮躁的现代社会中寻得一方宁静的精神栖息之所,品味那些蕴含在文字间的人生哲思。
章节列表
升序↑- 自 序
- 南洋太缺乏风雅
- 巴刹与南洋社会
- 侨生地位的今昔
- 华侨银行和市民
- 从赌具看人生观
- 新加坡不是赌城
- 福利彩票办不得
- 女人不是弱者了
- 主妇与幸福家庭
- 妇女的服装问题
- 节制生育与妇女
- 简化结婚的仪式
- 趁火打劫非好汉
- 自力更生的精神
- 资本主义社会相
- 铜臭社会与人性
- 近代文明的悲剧
- 青年共同的信仰
- 和平共存的理想
- 鸡尾酒和炒米粉
- 大政治家的风度
- 政治家言行一致
- 人民不再是奴才
- 法令如毛的后果
- 欣赏鱼类展览会
- 散步与保持健康
- 健康是第一快乐
- 养生家少食多动
- 谈判应有的态度
- 迎头赶上大时代
- 宗教家太过现实
- 穷人最富同情心
- 培养乡土的气息
- 乡下人与城里人
- 改善农村的生活
- 原子能是个忠仆
- 养成排队的习惯
- 提高工作的效率
- 劳资合作的办法
- 介绍新加坡名胜
- 任用当地的人才
- 谈守时节约运动
- 生命从四十开始
- 一个口号一条心
- 亚非文化的交流
- 中英关系的远景
- 伤心惨目话西堤
- 法军退出海防城
- 法国国庆的光荣
- 麦唐纳与中国人
- 尼赫鲁举足轻重
- 和平大使尼赫鲁
- 日本艺妓罢工了
- 经济技术的援助
- 英国停造吊死鬼
- 惨绝人寰的新闻
- 齐白石实至名归
- 梁任公和胡适之
- 中国学术新趋势
- 培植学人的方法
- 玄奘法师的精神
- 新政府与舆论界
- 漫谈记者与史家
- 新闻记者的才具
- 多种言语的便利
- 梦里难忘的母语
- 学者应备工具书
- 古文用字的简洁
- 侨生与两种语文
- 强调用两种语文
- 林文庆翻译离骚
- 漫谈翻译的困难
- 翻译引起的误会
- 华人与翻译工作
- 电影的教育价值
- 中国文字的改革
- 中国文化与饮食
- 学生是时代先驱
- 新加坡艺术剧场
- 新加坡文化总会
- 提高教师的待遇
- 运动精神的可爱
- 羽球王国的光荣
- 南洋文化的远景
- 当地文艺的特性
- 从此时此地着手
- 作家须不慕名利
- 只道文章不值钱
- 陆运涛当仁不让
- 十三学得琵琶成
- 积极提倡旅游业
- 美国学位的承认
- 留学的期限问题
- 黎特里和林文庆
- 文艺应反映现实
- 提高华文的程度
- 驾长车游遍欧亚
- 若要不呆兼不俗
- 中国戏剧在巴黎
- 珍重名贵艺术品
- 后 记
猜你喜欢的书
后山集
二十四卷。宋陈师道(1053—1101)撰。陈师道,北宋诗人。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官至秘书省正字。此集为门人彭城魏衍所编。《四库全书》本为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此本为明马暾所传,松江赵鸿烈所重刊。凡诗七百六十五篇,编八卷。文一百七十一篇,编九卷。谈丛编四卷。诗话、理究、长短句各一卷。又非魏衍之旧本。方回瀛奎律髓说是后人重编之。陈师道受业于曾巩,又学诗于黄庭坚。为江西诗派中重要作家。其五言古诗出入郊岛之间,意所孤诣,殆不可攀。但生硬之处,却未脱江西之风。七言古诗学韩愈,间似黄庭坚,而颇伤謇直。篇什不多,其自知非所长。五言律诗,佳处往往逼杜甫,失之僻涩。七言律诗风骨磊落,而间失之太快太尽。五七言绝句纯为杜甫遣兴之格,未合中声。长短句亦自为别调,不甚当行。其词不如诗。诗中绝句不如古诗,古诗不如律诗。律诗则七言不如五言。纵观其诗,形式刻意学杜甫、黄庭坚,力求风格简古,内容多写个人感慨。其古文在当日殊不擅名。但为文简严密栗,不在李翱、孙樵下。有《四库全书》本。
韵石斋笔谈
笔记。明末姜绍书撰。二卷。绍书字二酉,延陵曲阿(今江苏丹阳)人。崇祯间曾在朝为官。奇石收藏家。颜其室曰韵石斋,故以名书。是书共五十八条,多古董家言。仿周密《云烟过眼录》,记吉金乐石,周鼎商彝,考据精审。旁及书法名画,鉴别真膺,亦能洞悉本原。凡审玉辨石,鉴印,考墨诸篇,均有参考价值。约作者之意颇富惩玩物丧志之习,而能“怡情于游息之具风雅之林”(蒋清《序言》)其切要之语,以为“物之尤者,应如烟云过眼”,盖盛衰靡常,而聚散之有数也。故评者以为作者胸无俗趣,口无鄙言,盖其阅历深而有得于道者。《四库全书总目》指出其以“天成太极图”石质,驳朱子太极无形之说,殊为迂谬。有《四库全书》本,《笔记小说大观》本。
摩托车的鬼
短篇小说。滕固著。
哈弥野史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五卷五回。题“东岳道人编演”。东岳道人生平不详。成书于清中后期。现仅存清抄本,藏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风陵文库。在渤海之东九千七百余里有个人皮国,国王哈弥大王,令文武众臣选取一个品貌端正、人物标致的西宫妃子,北法司木见景主动进言,愿意担当此任。木见景共有五个女儿,三女儿年方十八,长得袅娜娉婷,喜穿青色衣服,故称青衣女。但她生性放荡,与家奴志儿私通,被父母撞见,木见景为避免家丑外扬,决定将三女儿献给国王作妃子。
持斋念佛忏悔礼文
持斋念佛忏悔礼文,一卷,首尾缺,编号二八二九,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梵名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maha^stha^ma-pra^pta- bodhisattva-vya^karan!a-su^tra 。全一卷。刘宋昙无竭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与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竺法护译)、观世音授记经(聂道真译)、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施护译)为同本异译。本经初叙佛在波罗奈国鹿苑中,为华德藏菩萨说以无依止一法得如幻三昧,弥勒、文殊等诸正士及安乐国土之观音、势至二大士皆得此三昧。次明观音、势至发心正道之因缘,而说观世音在阿弥陀佛灭度后,成等正觉,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又于大阿弥陀经卷上、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三、悲华经卷三、大乘悲分陀利经卷三等,亦说及观音、势至成道之事,与本经意趣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