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杂记
作者:连士升
文集,新加坡著名报人、作家连士升著。《闲人杂记》集中展现了连士升的写作风格与思想深度。书中题材极为广泛,从国际风云变幻的大事到欧亚各地旖旎的风光,从历史长河中的人物典故到日常生活里的人生感悟,从做人处世的智慧到为学为文的道理,无所不包。无论是剖析国际局势,让读者透过文字洞察世界格局的变化;还是描绘异地风光,带领读者领略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都能让读者沉浸其中。在文风上,连士升以质朴清新见长。他摒弃华丽辞藻的堆砌,用最平实、最自然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使每一位阅读《闲人杂记》的读者,都仿佛在与一位亲切睿智的长者促膝长谈,轻松惬意地汲取着书中的智慧,感悟着生活的真谛 。通过这本书,读者既能拓展视野、增长见识,又能在浮躁的现代社会中寻得一方宁静的精神栖息之所,品味那些蕴含在文字间的人生哲思。
章节列表
升序↑- 自 序
- 南洋太缺乏风雅
- 巴刹与南洋社会
- 侨生地位的今昔
- 华侨银行和市民
- 从赌具看人生观
- 新加坡不是赌城
- 福利彩票办不得
- 女人不是弱者了
- 主妇与幸福家庭
- 妇女的服装问题
- 节制生育与妇女
- 简化结婚的仪式
- 趁火打劫非好汉
- 自力更生的精神
- 资本主义社会相
- 铜臭社会与人性
- 近代文明的悲剧
- 青年共同的信仰
- 和平共存的理想
- 鸡尾酒和炒米粉
- 大政治家的风度
- 政治家言行一致
- 人民不再是奴才
- 法令如毛的后果
- 欣赏鱼类展览会
- 散步与保持健康
- 健康是第一快乐
- 养生家少食多动
- 谈判应有的态度
- 迎头赶上大时代
- 宗教家太过现实
- 穷人最富同情心
- 培养乡土的气息
- 乡下人与城里人
- 改善农村的生活
- 原子能是个忠仆
- 养成排队的习惯
- 提高工作的效率
- 劳资合作的办法
- 介绍新加坡名胜
- 任用当地的人才
- 谈守时节约运动
- 生命从四十开始
- 一个口号一条心
- 亚非文化的交流
- 中英关系的远景
- 伤心惨目话西堤
- 法军退出海防城
- 法国国庆的光荣
- 麦唐纳与中国人
- 尼赫鲁举足轻重
- 和平大使尼赫鲁
- 日本艺妓罢工了
- 经济技术的援助
- 英国停造吊死鬼
- 惨绝人寰的新闻
- 齐白石实至名归
- 梁任公和胡适之
- 中国学术新趋势
- 培植学人的方法
- 玄奘法师的精神
- 新政府与舆论界
- 漫谈记者与史家
- 新闻记者的才具
- 多种言语的便利
- 梦里难忘的母语
- 学者应备工具书
- 古文用字的简洁
- 侨生与两种语文
- 强调用两种语文
- 林文庆翻译离骚
- 漫谈翻译的困难
- 翻译引起的误会
- 华人与翻译工作
- 电影的教育价值
- 中国文字的改革
- 中国文化与饮食
- 学生是时代先驱
- 新加坡艺术剧场
- 新加坡文化总会
- 提高教师的待遇
- 运动精神的可爱
- 羽球王国的光荣
- 南洋文化的远景
- 当地文艺的特性
- 从此时此地着手
- 作家须不慕名利
- 只道文章不值钱
- 陆运涛当仁不让
- 十三学得琵琶成
- 积极提倡旅游业
- 美国学位的承认
- 留学的期限问题
- 黎特里和林文庆
- 文艺应反映现实
- 提高华文的程度
- 驾长车游遍欧亚
- 若要不呆兼不俗
- 中国戏剧在巴黎
- 珍重名贵艺术品
- 后 记
猜你喜欢的书
水心集
又作《水心文集》、《水心先生文集》、《叶适集》。诗文别集。南宋叶适撰。二十九卷。适字正刚,自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属浙江)人。淳熙进士,官至兵部、工部侍郎,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开禧三年被劾归乡,苦心笔耕十六年,著成《习学纪言》,哲学思想上独立成派,卒谥忠定。其文风严谨踏实,“在南宋卓然为一大宗”,其诗竭力练字琢句,不乏佳品。原有集二十八卷,拾遗一卷,别集十六卷,是集为明正统中黎谅所编,卷一奏机,卷二表状,卷三至五奏议,卷六、七古诗、五言律诗,卷八七言律诗、绝句,卷九至十一记,卷十二序,卷十三至二十五墓志铭,卷二十六行状、谥议、青词、疏文,卷二十七书启,卷二十八祭文,卷二十九杂著。散文以政论著称,上孝宗、光宗、宁宗三札,分析缜密,论述条贯,详于辨理,证以经史,表现锐志改革、积极备战的强烈愿望。其诗“早已精严,晚尤高远”。有《四部备要》本。《四库全书》本题《水心集》,《四部丛刊》本题《水心先生文集》。另有《永嘉丛书》本,附“补遗”一卷和《别集》十六卷。一九六一年中华书局出版刘公纯等点校本,题名作《叶适集》。
随园随笔
笔记,二十八卷,清袁枚撰,读书笔记的考据,卷一 诸经类 卷二 诸史类上 卷三 诸史类中 卷四 诸史类下 卷五 金石类 卷六 天时地志类 卷七 官职类上 卷八 官职类中 卷九 官职类下 卷十 科第类 卷十一 各解类 卷十二 典礼类上 卷十三 典礼类中 卷十四 典礼类下 卷十五 政条类 卷十六 称谓类 卷十七 辨讹类上 卷十八 辨讹类下 卷十九 存疑类等等。
燕山外史
章回小说。清陈球著。八卷。是 书以明代冯梦祯《窦生传》为素材敷演而成。书 叙明永乐间燕人窦绳祖游学嘉兴,恋贫女李爱 姑,爱姑感其情,以身相许。不久,窦为其父所 迫与临淄宦族联姻,遂一去不返。爱姑被金陵 盐商所骗,辗转沦落青楼,幸侠士马遴相助,得 归窦生。然窦妻甚妒,对爱姑百般凌辱,窦生不 能堪,携之乘夜出逃,遇乱离散。窦生归里,财 产已空,妻厌贫求去,不久爱姑亦归。窦生及 第,官至山东巡抚。爱姑生一子,寻觅乳母,竟 为前妻,窦仍优容之。后窦生偕爱姑尸解仙去。 全书通篇用骈俪文体,独树一帜,文字简奥,情 节曲折,然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谓其“语必四 六,随处拘牵,状物叙情,俱失生气”。约成书于 嘉庆四年(1799),初刻约在嘉庆十六年。另有 光绪初傅声谷注释本、光绪五年(1879)上海广 益书局傅注石印本、光绪十二年重刊本(以上 作八卷)、光绪三十二年上海江左书局石印本、 民国三年(1914)醉经堂书庄石印本(以上作二 卷)、民国十九年上海新文化书社铅印本、民国 二十年上海大中书局傅注铅印本(以上作四 卷)。近有1987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排印本。
御制喇嘛说
乾隆帝论述喇嘛教宗旨及清廷对该教所持政策的文章。乾隆五十七年(1792)撰。《卫藏通志》卷首有载该文首释“喇嘛”一词含义及清廷沿元、明旧制加封其宗教领袖为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号。继述兴黄教以安蒙古、西藏,为有清一代之宗教政策,并言及呼图克图转世出于一族,为希求世袭爵禄酿成弊端,为除此弊,特立金瓶掣签制以期“辑藏安边”。此文明确宣布清廷对喇嘛教的基本政策,于是后该教在蒙、藏地区的活动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近溪子明道录
八卷。明罗汝芳撰。此书前有昆明郭斗序,序中称“汝芳以家居富美堂及云南五华书院所集讲义二卷,合而刻之,一题曰《五华会语》,一题曰《双玉会语》。其门人杜应奎又附以所记罗汝芳《论学编》为三卷,题曰《近溪先生会语》。”《四库》馆臣所用江苏巡抚采进本题为《近溪子明道录》,八卷。又每卷只题会语,不标其地,卷端题门人乐安詹事讲校梓。大概杜应奎所编在前,詹事讲所编在后,所以书名、卷帙各不相同。内容大体亦为尊崇王学、禅宗之本意。卷末有詹事讲跋,其中称“是足以明道,故名为《明道录》”。另有《近溪子集》,题为六卷,即礼、乐、射、御、书、数六卷。于每卷也只题“会语”二字,卷五第一则述万历二年(1574)在五华书院会讲事。经王重民先生考证,“此即詹事讲所刻《明道录》,曾经耿定向手批,而季膺重刻之,因易为此名也。”书首有季膺、胡僖、杨起元、张嵿序,后有耿定向、詹事讲跋,为万历间刻本,共六册,现存于北京图书馆。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一卷,曹魏康僧铠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