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三国文
作者:严可均章节列表
升序↑- 卷一·魏一
- 卷二·魏二
- 卷三·魏三
- 卷四·魏四
- 卷五·魏五
- 卷六·魏六
- 卷七·魏七
- 卷八·魏八
- 卷九·魏九
- 卷十·魏十
- 卷十一·魏十一
- 卷十二·魏十
- 卷十三·魏十三
- 卷十四·魏十四
- 卷十五·魏十五
- 卷十六·魏十六
- 卷十七·魏十七
- 卷十八·魏十八
- 卷十九·魏十九
- 卷二十·魏二十
- 卷二十一·魏二十一
- 卷二十二·魏二十二
- 卷二十三·魏二十三
- 卷二十四·魏二十四
- 卷二十五·魏二十五
- 卷二十六·魏二十六
- 卷二十七·魏二十七
- 卷二十八·魏二十八
- 卷二十九·魏二十九
- 卷三十·魏三十
- 卷三十一·魏三十一
- 卷三十二·魏三十二
- 卷三十三·魏三十三
- 卷三十四·魏三十四
- 卷三十五·魏三十五
- 卷三十六·魏三十六
- 卷三十七·魏三十七
- 卷三十八·魏三十八
- 卷三十九·魏三十九
- 卷四十·魏四十
- 卷四十一·魏四十一
- 卷四十二·魏四十二
- 卷四十三·魏四十三
- 卷四十四·魏四十四
- 卷四十五·魏四十五
- 卷四十六·魏四十六
- 卷四十七·魏四十七
- 卷四十八·魏四十八
- 卷四十九·魏四十九
- 卷五十·魏五十
- 卷五十一·魏五十一
- 卷五十二·魏五十二
- 卷五十三·魏五十三
- 卷五十四·魏五十四
- 卷五十五·魏五十五
- 卷五十六·魏五十六
- 卷五十七·蜀一
- 卷五十八·蜀二
- 卷五十九·蜀三
- 卷六十·蜀四
- 卷六十一·蜀五
- 卷六十二·蜀六
- 卷六十三·吴一
- 卷六十四·吴二
- 卷六十五·吴三
- 卷六十六·吴四
- 卷六十七·吴五
- 卷六十八·吴六
- 卷六十九·吴七
- 卷七十·吴八
- 卷七十一·吴九
- 卷七十二·吴十
- 卷七十三·吴十一
- 卷七十四·吴十二
- 卷七十五·吴十三
猜你喜欢的书
增定国朝馆课经世宏辞
十五卷。明沈一贯(1513—1615)编。沈一贯,字肩吾,号蚊门。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中极殿大学士。沈一贯曾以吏部侍郎加太子宾客假归,又特起教习庶吉士,因检列朝馆课诸作,自诏疏以迄诗赋,分类选录,名曰《增定馆课》。以此就正于大学士王锡爵,遂以 “经世宏辞”题其端,且为序而刊行之。本书搜采极富,但所收多为课试之作,不足以尽一代之文献。书中收有王守仁、李梦阳、杨继盛等人章疏数十篇,而他们皆未官翰林,实为自乱其例。四库已存目。万历十八年周曰校万卷楼刻本的影印本,1997年北京出版社出版。卷首署太原王锡爵,元驭父增定,四明沈一贯,肩吾父参订。本书汇编整合翰林馆阁名公之文及庶吉士馆课之作,加入名公及馆师之评点。明代遴选新科进士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授受馆课教习。
养生辨疑诀
养生著作。唐·施肩吾撰。文中明确指出“学道可以长生”,进而说明习练气功应“先须知其本,知其本则末无不通”,本者即“神由形住,形以神调”、精神稳定于形体之内,形体与精神和调。指出练功时应当节食调神定气, “泯思虑”,“任神庐微微”,久久行之则“元气自然遍体”, “外气不入,内气不出,兀然与天地同体”。重视人体元气,强调“精留于身则身生,精施于人则生人”。认为“服饵草木、金石以固其形”,而又不知“草木金石之性,不究四时顺逆之义”的轻率作法,会导致欲求养生延年,反受金石之毒,而“伤和气,远不出中年之内,疾害俱生”,对修练气功又应用药物摄生、防病治病者是有益的告诫。
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
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经文言内丹修炼之法。谓人身中有七宝,「精是水银,血是黄金,炁是美玉,髓是水晶,脑是灵砂,肾是王车璖,心是珊瑚。此是七宝,归身不散,炼就大药,万神尽登仙矣」。经文教人一心内守,调息绵绵,聚五行真气,结成刀圭,神炁相结而成九转大丹。
星学大成
古代星命术书。明万民英撰。三十卷。分门别类编取旧时星学家言:其一曰星曜图列;其二曰观星节要、官度主用十二位论;其三曰诸家限例、琴堂虚实;其四曰耶律秘诀;其五至其七曰仙城望斗、三辰通载;其八曰总龟紫府珍藏星经杂著;其九曰碧玉真经、邓史乔拗;其十曰光矞渊微、星曜格局。是古代星命术的集大成之作。收入《四库全书》。
六体书论
书学论著。唐代张怀瓘著。一卷。为奏御之作。论述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等六种书体的特点、创始者、代表书家。其后论述执笔之法,认为“若执笔浅而坚,掣打劲利,掣三寸而一寸着纸,势有余矣;若执笔深而束,牵三寸而一寸着纸,势已尽矣。”甚为精当。是书陈振孙在《直斋书解题》中作《六体论》。所著六体为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叙述各书体源流,评论各体体势特点,颇精要。认为大篆法于鸟迹,史籀所造,李斯、蔡邕嗣之。其体势若鸾凤奋飞,虬龙掉尾,或花萼相承,或柯叶敷畅,劲直如矢,宛曲若弓,谓小篆乃李斯所造,曹喜、蔡邕为嗣。镂纤屈盘,鳞羽参差,其势飞腾,其形端俨。谓八分为王次仲所造,体骨雄异,贵异尚奇。
南游记旧
庆历中,贾昌朝镇北都,因奏韩魏公治恩、[异]〔冀〕河流,断赵征[侍]〔村〕冈势,不利国姓,致皇嗣未立。仁宗即日中批付侍御史知杂吴中复亟往按治,一日受内降至七封。中复固请对乃〔行〕。既对,以所授内降面乞尽付中书、门下行出,乃敢奉诏。上初甚咈,吴固争不已,乃从之。时人谓之「铁面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