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湖集
作者:张孝祥
又名《于湖居士文集》。诗文别集。宋张孝祥著。四十卷附录一卷。孝祥卒后三年(1173),历阳守胡元功曾编其诗词集,韩元吉为作序(《南涧甲乙稿》卷十四)。又二年(1175),从弟孝忠编印其文集,王质为作序(《雪山集》卷五)。今皆佚。宁宗嘉泰元年(1201)王大成校辑刊集于南昌,即今传宋本。卷首有门人谢尧仁序,从弟孝伯序。尧仁序谓“天下刊先生文集者有数处”,孝伯序称“尽以家藏与诸家所刊属其(王大成)雠校。虽不敢谓全书,然视他本则有间”。可见是晚出较完备之本。卷一为赋、辞、颂、乐章,卷二至一二为诗,卷一三至三○为文,卷三一至三四为乐府,卷三五以后为尺牍。附录为传记资料及时人有关诗文。有《四库全书》本,另有涵芬楼借慈溪李氏所藏宋本影印本,收入《四部丛刊》。另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排印本。
章节列表
升序↑张孝祥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江淮异人录
不题撰人。据《宋史·吴淑传》及诸志著录,知该录北宋吴淑撰。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四库全书总目》曰 该录久无传本,误。该录述异人故事25则,即司马郊、钱处士、 聂师道、于大、李梦符、刘同圭、耿先生、潘扆、润州处士、洪 州将校、史公镐、江处士、李胜、建康贫者、陈允升、陈曙、张 训妻、董绍颜、魏王军士、沈汾、虔州少年、闽中处士、洪州书 生、糁潭渔者和瞿童。
后官场现形记
章回小说。近代许伏民著,署“白眼”。八回。小说继《官场现形记》后再次揭露官场之黑暗。是书效吴趼人《官场现形记》笔法,揭露晚清社会政治腐败现象。如科考作弊,贿赂考官即可中举,而嘲笑那些“悬梁”,“刺骨”的腐儒。官场勿论文武,皆可冒名顶替,略施“鬼接头”、“飞过海”等诡术,竟使一个店铺伙计,摇身一变而为七品县令。又如靠捐输官凭,可以捐官买官。堂而皇之“清政廉明”的苏州巡抚思福,竟与胞兄小妾偷情,及至事泄妾死,恰逢勋臣死丧,演出借勋臣的魂幡来招偷情离魂的丑剧。凡此皆中时弊,有一定现实意义。发表在《月月小说》九、十五至二十一号,光绪三十三年(1907)至三十四年(1908)。
张孔目智勘魔合罗
元杂剧剧本。作者孟汉卿,元杂剧作家,生卒年不详,毫州(今安徽亳县)人。所作杂剧仅存《魔合罗》一种。《魔合罗》属公案戏。全名《张孔目智勘魔合罗》,魔合罗是梵文。原来是卖儿童玩具的叫卖声,元代把孩子们玩儿的泥人儿也唤作魔合罗。 情节:这出戏说的是洛阳人李德昌外出做生意期间,妻子刘玉娘在家以卖绒线为生。李德昌的堂弟李文道对刘玉娘心存歹意,遭到玉娘严厉斥责,遂心怀不满。当一个卖魔合罗的老人捎信来说李德昌做生意赚了钱,但病倒在途中的将军庙里,要玉娘去接他的时候,正巧玉娘不在家, 老人就请李文道转告。李文道心生毒计,把玉娘指向别处,自己抢先赶到将军庙给李德昌吃了毒药,夺走了银子。等玉娘终于赶到将军庙的时候,李德昌已经奄奄一息,拉回家就死了。这时候李文道强迫玉娘嫁给他,如不从,就告她害死亲夫。玉娘宁死不从,结果李文道恶人先告状,并贿赂知县和衙役将玉娘屈打成招。此案被一个叫张鼎的看出破绽,他不顾自身利害,以一个魔合罗为线索,层层追査,终于査到了真凶,保护了无辜。
癸巳孟子说 [标点本]
七卷,宋张栻著。自序称:“岁在戊子(1168),缀所见为《孟子说》。明年冬,会有严陵之命,未及终篇。辛卯岁(1171)自都司罢归,秋、冬行大江中,读旧说,多不满意,从而删正之。还抵故庐,又两载始克缮写。”书中于义利、王霸之辨,论述最详。其说多有感于时事,如论“交邻”章:“所谓畏天者,亦岂但事大国而无所为也,盖未尝委于命而已。故修德行政,光启王业者,太王也,养民训兵,卒殄寇仇者,句践也。末及周平王惟不怒骊山之事,故东周卒以不振。”有感于南渡而发,甚为明显。书中除阐发《论语解》的类似观念外,尤借《孟子》的心性之说,对理学的诸多基本观念予以论说。此书与《论语解》同样,都是张栻理学的重要著述。
法界图记丛髓录
法界图记丛髓录,四卷,佚名,编号一八八七。
维摩义记
凡四卷或八卷。隋代慧远(523~592)撰。又称维摩义记、维摩诘所说经注、维摩义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本书系对于维摩经之文义作解释。初阐明声闻、菩萨二藏,并举出渐、顿二教之别,而判维摩经为菩萨藏顿教之法轮;次释维摩经之经题,以下次第阐释文义。本书字句精练,而释义高妙,颇能发挥维摩经之奥旨。因著者属地论宗,故书中处处显现该宗‘阿赖耶真识说’之特色。又书中遇有须详释之处,屡出现‘义如别章’之词;‘别章’乃指大乘义章,故知此书撰于大乘义章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