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卢升之集
七卷。唐卢照邻撰。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 (今北京大兴)人。自幼笃志于学,十岁从于文字学大师曹宪、王义方学 《埤苍》、《尔雅》。博学多才,善为辞章。曾调邓王府典签,转新都尉,后因病去官,居太白山。卢照邻文章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称为四杰。著有《卢照邻文集》、《幽忧子》,此集又名 《幽忧子集》,因其自号幽忧子,故以名集。共七卷。据张鷟 《朝野佥载》载,其著有《幽忧子》二十卷。新、旧 《唐书》所载亦同。然北宗 《崇文总目》则分别著录为 《卢照邻集》十卷、《幽忧子》三卷。但均已亡佚。明末张燮辑《唐初四子集》,始将其诗文合成一编,为《幽忧子集》,共七卷,附录一卷。集中所收均为当时可见的卢照邻诗文。附录则包括 《唐书》卢照邻本传,骆宾王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及遗事等。卷首有张燮题词。于崇祯十三年 (1940)刊刻行世。此本后被收入清人项家达《初唐四杰集》,《四部丛刊》亦是据此本影印。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由徐明霞点校的 《卢照邻集》。以 《四部丛刊》影印的《幽忧子集》为底本,并据类书、总集加以点校补遗,与《杨炯集》合为一册。新注本有任国绪《卢照邻集编年笺注》(1989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资生集
方书。清董熿 (成章) 辑。辑年不详。此书据黄成章《寿身切术》增补而成。分为产、幼、头、耳、鼻、口内、腹内、肠内、浑身、急怪、疮毒、外伤、无形症等13门,收秘验方172首。现存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张万选重刻本。
玄门十事威仪
玄门十事威仪,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隋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此书乃太上老君为无相真人讲说,内载玄门道士日常修行及生活起居所应遵奉之十种规章仪范。书分十品,共计一百四十四条威仪。依次为:第一执坐坛品,威仪八条 第二礼谒品,威仪十六条 第三出入品,威仪十四条 第四坐起品,威仪十四条 第五执瓶品,威仪十一条 第六洗漱品,威仪十二条 第七巾器品,威仪十条 第八斋食品,威仪三十三条 第九请法品,威仪九条 第十护持品,威仪十七条据称能奉行以上威仪者,可修成大顺真士,违犯者则入地狱。
燕丹子译注
小说。佚名撰,清孙星衍校集。原书三篇,今分上下卷。星衍为清代经学家, 曾官山东督粮道。 书前有孙氏 《燕丹子序》,谓此书三篇,世无传本,惟见于《永乐大典》。此四库馆臣从大典中辑出,入《四库全书》小说类存目。星衍得抄本,复采唐宋传注听引佚文,重加刊刻,复唐宋志三卷之旧。《燕丹子》之著录,始自《隋书·经籍志》。刘向《七略》云“丹, 燕王熹之太子。”故不可以《汉书艺文志》不载而疑其后出。艺文志法家有《燕十事》十篇,杂家有《荆轲论》五篇。疑此书为古之爱士者或其门客纪录遗事,报其知遇者。《旧唐书》以为燕太子丹自撰,极不可信。“其书长于叙事,娴于辞令,审是先秦古书。亦略与左氏、国策相似,学在纵横小说两家之间。且多古字古义。”书中有许多传奇色彩,如秦王谓乌白头,马生角始许太子归,丹仰天叹,乌即白头,马即生角,及秦王乞听琴事。《国策》、《史记》取其某些古字,而削此类传奇情节,足证此书作在史迁、刘向之前。宋时多有其本, 自明中叶后亡佚。故晚明诸丛书俱未收录。有冯翼《问经堂丛书》本,《百子全书》本。
唐英歌诗
诗别集。唐吴融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吴融诗集》四卷,《唐才子传》沿此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唐英集》三卷,此集当即《唐英歌诗》。《宋史·艺文志》又作五卷,则可知到元代,吴融诗集已非旧本,四卷本早已散佚,今存诸集皆作三卷。钱曾《读书敏求记》有宋椠三卷本《唐英歌诗》,今北京图书馆藏明抄本《唐四七家诗》中收有钱曾校《唐英歌诗》三卷,此殆为据宋刊所校。明、清间多有抄本,见于各家书目著录,皆作三卷。今较为常见的刻本为毛晋汲古阁刻《唐人四集》本及清席启㝢《唐诗百名家全集》本,亦皆三卷。据明高儒《百川书志》云,《唐英歌诗》三卷共收诗二百九十六首,而席本略多,盖又有补遗。
观心论疏
凡五卷。隋代灌顶述,智越集纂。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为天台大师智顗观心论之注释书,亦系依据摩诃止观思想而显发观心论主旨之名著。内容先作观心论序、正、流通之分科,序文之说明即占卷一及卷二之一半,以下全部为正说分之说明,计十章,阐述四种三昧、二十五方便、十种境界、一心三智、十法成乘、破法遍、不起顺道法爱等,最后以解释六即义作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