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督集
作者:曾丰曾丰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两垣奏议
一卷。明逯中立撰。逯中立,字与权,号确斋,聊城 (属今山东聊城县)人。万历进士,曾任给事中之职,遇事敢直言,先后抗疏为高攀龙,顾宪成讼冤而被贬为陕西按察司知事,引疾家居而卒。著有《周易札记》。《两垣奏议》收编的六篇奏议皆为逯中立任给事中时所上,当时他历任吏、兵两科,故称“两垣”,包括了论公用舍、论修史用人、论会推阁臣、请罢织造、论东倭、请停例金这六疏。有《四库全书》本、《借月山房汇钞》本、《指海》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曾胡治兵语录
中国近代语录体兵书。蔡锷辑。1915年云南陆军讲武堂石印本。1917年上海振武书局铅版印行。蔡锷(1882—1916),湖南宝庆(今邵阳)人。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从事军事教育工作。1911年在云南发动反清起义,1915年又参加护国战争。翌年病逝于日本。一生潜心军事研究,编撰有《军国民篇》、《五省边防计划》等多部军事著作。1911年初调任云南新军协统时,为加强新军教育,摘录曾国藩、胡林翼论兵言论,辑成《曾胡治兵语录》。共1.4万多字,分为将材、用人、尚志、诚实、勇毅、严明、公正、仁爱、勤劳、和辑、兵机、战守12章,每章后附按语。蔡锷在序言和按语中,阐发了对选将、用人、治军、作战等军事问题的主张和观点。认为选将要慎重,为将要智勇兼备;能耐劳苦,赏罚分明;练兵要严格要求,申明号令;兵机讲究持重稳慎,简练慎出;战法重奇正,强调以静制动,以逸待劳;制定战略战术“须因时以制宜,审势以求当”;主张中国对外敌作战,宜采取诱敌深入战略,“据险以守,节节为防,以全军而老敌师为主,俟其深入无继,乃一举而歼除之”。1924年蒋介石曾将本书增辑“治心”一章,加序言再版印行,作为黄埔军校学员教材;1943年八路军《军政杂志》曾出版《曾胡治兵语录白话句解》,作为八路军将士军事读物;1945年八路军山东军区又重印出版。
寓圃杂记
明代笔记。10卷。王锜撰。《四库全书总目》说:“是书载明洪武迄正统间朝廷事迹,于吴中故实尤详。”书前有祝允明序。其中不少记述,对研究明代文学史颇有助益。如“沈通理绣鞋诗”条记载的沈愚情况:“其诗皆清丽微婉,乐府尤高,有《吴宫词》诸篇,往往脍炙人口。又有《续香奁》四卷,盖仿韩致光之作。留于余者,数年后,被其累索,遂还之,今皆亡矣。止记《绣鞋》一首。”“通理乃宣德间金陵十才子中一人也。”它对全面认识宣德至景泰期间文坛的情况很有帮助。“周伯器”条、“施先生”条、“元敬乞米诗”条、“邢丽文见访”条、“刘廷美以诗取怨”条涉及的,皆是他处很少介绍的明代诗文作家。“祝希哲作文”条所记对祝氏文章评价也颇有见地:“文出丰缛精洁,隐显抑扬,变化枢机,神鬼莫测,而卒皆归于正道,真高出古人者也。”此外,书中提出《剪灯新话》非瞿佑作,可备一说。该书有《玄览堂丛书》本、《纪录汇编》本(节本,上、下两卷)、《金声玉振集》本、《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4年6月出版了张德信的校点本,与《穀山笔麈》合订为一册。
论语集说[四库本]
宋蔡节撰。十卷。在体例上,解说《论语》章句处,凡全用一家者,则独书姓名;于参用一两家者,则各注本语之下;杂用众说者,则叠书姓名于末。其润色以己意者,则曰:“本某氏。”皆谓之集,或附己说于后,则别曰:“节。”谓节自为说者,谓之曰:“释。”其互相发明之说,则夹注于下。其推阐旁意之说,则低一字书之。是时,朱熹之说已行,故该书大旨率从朱熹《四书集注》,其间偶有异同者,如释“贤贤易色”,为贤人之贤,为之改容更貌。此书于淳祐五年(1245)进于朝。其大旨本程颐之学,参以朱熹、张栻等诸家之说,而多取朱熹《论语集注》。诠释简明,辞约理该。有宋刊本,通行为《通志堂经解》本。
玉琳国师传
本书是星云大师佛教人物传记系列中的一本,以平实的语言,细腻的描述,讲述了玉琳国师坎坷而极富传奇的一生经历。
胜幡璎珞陀罗尼经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旨在阐明除障法。内容叙述昔时释尊于喜乐山顶之天宫,为大梵王及观世音菩萨宣说胜幡璎珞陀罗尼,谓受持读诵此陀罗尼,能灭尽五逆重罪,获得大富贵。本经之异译本有玄奘译之胜幢臂印陀罗尼经一卷等。




![论语集说[四库本]](/d/file/books/563923b6463f8d0c9b03fcf51e2a4857.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