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集
作者:苏辙
诗文别集。北宋苏辙(1039—1112)撰。四集九十六卷。辙有《诗集传》已著录。是编有正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四卷,三集十卷,《应诏集》十二卷,正集为元祐以前之作有诗十六卷,赋一卷,辞诗、铭赞一卷,新论、策问各一卷,书、记各二卷,墓、表、铭、传、叙、祭文、祝文、青辞二卷,西掖告词六卷,北门诏书二卷,论时事十二卷。表状三卷,启事一卷。为元祐九年至崇德四年间之作,有诗四卷,杂文一卷,《孟子解》一卷,《历代论》五卷,《颖滨遗老传》二卷,册文、手诏、策题、札子、叙录、笏记、表状、表疏、青词、祝文、祭文、杂文、墓志、神道碑等十一卷。三集为崇宁五年至政和元年间之作,有诗四卷,诗、赋、铭、赞一卷,《策问论》一卷,《论语拾遗》一卷,《易说》、《洪范说》、《诗病五事》一卷,《书传灯录后》一卷,记一卷。《应诏集》为策论及应试之作。四集皆辙手定,自宋至今,未改其原貌。有《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四部丛刊》本。另有《四部备要》本,无《应诏集》十二卷;《三苏全集》本中正集作四十八卷。
章节列表
升序↑- 苏辙生平
- ●栾城集卷一 ◆诗五十二首
- ●栾城集卷二 ◆诗六十九首
- ●栾城集卷三 ◆诗七十五首
- ●栾城集卷四 ◆诗七十四首
- ●栾城集卷五 ◆诗六十六首
- ●栾城集卷六 ◆诗一百首
- ●栾城集卷七 ◆诗五十六首
- ●栾城集卷八 ◆诗六十八首
- ●栾城集卷九 ◆诗七十首
- ●栾城集卷十 ◆诗九十六首
- ●栾城集卷十一 ◆诗八十六首
- ●栾城集卷十二 ◆诗八十九首
- ●栾城集卷十三 ◆诗八十六首
- ●栾城集卷十四 ◆诗八十五首
- ●栾城集卷十五 ◆诗八十五首
- ●栾城集卷十六 ◆诗一百二十首
- ●栾城集卷十七 ◆赋八首
- ●栾城集卷十八 ◆辞五首
- ●栾城集卷十九 ◆新论三首
- ●栾城集卷二十 ◆策问三十四首
- ●栾城集卷二十一 ◆书一首
- ●栾城集卷二十二 ◆书十首
- ●栾城集卷二十三 ◆记九首
- ●栾城集卷二十四 ◆记九首
- ●栾城集卷二十五 ◆墓表铭四首
- ●栾城集卷二十六 ◆祭文九首
- ●栾城集卷二十七 ◆西掖告词六十一首
- ●栾城集卷二十八 ◆西掖告词六十一首
- ●栾城集卷二十九 ◆西掖告词六十一首
- ●栾城集卷三十 ◆西掖告词五十九首
- ●栾城集卷三十一 ◆西掖告词五十一首
- ●栾城集卷三十二 ◆西掖告词四十九首
- ●栾城集卷三十三 ◆北门书诏五十四首
- ●栾城集卷三十四 ◆北门书诏祈祝九十首
- ●栾城集卷三十五 ◆论时事状三首
- ●栾城集卷三十六 ◆右司谏论时事十首
- ●栾城集卷三十七 ◆右司谏论时事十八首
- ●栾城集卷三十八 ◆右司谏论时事十四首
- ●栾城集卷三十九 ◆右司谏论时事十五首
- ●栾城集卷四十 ◆右司谏论时事十七首
- ●栾城集卷四十一 ◆中书舍人论时事三首
- ●栾城集卷四十二 ◆户部侍郎论时事六首
- ●栾城集卷四十三 ◆御史中丞论时事十二首
- ●栾城集卷四十四 ◆御史中丞论时事十首
- ●栾城集卷四十五 ◆御史中丞论时事八首
- ●栾城集卷四十六 ◆御史中丞论时事札子十三首
- ●栾城集卷四十七 ◆中书舍人撰两府请贺谢表状十首
- ●栾城集卷四十七 ◆辞免恩命表状札子十六首
- ●栾城集卷四十八 ◆杂谢恩命表状二十一首
- ●栾城集卷四十九 ◆代人上表二十三首
- ●栾城集卷五十 ◆启事二十二首
- ●栾城后集卷一 ◆诗七十首
- ●栾城后集卷二 ◆诗七十首
- ●栾城后集卷三 ◆诗七十首
- ●栾城后集卷四 ◆诗七十首
- ●栾城后集卷五 ◆杂文十二首
- ●栾城后集卷六 ◆孟子解二十四章
- ●栾城后集卷七 ◆历代论一〈并引〉
- ●栾城后集卷八 ◆历代论二
- ●栾城后集卷九 ◆历代论三
- ●栾城后集卷十 ◆历代论四
- ●栾城后集卷十一 ◆历代论五
- ●栾城后集卷十二 ◆颍滨遗老传上
- ●栾城后集卷十三 ◆颍滨遗老传下
- ●栾城后集卷十四
- ●栾城后集卷十五
- ●栾城后集卷十六 ◆札子十五首
- ●栾城后集卷十七 ◆表记札子状十四首
- ●栾城后集卷十八 ◆表状疏十九首
- ●栾城后集卷十九 ◆青词十一首
- ●栾城后集卷二十 ◆祭文十八首
- ●栾城后集卷二十一 ◆杂文十三首
- ●栾城后集卷二十二 ◆墓志铭一首
- ●栾城后集卷二十三 ◆神道碑一首
- ●栾城后集卷二十四 ◆杂文五首
- ●栾城三集卷一 ◆诗七十首
- ●栾城三集卷二 ◆诗七十一首
- ●栾城三集卷三 ◆诗七十首
- ●栾城三集卷四 【诗十二首】
- ●栾城三集卷五 【诗赋铭赞共十首】
- ●栾城三集卷六
- ●栾城三集卷七
- ●栾城三集卷八 ◆杂说九首
- ●栾城三集卷九 【书传灯录后】
- ●栾城三集卷十 【记四首】
- ●栾城应诏集卷一 ◆进论五首
- ●栾城应诏集卷二 ◆进论五首
- ●栾城应诏集卷三 ◆进论五首
- ●栾城应诏集卷四 ◆进论五首
- ●栾城应诏集卷五 ◆进论五首
- ●栾城应诏集卷六 ◆进策五道
- ●栾城应诏集卷七 【进策五道】
- ●栾城应诏集卷八 【进策五道】
- ●栾城应诏集卷九 ◆进策五道
- ●栾城应诏集卷十 ◆进策五道
- ●栾城应诏集卷十一 ◆试论八首
- ●栾城应诏集卷十二 ◆策一道
- ●补遗 ◆诗三十六首
- ◆词二首
- ◆奏议二十三首
- ◆杂文四首
- ◆题跋四首
- ◆尺牍十一首
- ●附录 ◆传记资料
- ●序跋提要 【栾城后集引】
猜你喜欢的书
革命之路
《革命之路》系美国被忽视的文学大师理查德耶茨的处女作,也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出版于1961年,当年即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与《第22条军规》、《看电影的人》一同入围;2005年又被《时代》周刊评为百大英语小说经典之一。2009年1月,根据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一举摘得金球奖剧情片最佳女主角桂冠,并获得奥斯卡奖提名。 20世纪50年代,弗兰克和爱波夫妇生活在郊外革命路上的革命山庄。弗兰克是个上班族,爱波在家养育一对儿女,兼做业余演员。天长日久,两人厌倦了这种无聊的生活,争吵不休。爱波建议他们抛弃革命山庄的一切,迁往巴黎寻找激情与梦想。弗兰克知道后很是兴奋,但别人并不以为然。恰在此时,他得到难得的晋升机会,爱波也再次怀孕。 大好前途当前,弗兰克背叛了自己当初的想法,并设法要妻子留下。但他的计划被戳穿,爱波与其大吵一番后,决定流产,意外发生了深受打击的弗兰克搬到城里,但新的住户源源不断地来到革命山庄,那里的生活依然继续……
蝴蝶梦
英国女作家达夫妮的长篇小说,发表于1938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讲述一个孤女的爱情遭遇。她与曼陀丽庄园的主人德温特相识、相爱,闪电般结婚后,回到庄园,却时时刻刻生活在德温特亡妻吕蓓卡的阴影中。最大的打击是德温特涉嫌谋杀前妻。案情终于查清,当得知德温特无罪后,吕蓓卡的心腹、阴险的女管家点燃了大火,庄园和所有的过去都被烧毁。他俩的幸福生活才真正开始了。达夫妮·杜穆里埃在该书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颇富神秘色彩的女性吕蓓卡的形象。主人公吕蓓卡于小说开始时即已死去,从未在书中出现,却时时处处音容宛在,并能通过其忠仆、情夫等继续控制曼陀丽庄园,直至最后将这个庄园烧毁。一方面是缠绵悱恻的怀乡忆旧,另一方面是阴森压抑的绝望恐怖,加之全书悬念不断,使该书成为多年畅销不衰的浪漫主义名著。
狩猎10小时
凡尔纳的短篇小说《狩猎10小时》发表于1882年。一个“新手”讲述自己的一次狩猎冒险经过。充满幽默和讽刺,令人啼笑皆非。曲折而又有趣的故事,情节惊险,充满奇特的偶合,再衬以非凡的大自然奇景,造成一种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兼之凡尔纳的文笔流畅,叙述轻快。
陔余丛考
笔记。清赵翼撰。四十三卷。翼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江苏阳湖(今常州)人。翼有《瓯北诗钞》已著录。是书为作者自黔西乞归后所作,因其为循陔(奉养父母)时所辑,故名。全书五十三万八千字。编次以类相从。作者《小引》云: “余自黔西乞养归……有所得辄札记别纸,积久遂得四十余卷,以其为循陔(奉养父母)时所辑,故名曰《陔余丛考》。”全书不分门目,编次先后以类相从。 1~4卷论经义,5~15论史学, 16~21卷杂论掌故,22~24卷论艺文,25卷论纪年,26~27卷论官制,28~29卷论科举,30~31卷论风俗名义,32卷论丧礼,33卷论器物,34~35卷论术数及神佛,36卷论称谓,39~43卷为杂考证。是书考史论文,对典章制度,风俗名物,能明辨源流。
烟苗季
长篇小说。周文著。写于 1937年5月。1938年5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列入《文学丛刊》。作品以北洋军阀时代“边荒一隅”的四川为背景,以“禁烟委员”的肥缺和补充团新团长的人选为线索,记叙了军阀之间派系倾轧的明争暗斗。草莽“英雄”旅长,战胜了劲敌“江防军”, 夺回了防区,以胜利者自居;而阴险、狡诈的参谋长则野心勃勃,私通“江防军”,网罗亲信,誓与旅长抗衡。他们的上级司令官,也把旅长视为心腹之患,怕他羽翼丰满,不听调遣。于是利用老同学钱秘书,遥控参谋长,削弱旅长的实力。双方势均力敌,矛盾愈演愈烈,最后导致火并。 旅长下令全城戒严,包抄参谋长的公馆;参谋长也早有准备,剑拔弩张, 小说在一场血肉厮杀的开场前结束了。作者以自己熟悉的题材,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避开了军阀之间在战场上的正面厮杀,巧妙地利用旅部、公馆和客厅的场景转换这一纵式结构,时间又限制在三天之内,却将旧军阀们的愚蛮、暴戾、贪婪的本质暴露无遗,反映了二十年代军阀统治的黑暗和腐败,“保存一点历史的真实”(周文《<烟苗季>后记》)。茅盾曾在1937年5月发表的《<烟苗季>和<在白森镇>》一文中,对作品的现实意义有过独到之见: “其实以我看来,象《烟苗季》和《在白森镇》所写的那种丑恶,亦何尝只限于那‘边荒一隅’,不过是形式略有变换而已;至于那样的‘人物’既然是封建社会的道地产物,则希冀其没有,十年的时间似乎也太短,更何况十年的时间所加于社会本质上的政变只是零呢!我相信那样的人物现在尚未成为‘历史的’,不过换过一件外套罢了。”
盂兰盆经疏
佛典注疏。唐宗密撰。二卷。是西晋竺法护译《佛说盂兰盆经》的注释书。宗密自序云:“早年丧亲,依此经追荐亡灵。后还乡里,应乡亲之请,制此新疏。”书中判此经属律藏,为人天藏所摄,以拔苦报恩为宗。疏分四段:一教起所因、二藏乘所摄、三辨定宗旨、四正解经文。在正解经文中,先释经题,次则逐段疏解经文,甚为详备。见载于明、清诸版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