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泽丛书

作者:陆龟蒙
笠泽丛书

四卷。《补遗》一卷。唐陆龟蒙撰。陆龟蒙,字鲁望,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天随子,姑苏 (今江苏苏州)人,曾为湖州、苏州从事。幼年聪悟,通达六经,善作文章,名震江左。与皮日休是诗友,二人酬唱之作编为《松陵集》十卷,皮日休为诗集作序。在序中说:“其才之变,真天地之气也。近代称温飞卿、李义山之最,俾生参之,未知其孰为之后先也”。其与李蔚、卢携友善,二人复相位时,召陆龟蒙为左拾遗。诏命方下,病逝于家。著有 《诗编》、《赋》、《松陵集》、《小名录》。此集为陆龟蒙自编。因其烦琐细碎,故名丛书。以甲、乙、丙、丁为次。后有补遗一卷。宋元符间蜀人樊开始序而梓之。政和初年,毗陵朱衮复行校刊,只分上、下二卷,及 《补遗》一卷。此本为元至元五年(1339),陆龟蒙的裔孙陆德源才又重刻,共四卷,《补遗》一卷。并在 《题记》中说:“此编又谓之《笠泽丛书》者,盖以丛脞细碎,多补遗残编。然起甲迄丁,篇什不满百,定犹有待后欤”?前有樊开序,第五卷补遗收有补遗诗,陆龟蒙传,朱衮后序,待补遗赋四首,陆德原跋等。最早有北宋元符三年(1100)樊开题序的刻本,共七卷。之后吴江朱衮刻本。到南宋宝祐五年(1257),叶茵编的《甫里先生文集》问世,《笠泽丛书》几乎芜没不闻。到了明代所流行者为《

猜你喜欢的书

历史的用途与滥用

《历史的用途与滥用》是德国思想家尼采于1874年出版的一部重要作品,被认为与尼采早期的另一部杰出作品《悲剧的诞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尼采认为,历史对于个人。民族是必要的;但是,一旦“历史感”到了一定的程度,这种历史感就会伤害并最终毁掉一个人、民族甚至文化体系的生命。因此,必须确定“回忆”的限度,使历史最好地服务于生活。《历史的用途与滥用》具有十分典型的尼采式的文风:热烈、有力,痛快淋漓的批判,看似偏激的措辞,读来却给人以一种振奋感。

格古要论

文物鉴赏专著。三卷。明曹昭撰。成书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据明舒敏《格古要论序》称其为“吴下簪缨旧族,博雅好古”。此书共分十三论。上卷有古铜器、古画、古墨迹、古碑法帖四论;中卷有古琴、古砚、珍奇、金铁四论;下卷有古窑器、古漆器、锦绮、异木、异石五论。每论又各分为若干子目,如古琴论下又分断纹琴、伪断纹、唐宋琴、古琴色、古琴样等子目;古窑器论下又分柴窑、汝窑、官窑、黄董窑、哥哥窑、象窑、高丽窑、大食窑、古定窑、古磁窑、古建窑等子目。此书专述古今名玩器具之真伪优劣,是明代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部文物鉴定学专著。编写方法为记事兼论述,从文物概述、作伪方法到真伪鉴别均有论述,还介绍了鉴别赏析的源流本末及典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该书的“真赝优劣之解,皆能剖析纤微,又谙悉典故,一切源流本末,无不厘然。”使人读后对各种古物有一个较系统的了解和增长鉴赏的水平。是较好的一部文物鉴赏书籍,为后人所重视。明景泰七年(1456年)至天顺三年(1459年)间,经吉水人王佐增补校订,变更章次,易名为《新增格古要论》,共十三卷,仍为十三论。对墨迹和古碑法帖等部分增补最多。新增本比原著内容丰富,流传为广。

金箓解坛仪

金箓解坛仪,原不题撰人。从内容文辞看应出于宋代,盖亦为北宋杨杰、张商英等人改编修定金箓斋仪之一。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此仪用于金箓斋即将完毕时,解散坛席、言功宣奏。其行仪节次有礼师存念、宣五方神咒、鸣法鼓、请称法位、礼方、忏悔、三启、宣表、回将牒、焚化、十二愿、存神烧香等。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白话长篇神魔小说。又名《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三卷,分17节。不题撰者姓名。卷末有“中瓦子张家印”款一行,张家为宋时临安书铺,故王国维、罗振玉皆以为宋人作。然鲁迅以为“逮于元朝,张家亦或无恙,则此书或为元人撰,未可知矣。”书叙唐玄奘取经故事。情节与后世所传不尽相同,但为《西游记》之蓝本。其中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有猴行者的加入,虽尚是“白衣秀士”,已自称“花果山紫云洞铜头铁额猕猴王”,主动帮助唐僧取经,战胜了妖魔,其次有深沙神出现,为沙和尚原型,再是途中遇到多起阻难,出现过火焰山、女人国,入王母池等情节,均为《西游记》所本。为研究《西游记》来源重要参考书 是编传世有二本,一为日本德富苏绛藏本,名为《大唐三藏取经记》三卷,缺第二卷。一即本书,上卷缺第一则,中卷缺第八则。二本虽命名有别,内容全同。前者为罗振玉收入所编《吉石庵丛书》中。后者亦有罗氏影宋本。

鸿猷录[四库本]

明高岱撰,共16卷。成书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高岱,字伯宗。生卒年不详。湖广京山(今湖北京山县)人。嘉靖进士,官至刑部郎中。以力救董傅策、张翀、吴时来而触怒严嵩,出为景王府长史。生性孤僻,喜读书,善属文。其主要著作有《樵论》、《楚汉余谈》、《西曹集》、《鸿猷录》等。仿纪事本末体,所录凡60事。记述朱元璋起义到嘉靖年间的军事,对明初的统一,以及正统、成化、正德年间的农民起义及其被镇压经过,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材料的来源,大多是根据当地人的记述、传志、书疏和案牍。

曼殊室利焰曼德迦万爱秘术如意法

全一卷。唐代一行撰。又作大威德万爱法、焰曼德迦万爱如意法。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为杂密轨,大威德法。首先细说六面六臂六足、乘水牛之像,图示所成就法、一印真言、曼荼罗及法成就之地符、天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