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海宗杂论集

作者:雷海宗
雷海宗杂论集

雷海宗(1902—1962):著名历史学家。一九二七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后更名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担任教授、系主任等职;一九五二年全国院系调整,调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主任。《雷海宗杂论集》是一部全面搜集雷海宗先生学术成就和散杂文的丛书,极具收藏和学术价值。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史学大师,中国历史研究绕不开的先行者,全新整理的文集带我们重回被忽视的“雷海宗时代”。

猜你喜欢的书

古灵集

古灵集

宋代诗文别集。25卷。陈襄著,陈绍夫编。古灵为陈襄所居村名。此书为陈襄生平诗文合集,由其子陈绍夫收集编成。全书共收“古律、诗赋、奏启、杂文凡360余篇”(李纲《序》),卷1至3为奏章、内制,卷4至6为奏状、卷7至8为札子,卷9为杂文,卷10至11为《易》讲议,卷12为《礼记》讲议,卷13为议论策题,卷14至15为书,卷16至17为启,卷18为序记,卷19为文,卷20为墓志铭,卷21为古赋、卷22至25为各体诗。另有附录1卷,收陈襄门人所撰《先生行状》、《先生墓志铭》、《宋史·本传》以及友人题记、《古灵先生年谱》。陈襄为文“皆浑全博雅,不为纤巧浮伪,片言只字,无非至诚”(陈公辅《跋尾》)。其诗恬淡朴实,写景抒怀颇有可观者,如《舟次巴峡》、《观海》、《经武夷山》等。李纲在《古灵集序》中说:“其诗篇平淡如韦应物,其文词高古如韩退之,其论事明白激切如陆贽。”有宋刻本,据宋刊本的传抄本,《四库全书》本。

书法三昧

书法三昧

一卷。书论。元代佚名。此书卷前有明人胡翰序,序中说:此书元时见于都下馆阁名臣家,以此定为元人所作。书中前部是书法三昧歌,四言二十二名,后部是书法八则,有下笔、布置、运笔、学纲目、大结构、结构径庭,发笔先后、名人字体。所论简练明确,无愧三昧之意。颇便初学。元时曾为鲜于枢、赵孟頫等人所宝爱,后归周伯琦携至吴中,世人始知有此一书,伯琦死后书才传出。卷后附洪武十五年(1382年)一跋,盖亦胡翰所记。有《格致丛书》本、《六艺之一录》本、《书法正传》本、《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本。

龙朱

龙朱

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均作于1928年秋冬。1931年8月上海寻乐轩初版。收《龙朱》、《媚金·豹子·与那羊》等短篇小说5篇。主人公龙朱是湘西白耳族苗人中最出色的美男子,一个勇武、智慧的武士。一次,他和对山女人对歌,女子美妙的歌声使他怦然心动。龙朱正要循声寻找那女子时,但已杳无影踪。后探得对方原是花帕族黄牛寨寨主的姑娘,于是龙朱热情地向那姑娘求爱,终于赢得了幸福。作品刻划了在氏族社会风气中养成的自尊、自强、勇敢、真诚的龙朱这一艺术形象,借此与被毒化了的“都市文明”相对照,呼唤自由美好的人性来充实现实的人生。作品传奇色彩浓厚,并采用民间故事的写法,颇能引人入胜。

圆明园总管世家

圆明园总管世家

《圆明园总管世家》,作于民国年代,讲述了圆明园的守护与毁灭。

倭变事略

倭变事略

嘉靖三十七年(1558)十二月采九德著成《倭变事略》。全书共四卷,记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七年江浙倭寇事。作者亲历事变,所记多出自目击耳闻。书中对倭寇侵扰海盐一带的时间、地点、经过、人民受害状况,以及通倭头目王直、徐海等被俘斩的经过,记述尤详。

战国策

战国策

又称《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今本33卷。原作者不详。此书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全书分十二国纪事,依次为: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记载自春秋以后到秦末农民大起义期间245年事。其内容受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影响极大。如经济方面,由封建领主制转变为封建地主制;政治上,由春秋时期小国林立变为七国争雄。以用人而言,春秋时的世卿世禄制到战国时改为选任贤才,故智能之士奔走于各国之间,“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远亡为存。”《战国策》反映了当时士在各国的活跃活动,各国统治者为了守其国、强其国,都争相养士,士由此脱颖而出,频繁往来。有些篇章的写作,与所谈及之事的时代不远,尽管文采较差,但说辞大致符合历史事实。有些篇章所述则离时代较远,其中许多言论都是引古道今,以为状喻,或夸大事实,往往谈形势扞格难通,言地理则东西莫辨,与事实不相符,故引用史料时应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