鄮峰真隐漫录
作者:史浩
宋代诗文别集。50卷。史浩撰。此集凡诗5卷,杂文39卷,词曲4卷。末2卷为《童丱须知》,分30章,内容都是治家修身之道,语言通俗易懂而且押韵,是作者用来教导子孙的,首有小序,署“淳熙辛丑下元,真隐居士书于清凉境界”,故知为淳熙八年(1181)罢官以少傅侍经筵时所著。其集系史浩门人周铸编次,明代天一阁藏有写本,清乾隆间据以辑入《四库全书》。其诗多唱和应酬之作,但《和钟山晚步》、《和斜径》等小诗却清新可喜,韵味深长。其文多章表书启等类。集中保存了许多不易见到的宋代大曲的歌词,计有《采莲》(寿乡词)、《采莲舞》、《太清舞》、《柘枝舞》、《花舞》、《剑舞》、《渔父舞》共7套;这对于今天了解唐宋歌舞戏的真实面貌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他一生富贵,其作品多为应景颂圣和应酬唱和之作,因而文学价值不高。本集善本均为明、清抄本。
章节列表
升序↑史浩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莫卧儿帝国
《莫卧儿帝国:从奥朗则布大帝时代到莱克勋爵占领德里》从社会、政治、宗教、种族、历史、地理、气候、环境、习俗等方面追溯了印度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莫卧儿帝国由盛而衰的轨迹,详细描述了18世纪末期英国殖民印度前莫卧儿帝国的大乱局,客观地呈现了自1759年阿拉姆吉尔二世被谋杀到1803年莱克勋爵占领德里的大变局,以翔实的史料揭示了莫卧儿帝国如何在内忧外患——皇帝昏庸无能、国土四分五裂、宗教迫害严重、马拉塔人的崛起、阿富汗人入侵、英法等国殖民者的进攻中走向衰亡的。
草原
贩卖羊毛的商人库兹米巧夫和替女婿去卖羊毛的神甫赫利斯托弗结伴出门去卖羊毛。库兹米巧夫还顺便带了他九岁的外甥叶戈鲁什卡到外地去读书。叶戈鲁什卡坐在车夫简尼斯卡的身边,为离开母亲一路上哭个不停。他们的马车要日夜兼程,经过一个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作品以“旅行”贯串情节,从一个九岁孩子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借自然美和人的生存企求之间的对比、落差以呈现小说主题: 作为生命容器的大自然是如此令人迷恋、陶醉,而这美丽器皿中盛放的竟是无数艰辛、酸楚、命运的粗暴与乖张。
锦带书十二月启
旧本题梁昭明太子萧统撰。陈振孙《书录解题》又云:梁元帝撰。此事俪语,在法帖中章草月仪之类。详其每篇自序之词,皆山林之语,非帝冑所宜言。且词气不类六朝,亦复不类唐格,疑宋人案月令集爲骈句,以备笺启之用,后来附会题爲统作耳。今刻本《昭明集》中亦有之,题曰《十二月启》,然《昭明集》乃后人所辑,非其原本,未可据以爲信也。
赛花铃
清康熙本衙藏板本《赛花铃》扉页书影清康熙本衙藏板本《赛花铃》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全称《赛花铃小说》。十六回。题“吴兴白云道人编本,南湖烟水散人较阅”。白云道人真实姓名无考,烟水散人即徐震。徐震,字秋涛,浙江嘉兴人。成书于清康熙元年(1662)。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康熙本衙藏板本,藏上海图书馆、大连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本衙藏板本,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排印本。书叙苏州才子红文畹与方素云婚姻故事。文畹与素云有白首之约。素云有兄方兰与妹有隙,怀恨加害,使素云流落他乡。文畹亦遭暗算,逃至京师。后文畹以军功显贵,与素云团圆。又娶媚娘、琼英。有清刊本,大连图书馆藏。
孔子平议
易白沙著。发表于1916年2月《新青年》第1卷第6号和1916年9月《新青年》第2卷第1号。文章通过对孔子学说的学理分析,揭示了历代封建统治者利用尊孔、祭孔、垄断天下之思想,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实大悖于孔子之精神。作者认为,儒学是春秋季世显学。孔子作为儒学之创始人,“主张君权于七十二诸侯,复非世卿,倡均富,扫清阶级制度之弊,为平民所喜悦。”但孔子之学只是儒家一家之学,“不过九家之一”。而各家学说,各有偏颇,故孔学必不可称以中国一国之学。孔子宏愿,诚欲统一学术,统一政治。然这于古于今都是不现实的。作者指出,从汉武帝起,身处闭户时代的董仲舒,用强权手段,“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利用孔子为傀儡,垄断天下之思想,使失其自由。以后历代统治者皆傀儡孔子,“国人惟冥行于滑稽尊孔之彀中,八股试帖,俨然衣钵,久而久之,遂成习惯”。然而“典礼愈隆,表扬愈烈,国家之风俗人心学问愈见退落”。认为孔子之所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是由于孔学自身有弊害。即:“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孔子讲学不许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孔子少绝对之主张,易为人所借口”;“孔子但重做官,不重谋食,易入民贼牢笼”。因此,成为“独夫民贼作百世之傀儡”。该文是《新青年》上第一篇公开指名向孔子挑战的文章,因而在当时的思想界影响颇大。
府君存惠传
府君存惠传,一卷,佚名,编号二八六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