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续稿

作者:姜特立
梅山续稿

诗文集。宋姜特立著。十八卷。是此集为特立六十以后为东宫属官时所作,前此当有稿别行。《直斋书录解题》载《梅山诗稿》六卷,《续稿》五卷。《文献通考》卷二四五载《续稿》十五卷。清修《四库全书》,用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此本出休宁(今属安徽)汪森家,诗凡十七卷,附以杂文六篇及长短句二十首,共为十八卷。然《四库全书》修定时,已将附录杂文删去。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卷一四亦著录此书有二种:一为十七卷,杂文一卷,清小山堂赵氏写本;一为十七卷,附杂文一卷,长短句一卷,旧写本,从宋刻中抄出。已不可得见。特立另有《梅山小稿》一卷,见《两宋名贤小集》。

姜特立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虚斋集

虚斋集

五卷。明蔡清 (1453—1508)撰。蔡清字介夫,号虚斋,福建晋江人。少从朱玭学,以善《易经》出名。成化二十年 (1484)进士,官至江西提学副使,因忤宸濠,乞致仕,起南京国子监祭酒,命刚下而卒,昭谥文庄。著有《易经蒙引》(已著录)《四书蒙引》、《蔡文庄集》。此集为葛志贞所辑,于正德十六年 (1521)刊刻行世,共五卷;集前有林俊序。林俊序评其诗文特点说:“虚斋平生精力尽用之易、四书蒙之间,梓学宫而行天下矣。至其经义,趣深理到,论策诸作,畅达疏爽,诗文别出体格,掖人心而系教名,卒泽于仁义道德粹如也。”蔡清的文章淳厚朴直,言之有物,语言质朴,不追求华丽词藻,是那些雕章刻镂之流所无法比拟的。《虚斋集》另有蔡清族孙蔡廷魁刻本,此本有补遗、附录,增为八卷,但所增不过手简墨迹,无关轻重,而且将史乘传赞之作也一概附入,尤多冗滥,反不及原本持择有要。

提纲释义

提纲释义

此书分《历代国号歌》、《历代帝王歌》、《历代群英歌》三部分。《历代国号歌》一章一节,从远古三皇五帝时代说起,至明结束,为叙历代王朝国号之歌。《历代帝王歌》一章十五节,以歌诀的形式,从天地开辟到明朝灭亡历代王朝的帝位继承、以及王朝的递禅次第予以叙说,同时亦兼及分裂时期的地方割据政权的出现和归结,实际上是梗概地叙说了至满清王朝以前的整个古代中国历史的进程。《历代群英歌》一章十九节,按时代顺序,将历代王朝建立功勋的功臣和有影响的名人逸士予以排列叙说,反映了王朝所建立的功业和王朝的兴衰治乱,而其中的孔门弟子和理学名贤,关系的则是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因此,此书可以说是一部简化了的二十四史,是中国历史的提纲,对把握中华民族的历史和蹋的发展进程来说,无疑是一部极清晰的有举纲作用的启物读物。而且本书又以歌诀的形式进行编排,读之上口,易读易记。

黄氏菊谱

黄氏菊谱

黄省曾,字勉之,举嘉靖乡试,从王守仁,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驰终身于书无不览,详闻学、近古无比。有《四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崇山人集》等,菊谱首刊于明万历二十五年(夷门广赎》丛书,民国间上海涵芬楼据此本影印,《丛书集成》收人此本。

本草分经

本草分经

成书于1840年。清代姚澜撰。成都昌福公司铅印本。该书不分卷,论药804种,按药物归经理论进行编写,其中80余味有炮制记载。主要内容有:去心(巴戟天、远志)、去核(萸肉)、去皮尖(杏仁)、去外皮毛(辛夷)、刷去毛(枇杷叶);焙(紫河车);炒(五灵脂、扁豆、麦芽);炒黑(黄柏);炒至烟尽(干漆);面煨(甘遂);酒蒸(白茅根);醋炙(芫花);硫黄熏(东洋参);水飞(朱砂);醋淬甘草水飞(自然铜);醋淬水飞(紫石英);去油(巴豆、肉果、续随子)。部分药物还记载了炮制作用,如:黄柏,“生用降实火,炒黑止崩带,酒制治上,蜜制治中,盐制治下”。黄连,“酒炒治上焦火,姜汁炒治中焦火,盐水炒治下焦火”。巴豆,“生用治急,炒黑缓治”。卷柏,“生用辛平破血,治淋结。炙用辛温止血治肠风”。莱菔子,“生用能吐风痰散风寒,炒熟治喘嗽下痢”等。

白话史记

白话史记

《史记》,纪传体通史书。“二十四史”之一。西汉司马迁撰。成书于征和二年(前91)。原名《太史公书》。一百三十篇。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事起于传说中的黄帝,迄于汉武帝,上下三千年左右,尤详于战国、秦、汉。

仪礼释宫

仪礼释宫

三十卷。宋李如圭撰。古代宫室,都有定制,《仪礼》时其载述颇详,然而随时代变迁,宫室定制各不相同,后世阅读《仪礼》亦不尽知古时登降之节、进退之序,故有考古礼者不明于古人宫室之制,即不能全明《仪礼》之说。而李如圭作《仪礼集释》,又作《仪礼释宫》,考古人宫室之制,以与《仪礼集释》相辅。《仪礼释宫》仿《尔雅·释宫》体例,逐条分析,各引经记,以《注》、《疏》参考证明,详加讨论,辨析详明,深得经意,发前人之所未发,对《仪礼》古代宫室之研究,有一定的贡献。《朱子大全集》亦载《仪礼释宫》,与李如圭《仪礼释宫》大致相同,仅无序文,可能是《礼书》校定者认为是朱熹所着。亦有人将其编入《苏轼集》中。清儒编辑《四库全书》根据宋《宋中兴艺文志》确定为李如圭作,“诚治《仪礼》之圭臬也”。由于传本已佚,《仪礼释宫》是《四库全书》编纂者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一卷,以与《仪礼仪释》相附,其间字句与朱子本稍有不同。版本有宋刊本、乾隆间武英聚珍板本、守山阁本、《经苑》本、闽覆聚珍本、墨海金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