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公集

作者:李翱
李文公集

十八卷。唐李翱(772—841)撰。李翱谥号为文,后世称为 “李文公”。生平详见 《论语笔解》(辞目)。此书版本较多,据 《新唐书·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载均为十卷,而陈振孙《书录解题》则称有 “蜀本,分二十卷。”但均散佚不存。此集共十八卷。所录皆文,无诗。前有广西布政使何宜序。集中卷一为赋,卷二一五为文,卷六一八为书,卷九为表疏,卷十为奏议状,卷十一为行状实录,卷十二为碑传,卷十三为碑述,卷十四一十五为墓志,卷十六为祭文,卷十七一十八为杂著。李翱才学虽皆逊韩愈,不能熔铸百氏皆如己出,而立言具有根底。大都温厚和平,俯仰中度,不象李观、刘蜕等人有矜心作意之态。苏舜钦评为“其词不逮韩,而理过于柳。”另外,光绪初冯焌光刻《三唐人集》丛书本,为 《李文公集》十八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首为提要,次为何宜序,黄景夔序,附录有史话、欧阳修读李文一则,卷末有邢让、赵汸、毛晋、全祖望、吴大廷、冯焌光等人跋语。还有《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三唐人文集》本行世。均为十八卷。

李翱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女科指要

女科指要

妇科专著,6卷。清·徐大椿 (灵胎)撰。约成书于1764年。此书系《徐灵胎医略六书》之一。设调经、种子、胎前、临产和产后五门。广摘历代医家对女科证治之医论。对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阐述颇具特色,强调辨证施治的重要性,指出“当审其血气之通塞,禀赋之刚柔,然后投剂。”

史略

史略

《史略》是南宋高似孙编写,共六卷,现存至今的第一部史籍专目。体例上,其著述的史籍之后一定加有相关的注解、考证、注音、版本、字句校勘;评论和相关书籍中,包括作者自叙,各家批评意见原书补作和参考的文献,比较详细。而且《史略》第一次明确将历史评论与史学评论区别开来。卷一全部讲《史记》;卷二讲《史记》以后从《汉书》起到宋人撰修的《唐书》、《五代史》等所谓纪传体正史,其中《汉书》占了大部分篇幅——这是因为《史记》、《汉书》在我国史书中向来是声誉最佳的两部,给他们作注解作评论的最多;卷三除开头讲《东观汉记》外,主要讲历代春秋、历代纪、实录、起居注、时政记等编年史,还附带了会要和玉牒;卷四讲史典、史表、史略、史钞等门类,最后讲通史并 着重讲了《资治通鉴》;卷五讲霸史、杂史、《七略》中的古史以及历代藏书情况和史官姓名,殿之以刘勰《文心雕龙》里的《只传》篇;郑六讲了《山海经》、《世本》等古籍。写法是既开列书目和作者,又或多少地介绍内容并作评论。全书总共引用了四十四部古籍,介绍了六百多种史学著作。

明史纪事本末

明史纪事本末

清谷应泰撰。80卷。断代纪事本末体史书。作者 博采张岱《石匮藏书》、谈迁《国榷》及各种私家野史,综合史料、汇列专题,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撰成,记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至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近300年明之史事。此书述治乱兴衰之事尤详,农民起义专题多达15篇。宦官阉党专权、倭寇侵略我国东南及修治运河、治水江南、矿税之害等,均有专篇记述。 此书早于官修《明史》80年撰成,可作考证《明史》之用。有顺治十五年筑益堂原刻本,翻刻以江西、广雅书局本最为通行。今中华书局校点本,多所参考校订,并收录以傅以礼传抄本为底本之《明末纪事本末补遗》6卷,清初彭祖贻所著《明史纪事本末补遗》5卷,以及《谷庸虞先生传》等10篇资料选辑,为最佳之本。

淮南子

淮南子

西汉淮南王刘安(汉高祖刘邦之孙)及其宾客所著的一部杂家著作。本名《淮南鸿烈》,自刘向校定后,称《淮南》,《隋书·经籍志》始题作《淮南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内21篇,外33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只流传内篇。该书内容以道家思想为主,以道家自然天道观为中心,但也杂揉了儒、法、阴阳诸家。提出“道”、“气”学说和宇宙生成学说。有“以道绌儒”的思想倾向,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相对抗。该书保留先秦原始资料甚多,其中的自然科学史资料颇为珍贵。《淮南子》体系庞大,内容丰富,自成一家。它对以往文化的搜集整理,较之稷下学派和吕不韦规模更为宏大,概括水平更高。在保存先秦文化,反映汉初精神,开拓西汉中期以来文明等方面,都起了一定历史作用。它又是西汉时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对当时哲学所能论及的各种问题作了概括和总结,在各成系统的基础上,以道连贯起来,形成有内在逻辑次序,前后较为一贯的理论体系。宇宙发生论和形神论超越了前人。在天文、地理、生理、物理等学科上有新创见,从而成为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书中所含有的天人感应、灾异禁忌、神仙长生、人生而静等观点,在当时与后世也都产生了消极影响。本书版本通行的有《二十二子》、《诸子集成》等本。其历代注本甚多,其中以近人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最为可读。

表无表章栖玩记

表无表章栖玩记

表无表章栖翫记,一卷,宋守千述,日本高范题记。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

凡三卷。守坚编。又称云门广录、云门和尚广录、云门文偃禅师广录、大慈云匡真弘明禅师语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乃编录云门文偃之法语、偈颂、诗歌等。云门之机锋峭峻,崭新奇拔,颇能发挥独自之见地;其中用语简洁,句句皆出人意表,最能诠显超宗越格之宗风。本语录中,云门一宝、云门露字、云门干屎橛、云门糊饼等皆脍炙人口。卷下之行录为集贤殿雷岳所撰,乃信实之禅师纪传。卷末并附有云门之弟子圆明大师缘密之颂云门三句语及余颂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