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宾客文集

作者:刘禹锡
刘宾客文集

诗文集。唐刘禹锡撰。三十卷。外集十卷。晚年因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交谊笃厚,世称“刘柳”。与白居易唱和甚多。世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颇得民歌风韵。《金陵五题》、《乌衣巷》、《西塞山怀古》等咏史怀古之作语言平易,别有寄托,脍炙人口。《聚蚊谣》、《飞鸢操》等寓言诗讽刺时政,发泄积愤,感慨尤深。《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为有名的感慨身世之作。有句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现了诗人达观的人生态度。学习俚歌俗调,摹仿民歌所写的《竹枝词》、《杨柳枝词》等,情绪健康开朗,具有浓郁的民歌色彩。刘氏手编《刘氏集略》自选集,以及《杭越寄和集》、《吴蜀集》、《彭阳唱和集》等多种诗文集。然《新唐书·艺文志》等仅著录有四十卷本,约为刘氏身后由他人整理以上诸集而成。至北宋,四十卷集已佚卷二十一至卷三十,剩三十卷。存诗五百多首。宋敏求从各集中辑出诗四百多首,文二十多篇,编为《刘宾客外集》,从而形成今本。《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即此本。卷一至卷二十为文,卷二十一至卷三十为诗。文按赋、碑、论、记、书、表、状、启、集记、杂文十类分编,凡一百九十九篇。诗按杂兴、五

刘禹锡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刘子骏集

刘子骏集

诗文集。西汉刘歆撰。一卷。歆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沛(今江苏沛县)人。刘向子,成帝时为黄门郎。河平中,受诏与父总校群书。向死,任中垒校尉。新莽时为国师,后谋诛王莽,事泄自杀。所撰《七略》为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为《汉书·艺文志》之蓝本。原集久佚,明张溥辑本收赋、书、议、奏、说等十二篇,附洪范五行传,本传列于后。赋以《遂初赋》为代表,是见摈放外任时所作。经历故晋之域,感今思古,叹往事而寄己意,最后归于“处幽潜德”、“抱奇内光”。文以《移太常博士书》和《与扬雄求方言书》成就最高。前者指斥不立古文经学者为“专己守残”,责让极其深切。后者向扬雄索取《方言》,始赞雄“澹雅之才”、“沈郁之思”,继以“知蓄积、善布施”之理劝其献书,委婉平和,曲尽其意。有清光绪五年(1879)信述堂刻本。

曾国藩治学方法

曾国藩治学方法

胡哲敷著。台北中华书局 1961年出版。4篇、11章。该书从治学的意义与范围、曾 氏的气度与学风、修养的旨趣、精神的修养、治事的精 神、治家、治军、治吏、读书方法等几个方面对曾氏的思 想进行评述,名为治学方法,实则重点论述其治事作用的 要旨所在,学术价值不很突出。这是一部民国人对曾国藩的解读,曾国藩女儿曾纪芬推崇备至,亲自作序推荐。它堪称一部精神的冶炼志,有关人生的各个方面,居官、同僚、子女、养生、读书、观人、器量、骄奢、淡泊、挫辱、坚忍,自省、笃实……在民国史家凝重的笔触下,对一个普通读书人变成巍峨君子的精神冶炼历程,给与了淋漓尽致的、有震撼力的叙述。

玄牝之门赋

玄牝之门赋

不题撰人。卷后有俞琰、俞仲温二序,实《易外别传》之序, 非本赋之序。但赋中称:“弗解讲明于理学,安能契合于仙书。”与 《易外别传》之旨颇合。本赋两部分,一部分题《此上玄下牝之门 欤》,一部分题《水中金诗》。描述修炼精气之处。诗咏水中明金, 九还成药。

比目鱼

比目鱼

《比目鱼》自刘藐姑、谭楚玉双双投水殉情写起,叙述刘藐姑和谭楚玉在水中得宴公神灵护佑,一息尚存,被莫渔翁救起,二人遂成婚配。谭楚玉在莫渔翁的帮助下,乡会两试俱登高魁,除授汀州司理。夫妇赴任途中在殉情投水的埠镇,与刘藐姑之母相认。谭楚玉后来破贼有功,补漳南兵宪,为慕容石公(莫渔翁)雪耻,辞官后夫妇晚居严陵,与慕容石公共享天年。

毛诗多识

毛诗多识

十二卷,清拔贡岫岩多隆阿所著。其书旧有三本一,为嘉业堂刊本镌于吴兴刘氏校雠极审并有程棫林按语,文字亦似几经修正,惜止六卷未为完璧一。为辽阳张氏排印本,张绣江之后裔所印卷首即以绣江名署之较刊本,稍逊一为辽阳袁氏藏书旧钞本,文词烦冗讹夺,最甚今所印即据三本互校择善,而从前六卷以刊本,为主后六卷以排印本为主,其三本并误则检所引原书,毛诗者不可不一读。

圆觉经句释正白

圆觉经句释正白

圆觉经句释正白,六卷、首卷一卷,清弘丽着,佚名序,王应华序,江起龙跋,有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