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屑集
作者:黄之隽
唐诗集句集。18卷。清人黄之隽撰。黄之隽(1668—1748)字若木,晚号石翁,松江(今属上海)人。工诗,善作杂剧、传奇、本书系作者早年所撰集。全书包括序1卷,诗17卷。诗全部是集唐人诗句而成,序也是集唐人文句而成。序中说:“应试屡黜,穷愁外侮,百感纷至。每用艳体为集句,寓美人香草之言,以写忧而寄思。”可以看出本书的特点。全书共有集句诗900多首,包括五七言各体,而以涉及艳情的诗篇数量最多,如《无题代寄》、《无题代答》、《别绪》、《脸红》等。每卷之后,注明各句诗的原作者及原诗题。《四库全书总目》称本书为历代集句诗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部,并指出,所集成的诗篇“对偶工整,意义贯通,排比联络,浑若天成”。本书有撰集者雍正十二年(1734)刊本,还有乾隆年间、嘉庆年间的刻本,曾收入《四库全书》。
黄之隽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槜李谱
记述浙江嘉兴特产槜李(李的名种)的专书。著者王逢辰。槜李,古地名,在今浙江嘉兴西南,其地产李著名,又以地名名其李,故称槜李。卷首有作者友人黄燮清咸丰七年(1857)序,此书成于是年。全书一卷,计30条,各条有目,主要记槜李的栽植、移接、虫害、采摘、收贮、食用等。此书的序、题词等应酬文字,差不多占全书的2/3,故涉及栽植、移接等技术的文字所占比重有限。除原刻本外,有槐花吟馆本和《农学丛书》本。同名的另有一书,民国间朱梦仙著,也是记叙嘉兴的槜李,共44则,分总论、起源、产地、嫁接、整枝、栽培、远移等,叙述较王谱为详,亦较有科学性。
酒后
在一般有贪杯习惯的人们的意识中,谁都承认酒这东西有特殊的效用。那些旧式的酸溜溜的先生们,往往把“解愁”和“钩诗”的字样来讴颂酒德。比较有些新知识的人物对于酒的评价却不同了。说上什么“刺激神经”“畅流血液”,“提振精神”一类的考语,似乎也承认酒有兴奋的功用。但我的老友霍桑对于这些见解都是反对的。他说酒精中含着毒素,能够使神经麻木,减弱官觉的性能,总是有报无益。这句话我以为说得太过,也曾跟他辩论过。我认为饮酒若不过量,并不一定有害;但若使酒性太猛,或饮酒过度,那才有流弊可言。幸而霍桑也不是像“在理”的人一般地涓滴不尝的人,所以辩论的结果往往是一笑了之,并不曾面红耳赤过。可是在那天晚上,我经历了这一件奇怪而有趣的事实,才使我感得霍桑的见解确有科学根据。
忍寒诗词歌词集
分上下两编。上编《忍寒庐吟稿》作于一九二四年至一九四八年,下编《葵倾室吟稿》作于一九五二至一九六六年。作者藉助诗词这一文学形式咪事味物,抒发个人的感情襟怀。此外,作者还借鉴古典诗词在文字及韵律方面的规律,创作新体歌词以适应时代需要。《忍寒诗词歌词集》上编后面附有作者于一九三二年至一九四七年间所作《龙七歌曲集》,是作者在这方面的尝试和实践。
中国通史(第二册)
范文澜1941年原著《中国通史简编》,后受毛主席委托准备将其扩充为《中国通史》,全书未成即逝世,后续工作由蔡美彪完成。1995年,《中国通史》出版,全书原本共十册,其中前四册为范文澜著,后六册为蔡美彪补充定稿,全书从远古先先秦一直叙述到近代清中期嘉庆年间。一九九五年人民出版社十册版《中国通史》出版。第二册收入了秦汉至隋统一时期。共为六章,分别叙述了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十六国、东晋和南朝、北朝时期各王朝的兴亡、经济概况、文化概况和各族间的交往与融化。
唯识札记
唯识思想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在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东方各家学说中,能与西方哲学的组织化、系统化相匹敌,从一个观念而导引出许多连锁观念、系统观念,可说唯有佛教的唯识学最具此种精神。 《唯识札记》作者惟贤老法师早年曾先后分别在四川南充龟山书院和重庆汉藏教理院师事过国学和佛学大师王恩洋先生及著名佛教思想家和改革家太虚大师。王先生和太虚大师二人在唯识学等方面的精深造诣,在他们的高足惟贤老法师身上得到了独到的承嗣。老法师虽已是耄耋之寿,可丝毫不让当年,引经据典,思想深刻,层次分明,逻辑严密。书中,老法师通过对唯识学话题的解说,将佛法的思想核心和修持要领也一并揭示出来,展现出佛法独具的博大和睿智、慈悲与超然,彰显出古老的佛教所高扬的理性的光芒。
象腋经
佛说象腋经,一卷,刘宋昙摩蜜多译。于此深经生解者,如大象之有力,故以名之。佛在灵山。与五百比丘,六万菩萨俱。舍利弗说偈叹安乐德。佛放身光集众。观文殊而微笑。文殊启问,佛唱经名。阿难请说,佛赞许之。文殊启问,佛为说六度及六三昧。次明欲入此经,如入虚空。六十增上慢比丘欲从座去,舍利弗留之,更请问佛,佛为解释,令大众获益。增上慢者得证,于是文殊重问云何学,云何行,云何住,云何修进?佛以偈答,次明信解者得二十功德,并说往古金刚幢菩萨,以咒疗众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