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之隽

黄之隽
  • 姓名:黄之隽
  • 别名:字石牧,号痦堂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华亭(上海松江)人
  • 出生日期:1668
  • 逝世日期:1748年
  • 民族族群:

黄之隽(1668-1748年),清代诗文作家。字石牧,号痦堂。又名黄兆森。华亭(上海松江)人,原籍安徽休宁。为诸生40年,康熙五十九年(1720)始中举人,转年成进士,改庶吉士。雍正元年(1723),撰祭康熙帝文称旨,特授编修,参与修《明史》。擢赞善中允,督福建学政。三年为巡抚所劾,降为编修。不久被革职。乾隆元年(1736)初荐博学鸿词,落试归。黄之隽才华出众,学问渊博。曾著《香屑集》18卷,集中有诗近千首,均由唐人诗句集成。又集唐人骈文句为序。工巧浑成,言如己出。其记诵之博,运用之巧,令人称奇。


他创作的诗也“务极才思”(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4),往往别开生面。如《题李草亭画寒江送别图》:“长江风定水无波,岁晚天寒客又过。一度送行传一画,人生那厌别离多。”即于传统的送别题材中“传出异样风趣”(沈德潜《清诗别裁集》卷24),巧妙地赞颂了李草亭的画技。又如:“万家斜照外,千古大江流。”(《登报恩寺塔绝顶》)“少年欺带剑,老母念垂竿。”(《漂母祠》)“浪花自拍无人屋,树杪皆萦有蒂萍。”(《鄱阳湖水大发自木樨瑞洪至赵家汇田庐浸没舟过感赋》)也无不显得新警异常。其古体诗同样超迈生新,不落凡俗,如《水碓》、《刺梅园古松》、《海啸歌》等。黄之隽还工古文和词。古文文笔挥洒如意,《杨义士传》、《书孙延龄事》可为代表。词往往立意出奇,用语俊丽,如小令[杏花天]《落花》、长调[翠楼吟]《魂》。其作品的缺点是由于写作太多太快,常不免流于率易,并且夹杂了大量的游戏和应酬之作。著有《痦堂集》50卷、补遗2卷、续集8卷、冬录1卷。

黄之隽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农民

农民

波兰作家莱蒙特的代表作。为了全面描写农民生活,作者把小说分为《秋》、《冬》、《春》、《夏》四个部分。 故事以富农马捷伊·包雷诺的家庭纠纷为基础,围绕他和儿子安捷克的紧张关系展开。安捷克爱上继母雅古霞——包雷诺的年轻妻子,这使本来就很紧张的父子关系更加复杂化了。 小说的另一条线索是贫农为了森林的产权同地主富农展开的斗争。这条线索发展的高潮是广大农民同地主富农发生的武装冲突。搏斗中安捷克杀死了打伤包雷诺的守林人。这个行动使父子二人言归于好。后来安捷克继承了包雷诺的土地,并且割断了对雅古霞的爱情。这样,安捷克便由一个地主富农阶级的贰臣逆子变成了这个阶级的孝子贤孙,由一个反叛者变成了同他父亲一样的“精明强千的主人”。 小说展现出一幅广阔的农村生活画面,揭示了农村中复杂的阶级关系,作品人物中包括富农、中农、贫农、雇农和乞丐。作者同情贫农对地主富农怀有的刻骨仇恨。 小说富有戏剧性,对话生动活泼,对农村生活和农民风习描写得尤其鲜明而有生气。 这部小说荣获了192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金。

潏水集

潏水集

宋代诗文别集。李复撰。李复号“潏水先生”,因以名集。《直斋书录解题》卷17著录此书为40卷。钱端礼于乾道九年(1173)闰正月所作的《书〈潏水集〉后》谓“其孙龟年、龟朋出遗集四十卷”,钱端礼原欲刊行,但不久奉祠而归,竟未如愿。直到淳熙十年(1183)十月,其孙钱象祖才在上饶郡任所刊行其书。本集原本散佚无存,以至后世谈论宋文者,竟不知其名氏。清乾隆时修《四库全书》,始由《永乐大典》中辑其佚作,重编为16卷。其前8卷辑入奏疏、表、启、书牍、记、赋、辞、序、跋、说、铭、墓志铭及杂著等各体文章;后8卷为诗。卷末附钱端礼、钱象祖跋语及徐衡仲题诗。钱象祖跋称“其文章尔雅,其议论醇正”,而徐衡仲题诗也说:“潏水先生道可宗,清诗华藻亦云工。欲知派别从何出,具载邦君大集中。”试观其集中,文如《华阴遇雨记》、《竹声赋》等,描写景物绘声绘色、穷形尽相,而且意境幽深。其诗多酬唱应和及记游之作,但如《过方山峄》等诗,绘景写情亦颇有新意。

顺治招远县志

顺治招远县志

十二卷。清张作砺修,张凤羽纂。张作砺字石斋,河北人,文林郎,顺治十七年(1660)任招远县知县。张凤羽,邑人。招远县原为掖县属罗峰镇,始于金天会二年析地置招远县,属定海军,后属莱州,明洪武初开登州为府,割莱州之招远、莱阳,属登州府。张作砺掌招远后,与张凤羽等谋创修邑志。顺治十七年(1660)成书,约十万字。

习学记言

习学记言

学术评论集。南宋叶适著。内容系对历代学术的评论汇辑。共五十卷,凡经十四卷,诸子七卷,史二十五卷,宋文鉴四卷。是评论历代学术的专著,其中卷十三论述《论语》,集中阐发孔子思想,经部其他各卷也常常论及孔子。该书对以往学术的评判,不仅范围广泛,而且对传统之见多有突破。是一部评论历代学术的著作,涉及经、史、子、集四部。对儒家的评论从孔子至宋代理学都有论及,除对孔子思想进行肯定性的评说外,对孟子以至宋代理学都有所批评。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称:其书“自孔子以外,古今百家,随其浅深,咸有遗论,无得免者。”

撼龙经

撼龙经

古代堪舆术书。旧题唐杨筠松撰。一卷。专言山龙脉络形势,分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左辅、右弼九星,各为之说。一卷,附《疑龙经》一卷,《葬法倒杖》杨筠松著有《撼龙经》、《疑龙经》、《葬法倒杖》、《青囊奥语》、《天玉经内传》、《立锥赋》、《三十六龙》等。其中前三种多合为一书通行,乃葬书中流布极广者,为宋以下历代术家所推重。“龙”系堪舆家术语,喻指山形蜿蜒起伏之势。《撼龙经》专论山龙脉络形势,分其势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左辅、右弼九类,称“九星”,而各为之说。《疑龙经》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言干中寻枝,所谓“寻龙须寻干”,以关局水口为主;中篇论寻龙到头、视面背朝迎之法;下篇论结穴形势,附“疑龙十问”以发明其义。《葬法倒杖》则专论点穴。“倒杖”乃堪舆家术语,为立穴放棺之意(“杖”即用以定穴位之木杖或竹杖)。有《四库全书》本。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元土藩沙门释智能译,前有文殊菩萨发菩提心愿文,中明五智勇识真实名句,后有文殊一百八名赞,又文殊赞,哀请摄受偈,发愿偈,六波罗密偈,回向文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