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集

作者:杨杰
无为集

诗文别集。北宋杨杰撰。十五卷。杰字次公,自号无为子,无为(今属安徽)人。嘉祐进士,历官礼部员外郎,知润州,除两江提点刑狱。是集为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无为军知赵士粲所辑,并作序。凡赋二卷十一篇;文八卷,有序十六篇,题跋四篇,记八篇,杂文七篇,表启三十四篇,碑志三十五篇,计百○四篇;诗五卷,古诗三十八首,律百二十四首。杰与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游,诗大致属元祐体。其律诗易者近白居易,奇崛处偶似卢仝。集中如《补正三礼图序》、《皇族服制图序》及诸奏文,皆有关于典制。今观之,其诗情调未深,但也有规格;其文才亦稍弱,但颇有根底。《勿去草行》:“君不见长安公卿家,公卿盛树悲如麻,公卿去后门无车。”,世态人情比照古今。是集编次也略欠完备。有《四库全书》本,又有民国九年(1920)刊行《宋人集乙编》本,附民国李之鼎《校记》一卷。

杨杰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理解人性

理解人性

奥地利阿德勒著。美国格伦贝格出版公司1927年出版。由个体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和性格科学两部分组成。运用个体心理学的原理,对人的性格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强调人的社会性以及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性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正确地理解人性,更好地处理日常关系,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发展。其中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追求优越、自卑和补偿等在书中均有论述。

眼科心法要诀

眼科心法要诀

眼科著作。即《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2卷。清吴谦等编纂。成书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此书即清吴谦《医宗金鉴》卷七十七至七十八。内容除总论眼科诊法外,将眼科疾病分为内障二十四症,外障四十八症,编成七言歌诀,附以注释,内容简明实用。此书首述眼的生理、病因、病机。次论多种急慢性内、外障眼病的形状、病因及治疗。编写内容大部分取材于《眼科龙木论》补遗部分增人“能近怯远”等10余种眼病的证治内容。后附眼科外治方药。该书以歌诀形式阐述,简明扼要,便于记诵,为初学者重要参考读物。现存《医宗金鉴》本及善成堂所刊单行本等。建国后有排印本和白话解本。

易纬乾元序制记

易纬乾元序制记

旧题东汉郑玄注。一卷。《四库全书》本。又称《乾元序制记》。为《易纬八种》之一。其书久佚,此书乃辑自《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列此书于“经部易类附录”,《提要》指出:“案《乾元序制记》,《后汉书注》‘七纬’名,并无其目。马氏《经籍考》始见一卷,陈振孙疑为后世术士附益之书。今考此篇首简,‘文王比隆兴始霸’云云,孔颖达《诗疏》引之,作《是类谋》;《疏》又引《坤灵图》‘法地之瑞’云云,今《坤灵图》亦无其文,而与此篇文义相合。又《隋书·王劭传》引《坤灵图》‘泰姓商名宫’之文,亦在此篇。至其所言风雨寒温消息之术,乃与《稽览图》相近。疑本古纬所无,而后人于各纬中分析以成此书者。晁公武谓其本出于李淑,当亦唐、宋间人所妄题耳。”

虬髯客传

虬髯客传

传奇小说。唐末五代杜光庭(850—933)撰。一卷。光庭字宾圣,号东瀛子,道士。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一作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屡应举不第,入天台山修道。僖宗召为麟德殿文章应制,中和元年(881)随僖宗入蜀,遂留成都。后事前蜀王建父子,官谏议大夫,赐召广成先生、传真天师。道教著作今存二十多种。诗文俱佳,收入《全唐诗》、《全唐文》。写隋末权臣杨素侍妾红拂女私奔李靖,在赴太原途中结识侠士虬髯客。后虬髯客因见李世民为“真命天子”,遂以家财尽付李靖,自行奔往东南。作品宣扬唐王朝“应天而兴”的正统思想,旨在维护唐朝统治。

原毁

原毁

唐韩愈撰。“原”是古代一种专门用来推论事理的文章,源自韩愈的“五原”(《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原鬼》)。“原”有推原其本之意,“原毁”就是推论毁谤的根源。 韩愈所处的唐代中期,社会矛盾重重,朝官以及士大夫之间党同伐异,相互毁谤,已流为社会风气。作者怀才不遇,屡遭左迁,对士大夫中那些“责人也详”、“待己也廉”的颓风深恶痛绝,所以在此文中,比较了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两种迥然不同的态度,分析了一般人好诽谤、贬低别人的原因,指出形成这种风气的社会心理就在于“忌”,同时对当时社会上人们互相攻击的现象也表示了愤慨,渲泄了内心的不平之气。全文自始至终围绕一个“毁”字展开议论,段与段环环相扣,逻辑性很强。通篇运用对比,语言多用排句和偶句,同时句型长短不一而又错综变化,具有散文特有的节奏感。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慈舟法师讲,弟子通彻、通法、通方记录,将释此经大科分二、一者总释名题,二者别解文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