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

作者:傅雷
傅雷家书

当代书信集。傅雷著。三联书店1981年8月初版。书中摘编了傅雷和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百余封家信,其中主要是傅雷写给傅聪的信。写信时间为1954年至1966年4月。书前有楼适夷作的序《读家书,思傅雷》。书后附傅敏写的《后记》。这本家书是一部极好的品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方面的读物,也是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傅雷在给傅聪的信中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明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青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反“右派”运动中,傅雷被错误地划为“右派”。不久传来消息,在波兰留学的傅聪突然出走,去了英国。在形同隔世、遥遥万里的两地间,傅雷的家书把父子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也使傅聪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结合。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

傅雷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黑色的春天

黑色的春天

这是亨利·米勒的一部自传小说集。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就是要向人们展现作家本人的真实境况。作家将此看做他自己的一幅“自画像”。在亨利·米勒看来,真实的自我不仅在于自我的外在经历,更重要的在于自我的各种感觉、感受,自由的思想以及梦境与幻觉。于是,构成作品的是大量的超现实的梦幻、纷繁多变的象征以及对往事意识流式的追忆。除去魔幻一般的艺术表现手法,作家苦苦寻求梦想中的精神家园的执著一样惹人感动。

九华集

九华集

诗文集。南宋员兴宗撰。25卷。凡诗4卷,奏议3卷,表策4卷,书启小简5卷,论2卷,记序2卷,偈子疏文1卷,《论语解》1卷,《老子解略》1卷,《西陲笔略》1卷,《绍兴采石大战始末》1卷。又附录1卷。兴宗字显道,隆州仁寿(今属四川)人,未第时读书九华山,因以自号。历官著作郎兼国史编修、实录院检讨等。本集为其孙荣祖所编,刊于宝庆三年(1227),李心传等为序。明焦竑《国史经籍志》载为50卷。原本久佚,今本为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四库全书》著录。有《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李心传序称兴宗乾道间以敢言著称。今所存奏议如《议征税疏》、《议国马疏》,涉及国计民生;《盐法之弊策》等指陈时弊;《西陲笔略》及《案敌情轮对札子》等涉及边关军政,皆可与正史相参。作者以学问淹雅闻,集中存与张栻、陆九渊往复书简多篇,皆论辩理学命题。其文亦力追韩、柳,骨力颇称峭劲。

医学纲目

医学纲目

中医综合类著作。全书40卷。明楼英编撰。成书于1389年,刊于1565年。英字全善,号全斋,浙江萧山人。精于医,深研《内经》、《难经》,重视阴阳五行学说,作者积数十年医学经验,博采群书,汇各家之长,以阴阳脏腑为纲,纲下设目,创人体脏腑分类法,著成了这部明代较大型的类书。卷一至卷九为阴阳脏腑部,分述诊法、治法、寒热、劳瘵、久疟等诸症症治;卷十至卷二十九论述了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五官等各脏腑病症及症治;卷三十至三十三为伤寒部;卷三十四至三十九为妇人、小儿部;卷四十为运气部。书中并附运气占候一篇。全书以论述临床诊病为重点,每病下均引录历代有关记述及治法。本书重视阴阳五行学说,善于燮理阴阳,调和脏腑;广泛阐发《内经》及历代医学理论,采集资料丰富,大量收载了明以前医药文献的珍贵资料,分类纲举目张,一目了然。现存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刻本、明刻本、1937年上海世界书局铅印本和198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等版本。

瘴疟指南

瘴疟指南

温病类著作。明郑全望撰。二卷。郑氏因闽、粤等地瘴症流行,危害甚重,遂专心研究。后得北宋佚名辑《瘴症卫生方》,即以此书为基础,参阅诸书,附以己见,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 辑成是书。论述瘴症源流、病因、病理、用药、宜忌、预后等,并论及伤寒、内伤与诸证之鉴别。但对瘴症病因、病理等论述尚有不妥之处。收入 《珍本医书集成》 有清同治元年 (1862) 汲古轩刊本,一九三五年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一九三六年世界书局铅印本。

王月英元夜留鞋记

王月英元夜留鞋记

元杂剧剧本。简名《留鞋记》。撰人姓名不详。元人曾瑞卿有《才子佳人误元宵》杂剧,今不存。 一说即此剧。日本。剧写秀才郭华与胭脂店的王月英相爱,月英暗使丫环给郭华送去一首诗,约他元宵夜在相国寺里相会。是日,郭华因吃醉酒在相国寺中熟睡。月英来赴约,推他不醒,便用手帕包着一只绣鞋放在郭的怀中而去。郭华醒后,追悔莫及,吞手帕自杀。郭家琴童来寻主人,见状便扭寺中和尚见官。包拯勘问此案,令人持绣鞋上街寻觅鞋主,恰为王月英之母所见,说出鞋是女儿的。包拯捉来王月英,讯出实情,遂令王月英到相国寺去找包秀鞋的手帕。 王月英至相国寺,见郭华口边有手帕的一角,便扯出手帕,郭华复生,真相大白。包拯为两人主持成婚。剧本故事源出《幽明录》,也见于《太平广记》卷274,题名《买粉儿》。另,元代南戏有《王月英月下留鞋记》,明传奇有《胭脂记》,近代一些地方戏中也有《郭华买胭脂》,内容均出于一源。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校《古今杂剧》本,息机子刊本。《元曲选》本。

云峰体宗宁禅师语录

云峰体宗宁禅师语录

《云峰体宗宁禅师语录》由明末临济宗僧道宁(号体宗)著述。道宁俗姓汪,歙溪人,其禅学历程丰富,先于崇果寺执浴时因诵《金刚经》而有所悟,后祝发蒋山,依雪窦老良禅师,又遍历丛林参访名宿,最终于白莲闻五祖小参时顿彻法源 。该语录成书过程波折,道宁不喜记录刊行,在其寂灭后十余年,经华岩法弟德玉、青城法侄彻生等人努力才得以刊印流传。书中内容为道宁禅师住持泸州方山云峰禅寺等期间的上堂法语、问答机缘等,展现了他对禅法的深刻见解与独特教学方式,是研究明末临济宗禅学思想、禅法传承以及当时佛教在西南地区发展状况的重要资料,对了解禅宗思想演变和地域传播具有较高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