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堂集
作者:陈渊
宋代诗文别集。22卷。陈渊撰。作者尝榜其室曰“默堂”,门人沈度编次其诗文,因以名其集。《直斋书录解题》卷18著录此集22卷,《宋史·艺文志》则称26卷、词3卷。《四部丛刊》三编据昆山徐氏传是楼所藏宋刊本影写本辑入本集,仅有诗10卷而无词,其余12卷为启、表、札子、奏状、书、杂文、杂说等各种文章,其中书为5卷。卷首载沈度、杨万里序。书末附赵万里跋。《四库全书》据鲍士恭进呈本著录,但与《四部丛刊》本相比,有两处缺页。陈渊文集另有12卷本,名《存诚斋集》,但其集有文无诗,且第1卷末少启3篇、第9卷末少书2篇,文字也多所讹缺。杨万里为《默堂集》所写的序称:“其辞质而达,其意坦而远,其气畅而幽。至于立朝廷、当言责、正君心、排权臣,蹇蹇不折也。是岂今之所谓文哉!盖道学之充乎其中而溢乎其外、形乎其躬而声乎其言者欤!”
陈渊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吉米与绝望的女人
短篇小说《吉米与绝望的女人》同他的多数小说的主题一样,描写的是两性之间的故事。作品表现了一个有过婚史的文化男人的奇特的寻偶方式,以及在此过程中他的情感与心理活动。
查理第九时代轶事
法国作家梅里美的长篇小说。16世纪下半叶,查理第九时期(1560~1574),发生过一次持续多年的宗教内战。国王本人支持天主教集团,新教胡格诺集团则以海军上将柯里尼为首。1570年,双方表面上取得谅解,达成协议,新教取得一定程度的活动自由。休战两年多后,新教重要人物集聚巴黎,查理第九和天主教贵族集团于8月24日,即圣巴托罗缪节发动武装袭击,大肆屠杀新教徒达二千余人,史称“圣巴托罗缪之夜。”小说基本情节即以此惨案为历史背景展开的。贵族青年麦尔基在父亲的熏陶下,对新教忠诚不渝。大惨案发生前不久,他持父亲介绍信去巴黎投奔柯里尼,与胞兄乔治不期而遇。乔治任皇家轻骑兵营营长,并已改信天主教。麦尔基在乔治引导下进入宫廷和上流社会。不久与土尔芝伯爵夫人结为友好,在决斗中将夫人的情人杀死,自己作了她的新欢。国王策划暗害柯里尼的阴谋,准备假乔治之手达到自己的卑鄙目的,但乔治识破其计,并表示难以从命。屠杀开始,巴黎血流成河。乔治拒绝参加这一行动,擅离部队营救麦尔基。伯爵夫人力劝麦尔基改信天主教,保存生命,他执意不肯。乔治被关进牢狱,麦尔基混出巴黎。新教徒在拉罗舍尔城造反。麦尔基成了新教徒军队的一个头领。乔治被国王放出监狱,命他率军镇压新教徒。战场上,麦尔基误伤乔治,后者在弟弟怀中死去。《查理第九时代轶事》揭穿了国王的伪善面目,他是屠杀新教徒的真正的历史罪人。
半江集
明代诗文别集。赵宽(字栗夫,号半江)著。初由赵宽邑人王思诚在正德间刊刻,凡12卷。前有正德十年(1515)王守仁序、正德十一年费宏序。王守仁序中叹惜其遗稿散佚。嘉靖末在三江毛太史故第发现赵宽手稿1册,其子赵禴掇拾补辑,重刻为15卷本,凡诗8卷、文7卷,并增有嘉靖四十年(1561)徐师曾等序。今存有此刻本。《四库全书》存目著录的即是嘉靖刻本。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评其人说:“栗夫少有声场屋,会试出吴文定(宽)之门,开榜日颇以吴士为嫌,主司召试诗赋,下笔数千言,葩藻夺目,论者乃服。”陈田《明诗纪事》评其诗说:“栗夫集名半江,邵文敬(珪)亦名半江,诗品略相似。”其诗文创作皆有台阁气。
幼学分年课程
《礼·内则》:“六年教数与方名,”七年教有别,八年教让,九年教数日,十年学书计、幼仪,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成童学射御。古圣人幼学法程,其次第秩然,本末兼具如此。
士翼
四卷。明崔铣(1478—1541)撰,崔铣字子钟,一字仲凫,号后渠,又号洹野,安阳(今属河南)人。弘治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因忤宦官刘瑾,出为南京稽勋主事。瑾败、召还翰林,晋侍读。后任南京国子祭酒,因上疏忤帝,勒令辞官,家居十六年。以太子立,起为侍读学士,转南京礼部右侍郎。其学以程朱为宗,抨击王守仁之学不遗余力,斥王守仁为霸儒。著有《文苑春秋》、《读易余言》、《彰德府志》等。此书前三卷曰 《述言》,皆为语录之类。后一卷曰 《说象》,专论六十四卦象之义。他在自 《序》中谓,退居相台十年,非圣人之志不存,非《翼经》之文不阙,乃札记所明,稍修章句,名曰 《士翼》。他在书中认为,理常聚而气亦常聚,气若散而理亦散,气散则理无所附。性之所寓曰 “心”,心之所具曰 “理”。理即性,心乃发用此理亦即发用此性者。天命即为性,故物之理即吾心之理。因性即理,所以性乃仁义而已。但性有等,其原因在于气。他在书中又认为,谈理至宋人而精,然而滋蔓;讲学至宋人而切,然而却空;汉唐的小人易见,宋代的小人难知; 汉唐的君子可信,宋代的君子当考; 去《序》而言 《诗》,背左氏而言 《春秋》,必然荒谬。又认为,其世治者,其言公布于众;其世兴者,其论公布于朝;其世衰者,其论公布于野。公论不可一日而发。其言皆为讲学家所深讳,而作者侃侃而谈,直抒无隐,可谓皎然而不自诬其心。至于萧何荐举曹参为克己归仁之语,虽然意有所寓,然而未免失当,乃白璧微瑕。有 《崔洹野集》本,《四库全书》本。
御制逍遥咏
《御制逍遥咏》十一卷,《逍遥咏》成书于淳化元年(990)七月,由臣属作注释的可能性更大。以五七律为多数。主旨是阐释道家义理。常用的典故是一些道家、道教概念,如‘乾坤’‘阴阳’‘道德’‘大道’‘自然’‘无为’‘逍遥’‘修炼’等。诗歌语言风格比较复杂,原文语言既有晦涩难懂的一面又有平易浅近的一面。注解语言则倾向于晦涩难懂。以诠释为主而缺乏形象。”收于高丽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