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渊

- 姓名:陈渊
- 别名:字知默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
- 出生日期:1067
- 逝世日期:1145年
- 民族族群:
陈渊(1067~1145年),原名陈渐,字知默,又字几叟,世称默堂先生,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陈瓘侄孙。早年从二程学,后师事杨时,杨时以女妻之。绍兴五年,以廖刚等举荐,充枢密院编修官。李纲为江南西路制置大使,辟为制置司机宜文字。七年,召对,赐进士出身。九年,除监察御史,寻迁右正言。以论秦桧亲党郑亿年从贼事,为秦桧所恶,去位,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五年卒。陈渊立朝刚明果毅,发为文章,杨万里谓“其词质而达,其意坦而远,其气畅而幽”(《默堂先生文集序》)。《上殿札子》论王氏新学、宗室添差、商税诸事;《议宰执不和奏状》、《论时事十一》、《杂说十三》往往涉及国事,多所建白,“明白剀切,足以见其气节”(《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八)。其诗歌“不甚雕琢,然时露真趣,异乎宋儒之以诗谈理者”(同上书),如《晓登严陵钓台和安止所留诗》,清贺裳以为“意气不凡,下语甚新警”(《载酒园诗话》)。其馀《铅山》、《寄内》、《天姥寺》等篇,都清新淡远,不类理学家之诗。著有《默堂集》二十二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今存明小草斋影宋抄本(《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一六三四至一六四三录其诗十卷。《全宋文》卷三二九○收有其文。事迹见《宋史》卷三七六本传。
陈渊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心相篇
古代相命术书。旧题宋陈抟撰。一卷。清陈宏谋《训俗遣规》辑录此书,题语云:“兹以心相名编,谓相从心生,心有善恶,有厚薄,而相之休咎系焉。”苏文擢撰《陈希夷〈心相篇〉述疏》。
中国近百年史
陈恭禄著,写于1935年,近百年来,中国受外影响,政治、社会、经济、思想之剧变,开从古未有之巨石,非有信史,讲不能明了其造成之原因,国内之问题,及国际上所处至低位。此为国民应有之常识,近百年史当足以此需要。全书共二十一章。第一章到第六章,叙述鸦片战争及善后问题、太平天国兴起到灭亡、咸丰朝的外交形势。第七章到第十章,叙述同治朝之内政外交、光绪初年之内政外交。第十一章到第十六章,叙述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内政及外交。第十七章到第二十一章,叙述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民国以来的内政外交等。
三国遗事
朝鲜现存重要古籍之一。高丽忠烈王时代的名僧一然所著的历史书。5卷2册,印刷版。记述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及古朝鲜的遗事。全书首先记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的年表,然后分五卷。1—2卷纪异,3卷兴法,4卷义解,5卷神呪、感通、避隐、孝善。除王历外,其余八个部分内含一百三十八个小节。成书年代不详,据推约作于1281年前后。
春秋公羊传注疏
《春秋》学著作。又名《公羊注疏》。东汉何休注,唐徐彦疏,陆德明音义。二十八卷。何休注本名《春秋公羊解诂》。何休,字邵公,任城樊(今山东曲阜)人。官至谏议大夫。东汉经学家,精研今文诸经,撰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肓》、《文谥例》等,均佚。此书费时十七载。何休认为孔子修《春秋》有所谓“三科九旨”、“五始六辅”等“义例”。因持“义例”以释《公羊传》,系统阐发《春秋》之“微言大义”。较《左传》杜预注、《榖梁》范宁注为详。但说义理多过于深僻,遂至迂远甚或妄诞。训名物典制亦未可足信。但其说常成为后世今文经学家议政的主要依据。徐彦,生平不详,约生活于中、晚唐之际。其疏或采前人旧说,或征经稽传,或用日、月之例等以解何休之注及经文,皆有所发明。但牵合附会、鄙陋谬误者不少。行文多喜自设问答,文繁语复。此书音义部分,取自陆德明《经典释文》,以注音为主,时或释义与校正文字。有《四库全书》本、《十三经注疏》本等。
普光坦庵禅师语录
一卷。清机峻说,全弘录,罗开麟序(依驹本印)。
禅宗直指
全一卷。清代石成金(字天基,号惺斋)撰,其子峷年、嵩年校刻。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系石成金所著传家宝四集中之一部分。内题传家宝禅宗直指,内题之下附有‘明心见性须知,成佛成祖要法’十二字;故知本书旨在阐说明心见性、成佛作祖之要法。内容初以密传参禅要法四十六项,详细论述悟道功夫之法门;次以密传佛法通旨十项,释明世人对佛法之若干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