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梅村全集
作者:吴伟业
诗至宋末,已见式微,到了明清易代之际,出现了多若繁星的诗人群,开展三百年诗坛的盛局。其中最重要的诗人,便是吴伟业。他身历亡国之痛,却又不得不屈节出仕异族,所以他的诗感慨兴亡,音节浏亮,尤以叙事歌行,足以继美长庆,风格遒上,自成“梅村体”。他在艺术是多面手,诗、词、文、曲以及书法绘画,无一不工,过去刊行者,多限于诗集,本书则于诗之外,其他作品,无不搜罗。《吴梅村全集》以宣统三年董氏诵芬室刻梅村家藏稿为底本,增收梅村乐府3种,以原长乐郑氏藏顺治刻本为底本,参校了康熙九年卢·刻本梅村集四十卷、康熙十一年慎墨堂刻本郑汉仪辑诗观初集、顺治元年长洲朱隗辑本明诗平论、民国三十一年董诵芬室翻刻康熙中邹式金杂剧三集通天台、临春阁等31个版本。竖排繁体字。是吴集最完善的版本。
章节列表
升序↑- 卷一(诗前集一)
- 卷二(诗前集二)
- 卷三(诗前集三)
- 卷四(诗前集四)
- 卷五(诗前集五)
- 卷六(诗前集六)
- 卷七(诗前集七)
- 卷八(诗前集八)
- 卷九(诗后集一)
- 卷十(诗后集二)
- 卷十一(诗后集三)
- 卷十二(诗后集四)
- 卷十三(诗后集五)
- 卷十四(诗后集六)
- 卷十五(诗后集七)
- 卷十六(诗后集八)
- 卷十七(诗后集九)
- 卷十八(诗后集十)
- 卷十九(诗后集十一)
- 卷二十(诗后集十二)
- 卷二十一(诗后集十三)
- 卷二十二(诗后集十四)
- 卷二十三(文集一)
- 卷二十四(文集二)
- 卷二十五(文集三)
- 卷二十六(文集四)
- 卷二十七(文集五)
- 卷二十八(文集六)
- 卷二十九(文集七)
- 卷三十(文集八)
- 卷三十一(文集九)
- 卷三十二(文集十)
- 卷三十三(文集十一)
- 卷三十四(文集十二)
- 卷三十五(文集十三)
- 卷三十六(文集十四)
- 卷三十七(文集十五)
- 卷三十八(文集十六)
- 卷三十九(文集十七)
- 卷四十(文集十八)
- 卷四十一(文集十九)
- 卷四十二(文集二十)
- 卷四十三(文集二十一)
- 卷四十四(文集二十二)
- 卷四十五(文集二十三)
- 卷四十六(文集二十四)
- 卷四十七(文集二十五)
- 卷四十八(文集二十六)
- 卷四十九(文集二十七)
- 卷五十(文集二十八)
- 卷五十一(文集二十九)
- 卷五十二(文集三十)
- 卷五十三(文集三十一)
- 卷五十四(文集三十二)
- 卷五十五(文集三十三)
- 卷五十六(文集三十四)
- 卷五十七(文集三十五)
- 卷五十八(诗话)
- 卷五十九(补遗)
- 卷六十(辑佚)
- 卷六十一(传奇一)
- 卷六十二(传奇二)
- 卷六十三(杂剧一)
- 卷六十四(杂剧二)
猜你喜欢的书
书目答问补正
范希曾编。5卷。国学图书馆初刻于1931年,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出版。本书是为补正《书目答问》中的错误和疏漏而作,有以下特点: (1)保持原书面貌。凡有补正的地方先标出“[补]”字,然后加进自己的补正文字,既与原著浑然一体,又使补正与原文可以互见。(2)补入与原书宗旨相关著作1200余种,也补上原书著录各书缺漏的作者、卷数、版本、时代等具体事项。(3)纠正答问疏漏或讹误的书名、卷数、作者姓氏、刻书年代等近百处。象《答问》一样,《补正》也在一些必要的地方附加按语,使原著得到完善。王锦编《书目答问补正索引》(香港崇基书店1964年版),为查检《书目答问补正》提供了方便。
诗经通释
李辰冬著,写于1971年,本书以全新角度解读《诗经》,打破两千年来《诗经》是诗歌总集的定论,力主《诗经》是尹吉甫一人之作。并跳出风、雅、颂的既定框架,以尹吉甫一生经历重新安排诗篇次第。结论惊世骇俗,却是一字一句读通之后,自然而然得出的结果。作者将《诗经》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立足《诗经》本身寻求内部规律,归纳出数条研究法则。然后运用这些法则,对每一篇诗进行逐字逐句的解读,广泛利用文献追究诗中出现的地名、时间、人名、事件、名物、制度、风俗,并观察彼此之间的联系,获得许多有价值的发现。最后,种种发现连缀成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不仅包含着一部周宣王复兴史与周幽王亡国史,同时也是尹吉甫的自传。
老舍诗选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以小说和话剧驰名,写新诗,亦工旧体诗,有《老舍诗选》行世。
青色大金刚药叉辟鬼魔法
青色大金刚药叉辟鬼魔法,一卷,亦名辟鬼殊法,唐空蜝述,有缺文,日本庆范题记,云 题记,相觉题记,一二二一。
知空蕴禅师语录
2卷,卷首收序;卷上收上堂、小参、示众、茶话、行录;卷下收法语、机缘、赠偈、三关总颂、十无颂、像赞、杂著。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
异部宗轮论
梵名Samayabhedoparacanacakra 。全一卷。印度世友(梵Vasumitra ,西元一、二世纪顷)撰,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九册。异部,指部派各异;宗轮,指各部派宗旨互异,如轮转不定。系小乘佛教之作品。以说一切有部教义为基础,并叙述小乘佛教二十部派产生之经过,及各部派教义之异同。为研究部派佛教史者所必读。其异译本有真谛之十八部论(或疑为姚秦鸠摩罗什所译)、部执异论各一卷。注释书有窥基之异部宗轮论述记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