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先生文集

作者:王安石
临川先生文集

又名《临川集》、《王文公文集》。北宋王安石撰。一百卷。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庆历进士,初知鄞县,累迁至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荆国公。著有《三经新义》、《字说》等。一生力主改革,为中国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主张文应“有补于世”,反对“功且华”,其诗文颇具批判精神,寄托着政治理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对宋代文学发展影响极大。内文五十六卷,诗四十四卷。其篇目、编次与王安石文集的别本《王文公文集》略异,内容大致相同。北宋末薛昂编。流行刊本为南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詹大和校定,前有黄次山序。内有《洪范传》、《礼乐论》等重要哲学论文。有缺字,请参考站内《临川集[四库本] 》。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社会达尔文主义

社会达尔文主义

本书是由霍夫施塔特的博士论文改编而来,首次出版于1944年,1955年出版修订本。在这本书中,霍夫施塔特回顾了达尔文主义对美国社会思想家的影响。达尔文主义本是价值中立的科学学说,但在社会思想家笔下,它变成一种工具、一种修辞,为不同观点服务。从个人在社会中的竞争,到种族(国家)在世界政治军事中的竞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话语构成了近代美国的思想底色。从达尔文、斯宾塞、萨姆纳,到沃德、杜威,美国镀金时代和进步主义时代的著名思想家在霍夫施塔特搭建的舞台上来来去去,读者也能从诙谐的语言中收获阅读的乐趣。

文化模式

文化模式

美国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著。出版于1932年。作者在本书中把个体心理学的概念,运用于团体分析之中,把文化设想为一个综合的整体来研究。作者认为,人类的文化是人格的无限扩展。各种文化,伟大的或渺小的,原始的或现代的,都是人类潜能这个巨大弧圈上的某些特征,因此,各种文化是无法比较和进行价值判断的。作者着重对3种文化类型进行了研究。第一种是新墨西哥州的祖尼印第安人,这种文化类型崇尚温和,埋没个性,对一切都采取温和、节制的态度,注重礼仪,因而被称为日神型。与之相对的是温哥华岛上的夸库特耳人,他们崇尚暴力,偏爱个人竞争和对抗,喜欢自我夸耀,被称为酒神型。还有一种是美拉尼西亚的多布人,无法无天,背信弃义,反复无常,被称为妄想狂型。作者反对用一种文化模式来判定个体的行为,认为精神病患者主要是个体与所处的文化环境不相符,如唐诘诃德战风车,如果承认了文化的连续性,这个问题就可解释。文化的另一特点就是其相对性,这不仅是一种更现实的社会观念,也是文化宽容的新基石。

科学革命的结构

科学革命的结构

库恩研究科学史的代表作。1962年出版,先后被译成德文、波兰文、意大利文、日文、俄文等多种文字出版。全书除了序言共有13章,以纲领形成、表述作者的观点。在书中库恩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他自己的哲学思想,提出了他科学观中的核心概念“范式”。库恩还采用工具主义观点来说明科学发展机制,表明了他的实用主义见解。他提出科学既非有规则可循又非有真理性的要求。只是由于旧有的范式不再能对解决疑难问题进行有效解释,所以才需要对范式进行更换。库恩还表明,符合科学史实的研究不能是逻辑主义的,而应当是历史的,心理学的。面对逻辑主义课题的规范回答,库恩都代之以历史分析的方法来回答。库恩还着重分析了理论之间的不可通约性,试图强调科学革命的创造性以及科学家心理特征对科学活动的影响,来表明自己的科学知识增长观点与传统的逻辑主义直线积累的观点的不同。该书是库恩经过15年精心研究形成的观点的简要概述,在书中他提出并规定的一系列新概念如“范式”、“科学革命”、“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等,现在已经成为科学哲学中常用的术语。该书的出版在当时西方哲学界、社会科学界引起巨大反响,开创了科学哲学研究的新方向,有人将其列为20世纪科学哲学五大成就之一。

金液还丹印证图

金液还丹印证图

金液还丹印证图,南宋道士龙眉子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卷首有嘉定戊寅岁(1218)作者自叙,内称:「因叙师旨,绘作图章。著外法象九章,所以尽造丹之微妙,著内法象九章,所以条养丹之详细。……前〈警悟〉及后〈还元〉,共二十章。」据此可知原书为二十章。每章先列一图,图后附七律一首。其图有原本、乾坤、鼎器、药物、抽添、沐浴、抱元、朝元等,皆依内丹修炼步骤排列,意在印证丹道,分别真伪,教人避免误入旁门。卷末附己酉岁(1249)林静后叙,称赞此书曰:「其采炼药物,养蜕胎仙,工夫次第,犹阶而升」。

春秋五礼例宗

春秋五礼例宗

七卷。宋张大亨撰。张大亨字嘉父,湖州(治今浙江吴兴)人,宋代经学家。神宗元丰进士,官至司勋员外郎、直秘阁,卒于南宋初年。张大亨自称“少闻《春秋》于赵郡和仲先生”,和仲即苏轼。大亨之学亦以《春秋》见长。除《春秋五礼例宗》外,他还着有《春秋通训》一书。杜预在《春秋释例》一书中认为,《左传》之“凡”皆周公典礼,遂集而释之。后来唐陆淳又集啖助、赵匡之说而为《春秋纂例》。张大亨认为,杜预《释例》“与经踳驳”,且“不能该尽”,而陆淳所集《纂例》虽比杜氏《释例》“详显完密”,然亦“拘于微文、舍事从例”、“支离失真”。因而取《春秋》事迹,分吉、凶、军、宾、嘉五礼,依类别记。一礼之中,又分子目,综合三传加以解释,与五礼相表里。以五礼总括《春秋》,是张氏之首创,后元吴澄作《春秋纂言》,亦以五礼总括《春秋》,可能吴氏当时未见此书。此书原本十卷,明代已佚其军礼三卷。现存有宋刻十一行本、《粤雅堂丛书续集》本、徐积余藏海虞女士王诵义手抄本。[改]

磬山牧亭朴夫拙禅师语录

磬山牧亭朴夫拙禅师语录

六卷,清 拙说,光模等编,有像赞,李焞序,附洞虚禅师塔铭。卷第一住鄱阳剑溪永镇禅寺语录,卷第二住霸陵白鹭渡西汀寺语录,卷第三丰城庆云寺说戒语录浮梁圆通庵说戒语录崇仁天竺寺说戒语录,卷第四住临川青云草庵语录,卷第五勘辨机缘代古拈古颂古,卷第六偈赞传佛事洞虚禅师塔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