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先生文集
作者:王安石
又名《临川集》、《王文公文集》。北宋王安石撰。一百卷。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庆历进士,初知鄞县,累迁至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荆国公。著有《三经新义》、《字说》等。一生力主改革,为中国杰出政治家和文学家。主张文应“有补于世”,反对“功且华”,其诗文颇具批判精神,寄托着政治理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对宋代文学发展影响极大。内文五十六卷,诗四十四卷。其篇目、编次与王安石文集的别本《王文公文集》略异,内容大致相同。北宋末薛昂编。流行刊本为南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詹大和校定,前有黄次山序。内有《洪范传》、《礼乐论》等重要哲学论文。有缺字,请参考站内《临川集[四库本] 》。
章节列表
升序↑-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
- ●卷八
- ●卷九
- ●卷十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
- ●卷二十三
- ●卷二十四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
- ●卷三十
-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
- ●卷四十四
- ●卷四十五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八十一
- ●卷八十二
- ●卷八十三
- ●卷八十四
- ●卷八十五
- ●卷八十六
- ●卷八十七
- ●卷八十八
- ●卷八十九
- ●卷九十
- ●卷九十一
- ●卷九十二
- ●卷九十三
- ●卷九十四
- ●卷九十五
- ●卷九十六
- ●卷九十七
- ●卷九十八
- ●卷九十九
- ●卷一百
- ●附录
猜你喜欢的书
挚友
《挚友》是发生在容貌相似的两个少女之间的故事。惠美和霞美出生在同一天,而且有着一模一样的可爱面容,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之下,两人自然而然成为了好朋友。虽然面容和生日一样,家庭环境和性格却截然不同。惠美,家境优渥,是家里的长女,性格沉稳;霞美,父亲离世,她在母亲的宠溺中长大,敏感又任性。她们在一起发生了一件又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而这些生活的琐碎和必然,让两人更加亲密的同时也产生了分歧,最终迎来分别的时刻......
黑凤集
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开明书店1943年7月初版,列入“沈从文著作集”。内收短篇小说7篇:《三个女性》、《贤贤》、《静》、《主妇》、《白日》、《三三》、《贵生》。小说集反映了都市和乡村的现实生活。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三个女性》、《主妇》、《贵生》等篇。《三个女性》(初载《新社会》半月刊第5卷第3至第6号)描写蒲静、仪青、黑凤等3个少女天真无瑕的心灵。她们在小山草地上远望大海,畅谈人生、革命和艺术,无忧无虑地享受着生活的快乐。作品表现了少女青春的活力和情怀,充满了诗情画意。《主妇》(初载开明书店纪念刊《十年》,修改后刊于《月报》第1卷第3期)描写一个女大学生结婚成家以后,由于生活环境的变迁所引起的惆怅和迷惑,刻划了女主人公由天真烂漫的少女变为一个家庭主妇的过程。作品通过人物独特的心理感受,揭示了充满欢乐和痛苦的人生真谛。《贵生》(初载《文学杂志》第1卷第1期)描写湘西山村的生活。主人公贵生是一个一无所有的雇农,他老实、憨厚,凭借年轻力壮,替人打短工勉强度日。作品表现了湘西人民勤劳、纯朴的性格,同时也揭示了在封建宗法社会里落后、愚昧的社会现状。
西汉会要[四库本]
七十卷。南宋徐天麟撰。徐天麟字仲祥,南宋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伯父为南宋史学家徐梦莘。开禧元年(1205)进士,历任惠州、潭州通判及英德府知府,政治清明,晚年谢官回籍。幼时受父亲及伯父影响颇深,平生酷爱文学,主要著述有《西汉会要》、《东汉会要》(合称《两汉会要》)、《汉兵本末》、《西汉地理疏》、《山经》等。班固之《汉书》综括汉代礼乐刑政之大端,但理密文繁。徐天麟仿王溥《唐会要》体例,取《汉书》“纪”、“志”、“表”、“传”中所载典章制度“以类相从、分门编载”(《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分帝系、礼、乐、舆服、学校、运历、祥异、职官、选举、民政、食货、兵、刑、方域、蕃夷等15门367事,铨次《汉书》,使其经纬本末明晰,贯穿详洽。但本书取材止于《汉书》,不采他书所载汉制,未免狭窄。清武英殿本为后世诸本所据。后有广雅书局本、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校点本。
略授三归五八戒并菩萨戒
全一卷。唐代澄照赞。收于卍续藏第九十五册。本经记述授三归依、五戒、八斋戒及菩萨戒之行仪。五戒、八戒各设八门,八戒之戒相系依据长爪梵志经;菩萨戒不设别门。
大乘五蕴论
全一卷。又作粗释体义论、五蕴论。印度世亲造,唐代玄奘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小乘佛教以蕴、处、界等三科分类诸法,本书着重于阐明大乘五蕴法,并兼说大乘十二处、十八界等法,属法相宗瑜伽十支论之一。小乘萨婆多部将诸法分为五位七十五法,而以五蕴总摄其中七十二有为法。对此,大乘则分为五位百法,其中之九十四有为法总摄于五蕴,即:色蕴有五根、五境、无表色;受蕴有受心所;想蕴有想心所;行蕴有除受、想心所外之一切心法及不相应行法等六十七法;识蕴摄阿赖耶等八识。大乘经典中,以本论对五蕴法之说明最为简要。安慧有大乘广五蕴论(日照译),即广此论而作。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二卷,唐义净译。说药师七佛之本愿并净土。善名称吉祥王佛八愿。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佛八愿。金色宝光妙行成就佛四愿。无忧最胜吉祥佛四愿。法海雷音佛四愿。法海胜慧游戏神通佛四愿。药师琉璃光佛十二愿,金色宝光妙行成就佛,有大力神咒。药师琉璃光佛,有大陀罗尼咒。又因少智诸天,心生疑念,七佛同来此土,说大神咒。复有执金刚菩萨,说二神咒。余与流通本大同,理应流通此本。然亦不列八菩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