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鸥情书

作者:庐隐
云鸥情书

本书是庐隐与丈夫李唯建二人的六十八封通信集。庐隐说这六十八封书信“没有一篇、没有一句,甚至没有一个字,是造作出来的。字里行间自能读来满满情意。1928年,庐隐认识了比她小九岁的清华大学的学生——一位乐天派的青年诗人李唯建,这位青年诗人对庐隐的爱犹如潮水般猛烈。这对姐弟恋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云鸥情书集》;爱拯救了庐隐,然而庐隐两次甜蜜的爱都是流星,且第二次爱的代价是因难产子宫破裂,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三十五岁。她的文字使人热泪不止,她的人生使人凄切哀婉。1977年,李唯建写了一首抒发生平感怀的自传体长诗《吟怀篇》:“海滨灵海无潮汐,故人一去绝音息。冷鸥空留逐波影,异云徒伤变幻性。”庐隐对李唯建说:“你是绝顶的聪明人,纵使你沉默,你也是了然。”她对自己说:“我想游戏人间,反被人间游戏了。”

猜你喜欢的书

历史

历史

古罗马的历史著作。塔西佗著。有多种文字版本。中译本由王以铸、崔妙因据穆尔的英文本译出,198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塔西佗(Tacitus 约55—120),罗马帝国的历史学家。出身骑士等级,早期受过良好教育。先后任财务官、大法官、执政官、行省总督等职。著作还有《演说家对话录》、《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编年史》等。本书原有12卷(一说14卷),今存前4卷及第5卷的一部分,记载公元69—70年的罗马史,中译本约29万字。第1卷写公元69年的内战。暴君尼禄死后,先后有伽尔巴、奥托、维提里乌斯称帝。为争帝位,发生了大规模的内战,生灵涂炭。第2卷写69年内战的高潮。奥托兵败自杀,维提里乌斯成了罗马唯一的皇帝,无恶不作,上行下效,民不聊生。地方长官维斯帕西亚努斯又起兵称帝,进军意大利。第3卷写69年内战的结束。维斯帕西亚努斯攻陷罗马城,维提里乌斯被杀,68—69年的内战结束。第4卷写70年的日耳曼战争。第5卷继续写犹太战争和日耳曼战争:罗马军队长期围困耶路撒冷,日耳曼人屡败罗马人。这两次战争均未写完。书中向往共和制,憎恶君主制,对罗马皇帝的罪行作了无情揭露,对各族人民反罗马奴役的斗争则予以某种同情。但寄希望于英雄人物,夸大其历史作用,反对帝制和暴君,却称赞好皇帝。相信天意、预兆和灾异。总的说,书中史料可靠,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浮士德

浮士德

德国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的诗剧。这部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的巨著于1832年发表,它耗尽作者一生的心血,是歌德一生思想的总结,也是自文艺复兴以来欧洲300年间进步思想文化的总结,它代表了当时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至今仍享有崇高的声誉。故事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传说,经作者再创造的浮士德成为不断追求最丰富的知识、最美好的事物、最崇高的理想的人物。浮士德与魔鬼签约:魔鬼满足他的一切欲望,只要他一表示满足,他的灵魂就归魔鬼所有。全剧分5个阶段:书斋生活,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精神;爱情生活,反映了德国当时封建压迫的现实,同时说明个人幸福不是人生的最高理想;政治生活,描写了宫庭的丑恶和黑暗,从而否定了建功立业的封建理想;追求古典美的失败,说明古典美只属于它自己的时代。以上4个阶段,浮士德不断追求探索,但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在改造大自然的事业中得到了智慧的结论,但浮士德旋即死去。作者没有让他的灵魂下地狱,而让它进了天堂。浮士德不断追求的一生概括了资产阶级先进分子探求真理的道路。魔鬼的形象有深刻的意义,它代表虚无主义和恶势力,但无论它怎样引诱浮士德作恶和阻止他向上,最终还是失败了。浮士德与魔鬼的形象相辅相承,体现了美与丑、善与恶、积极与消积的辩证关系。这部诗剧内容博大精深、构思宏伟。

禁治产

禁治产

故事很简单,结尾却很令人意外和震撼。一切似乎在作者的笔下,在读者的眼里,善良正直的,一定会得到大团圆的结局。因为作为法官的包比诺是一个清廉的法官,最后经过认真调查发现,交际花侯爵夫人告早已分居的其夫侯爵是疯子要求禁治产是一场骗局,被事实中高尚的侯爵感动了,并紧紧握着侯爵的手保证:绝对不会让侯爵禁治产的。没想到,在写好报告准备递交的时候,被法院院长叫到了办公室。

好读书而求甚解

好读书而求甚解

《好读书而求甚解》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部讲述如何阅读的作品,全名《好读书而求甚解——叶圣陶谈阅读》。 《好读书而求甚解》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从为什么要读书、读书的难点、读书的方法以及读物的选择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阅读的重要性及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书中观点精妙独到,实用有效,是提升阅读技巧、改善低效阅读不可不读的一本好书。

测字秘牒

测字秘牒

《测字秘牒》是一部专门描述古代测字术的参以阴阳、五行、六神、八卦等古代学说阐述测字方术的专书,非常具有代表性。书中开头言称“然测不立法,不足以示学者之权衡;字不加减,不足以开问者之蒙昧。是必乘除损益每一字到真机,流动变化数字于其间,则所问之事昭然在目,验后岂不愉快?”此书方术中的最大特点,是认为一个汉字处处有太极,所以可以通过十种方法,可以需要进行测算的汉字进行添笔减笔等演化操作,使得一个汉字可以千变万化衍伸出其它汉字及更多的意义,使得测字术不再拘泥于单纯的个体汉字,而变得更加灵活多变。

声执

声执

词学专著。陈匪石著,自序云:“昔释迦说相,法执我执,皆所当破。词属声尘,宁免两执。况词自有法,不得谓一切相皆属虚妄,题以声执,适表其真。”是书意在示人以作词法门。共四十八则,汇为上下二卷。上卷考论词律及作法、燕乐二十八调,阐述词由歌诗加入和声变化而来,简评前人词谱、词韵之作,详论诗韵与词韵之异及平仄、四声、句式、字句等。并旁及词风、词境和作词用笔之曲直、虚实、疏密等问题。下卷评介词学要籍,自五代《花间集》至自己所编的《宋词举》,凡23种,一一评介其内容、特色、优劣、版本等。附录汇刻词集9种,并为学词者指导门径。该书论作词之法规,颇多创见,言简意赅,嘉惠后学良多。附于南京金陵书画社1983年11月出版的《宋词举》后,另有北京·中华书局《词话丛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