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隐

庐隐
  • 姓名:庐隐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福建省闽侯县人
  • 出生日期:1898年5月4日
  • 逝世日期:1934年5月13日
  • 民族族群:

庐隐(1898年5月4日—1934年5月13日),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黄英。福建省闽侯县人。自幼多病,八岁丧父,同母亲到北京投奔舅父。早年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在河南开封和安徽安庆各学校教书一年。1918年回到北京,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五四”时代,她是个活跃分子。1921年2月,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一个著作家》,控诉了金钱世界,歌颂了纯真的爱情,结局虽然消极,情节却很感人。高等师范毕业后,到安徽宣城中学教书。次年到上海大夏大学担任女生指导。后回到北京,任北京市立女子中学校长。1925年,出版第一个短篇小说集《海滨故人》(1926年,商务印书馆),包括小说十四篇。1930年东渡日本,同年底回国。这一年出版中篇小说《归雁》(1931年,神州国光社再版)。1931年到上海工部局女中任教,并出版短篇集《灵海潮汐》(1935年,开明书店)。1934年2月出版中篇小说《象牙戒指》。5月13日因难产逝世,6月出版《庐隐自传》(1934年,第一出版社)。1935年,她的《东京小品》出版。其他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曼丽》(1928年,古城书社)、《玫瑰的刺》(1940年,中华书局),中篇小说《女人的心》(1933年,上海四社)及书信集《云鸥情书集》(与李唯建合著;1931年,神州国光社)等。她去世后的选集有:《庐隐短篇小说选》(姚明达编;1935年,上海女子书店)、《庐隐创作选》(少候编;1936年,仿古书局)、《庐隐佳作选》(巴雷编;1941年,新象书店)、《庐隐选集》(徐沉泗、叶忘忧编;1936年,上海万象书屋)等。庐隐是一位有才华的女作家,“五四”时期与冰心齐名。是文学研究会成员。她艰苦地探索着人生,不写母爱与自然景色,而写感情与理智冲突下的苦闷;作品题材较为狭窄,使人看不到前途,但却真实地反映了“五四”时代青年的面影。茅盾说:“读庐隐的全部著作,就仿佛再呼吸着‘五四’时期的空气”(《作家论》;1935年,现代书局),又说:“在反映了当时苦闷徬徨的站在享乐主义的边缘上的青年心理这一点看来,《海滨故人》及其姊妹篇是应该给予较高的评价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在艺术上,她的作品从不玄奇弄巧,写得极其流利自然,但结构稍嫌散漫。

猜你喜欢的书

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

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

约1934年出版。1958年10月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是郑振铎所写的一本讲解古希腊神话中神祗与英雄的书。该书是中国读者了解错综复杂的古希腊神话的最佳读本。翻开本书,跟随大师走进诸神与英雄的时代。除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之外,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已全部网罗在此。作者经过精心整理,把古希腊神话与传说中的英雄们分为底萨莱系、阿耳戈斯系、阿瑞斯系、底比斯系、赫克里斯系、雅典系、珀罗普斯系等七大体系,为中国读者了解关系复杂的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开出了一辆直通车。希腊罗马神话是世界上最系统、对人类文明影响最大的神话,它丰富、美丽,影响深远,是一扇直接通向西方文明源头的后窗。

定庵诗话

定庵诗话

诗话著作。近人由云龙撰。由云龙,字夔举,号定庵,姚安(今属云南)人。清季举人。有《定庵诗存》四卷。其人少志科举,攻帖括,于声诗殊少措意。及长,虽偶有佳章,终不能工。《定庵诗话》二卷,《续编》二卷,泛论古今诗派沿革变迁之故,大抵折衷于宗唐宗宋之间,然时相抵牾,前后颇不能一贯。如前编略偏于主宋,续编则转为两可之论。又论清代诗文发展大概,与学术合观,谓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等究心实学,而其时之诗文能直抒胸臆;尔后文字狱兴,学术遁于考据之学,诗文则以词华典赡、雍容揄扬为尚;道光、咸丰以后讲求经世济时,于是今文之学兴,而诗坛则宗宋声气蔚成大潮。此书之录诗、记事,皆主于近代,前编泛采海内而续编详于滇贤,亦略有所分别。有民国铅印本。

春秋释例

春秋释例

晋杜预撰,15卷。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将领、学者。曾任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封当阳县侯。长于《春秋》、《左传》,此书外,另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是今存最早的《左传》注本。杜预认为《春秋》经文的条贯必出于《左传》,《左传》的义例,总归于“凡”。《左传》称“凡”者五十处。皆为旧史之义例。孔子因之为《春秋》 一书之正例,《春秋》另有变例与孔子自为之例。大旨以为“经之条贯必出于传,传之义例归总于凡”,故详考经义,阐释《左传》凡例。《四库总目提要》谓:“《春秋》以《左传》为根本,《左传》以杜解《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为门径,《集解》又以是书为羽翼。”原书已佚,今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有《古经解汇函》本

商君书

商君书

亦称《商子》或《商君》。中国古代政治学著作。商鞅及其后学著作和言论的汇编。编定于战国后期。《汉书·艺文志》著录29篇,现存24篇。《商君书》的古本有元刻本、明范钦本(即天一阁本)、清四库本等。通行的注释本为清代严万里的《商君书校》和当代高亨的《商君书注译》。商鞅(?—前338),战国中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姓公孙,名鞅,亦称卫鞅。由魏入秦,任左庶长、大良造(相当于宰相),执掌军政大权。两次变法,使秦由弱变强,封于商,因称商鞅。后被诬害,车裂而死。本书大部分篇章并非商鞅所作。“垦令”、“内外”、“靳令”、“开塞”、“耕战”等篇出自商鞅之手,“更法”等篇记述了商鞅的言论,其他为商鞅后学所著。但《商君书》各篇在内容和体例上首尾一贯,与商鞅变法的各项政策和主张基本相符。其主要内容有:1.“更法”等篇记述了商鞅“不法古,不修(循)今”的历史进化观以及利益说和力的原则。2.“画策”等篇论述了“不贵义而贵法”,以法治国、反对儒术的思想。3.“农战”等篇提出了兴国以农战、奖励农耕与兵战的法家主张。4.“赏刑”等篇提出了法不阿贵、厚赏重罚、“以刑去刑”的主张。5.“弱民”等篇提出了“民弱国强”,使人民俯首听命、无力反抗的“弱民”观点。本书所提出的思想和主张,为后期法家韩非等人所继承,也为后世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视。

金刚般若经演古

金刚般若经演古

佛典注疏。清寂熖述。一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的注释书。作者序称,本书会合唐宗密《纂要》和宋子璿《刊定》两部,“删烦取要而融通之,其间敷演挑剔,不悖古德之意。窃命名曰演古”。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

《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四十卷,以明成祖即永乐皇帝名义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