蠲戏斋杂著

作者:马一浮
蠲戏斋杂著

儒学大师马一浮所著。马一浮,号蠲戏老人,一生著述宏富,在哲学、经学、文学、史学等多领域造诣深厚。​ 书中内容广泛,涵盖对儒家经典的深刻阐释。马一浮凭借对《论语》《孟子》等经典的独到解读,生动展现儒家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为读者打开深入理解儒家思想内涵的大门。在哲学层面,他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深入探讨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等基本问题,形成独特哲学观点,有力推动中国哲学的发展与传承。​ 从文学角度看,《蠲戏斋杂著》尽显马一浮先生的卓越文学造诣。其文章思想深刻,文字简洁流畅又不失典雅古朴,散发着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魅力。书中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论也极具价值,以深厚文化底蕴和敏锐洞察力剖析历史现象,为历史研究提供全新视角与观点,助力读者清晰把握历史发展脉络。​ 自问世以来,《蠲戏斋杂著》成为后世学者研究马一浮思想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关键资料来源,诸多学者在儒家思想、中国哲学、文学等研究中频繁引用,从中汲取智慧。同时,它也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激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研究热情,意义深远。

猜你喜欢的书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

亦名《雷霆玉枢宝经》。道教书。雷声普化天尊总司五雷,普化群生,为赏善罚恶之神。一卷,分上下两节。上节言“至道”,下节言“气数”。此经出于宋代。收入《道藏》第25册。另有白玉蟾等《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二卷,收入《道藏》第50册。《道藏辑要》有《玉枢宝经赞解》。清代李涵虚《太上十三经注释》中有《玉枢经约解》,只收本经上节“至道”部分。

苹野纂闻

苹野纂闻

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明伍馀福撰,凡二十则(其中有些文、史考辨等短篇)。今存版本有《学海类编》本、 《广四十家小说》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续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后两种题作《莘野纂闻》)等。卷末有其子跋语云:“此先君家食时所纂”,“先君捐馆后,始于笥中捡出”;时为嘉靖十九年(1540)。《四库全书总目》谓“是书所记仅二十条,皆吴中故实,间及朝政”。其中有志怪作品如《终南勇士》,记二贾人迷途终南山之奇遇。

驻梦词

驻梦词

词集,近代严既澄撰。严既澄,广东省肇庆市四会人。有《初日楼诗》、《驻梦词》。

苏子

苏子

一卷。原题晋苏彦(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苏彦,一说魏人。苏彦曾官至北中郎参军。撰有《苏子》七卷,见载于《隋书·经籍志》,题苏彦撰,题下注称“亡”。《庚氏子抄》载此书八卷,《意林》记其书六卷,颇有不同。其书早已亡佚。清马国翰据《意林》等书辑为一卷。而《意林》引苏彦作苏淳,恐有伪误。因《意林》中引有“翠以羽殃身,蚌以珠碎腹”数句,宋代王应麟《困学记闻》以为是战国苏秦语,所以《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称王应麟“不知此乃道家苏彦之语,非 《汉志》所载纵横家苏子之言也。”说明马国翰所辑,为苏彦所作的可能性较大,可资后世学者参考。现存 《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弥勒上生经述赞

弥勒上生经述赞

弥勒上生经述赞,卷一,不全。唐述。

一乘佛性究竟论

一乘佛性究竟论

一乘佛性究竟论,一卷(原六卷,现存卷三)。 唐法宝撰。